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该模型由子宫(1)、阴道(4)和位于子宫(1)周围的输卵管(2)、卵巢(3)、直肠(8)、膀胱(5)、尿道(6)、输尿管(7)、子宫动脉(10)、子宫静脉(13)、膀胱静脉(14)及神经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构思新颖、设计规范合理、结构简单,适用性强,适用于妇产科手术培训、临床教学及科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教育或演示的医学模型,具体涉及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妇产科手术培训、临床教学和科研。
技术介绍
宫颈周围立体环是一个与妇产科手术尤其是与妇产科手术密切相关的解剖学结构,是根据与妇产科手术需要而命名的新的解剖学概念,属于应用解剖学。宫颈周围立体环具体是指环绕宫颈周围3 4cm之内的相关解剖学结构和组织的总称,它是一环形的立体结构,其前界为膀胱后壁,后界为直肠前壁,上界为为子宫体部的下段,下界为宫颈外口下3 4cm(即阴道上段3 4cm),两侧为输尿管宫颈段外2cm。宫颈周围立体环内共包含三个系统的器官、三对主要韧带、七个间隙、一对旁组织和若干重要的血管及神经。由于宫颈周围立体环内的解剖结构与妇产科手术密切相关,又不在我们传统的解剖教育内容之列,目前国内外尚无该结构模型建立的相关报道,使广大妇产科医生无法系统地掌握该解剖结构,严重地影响了上述手术的推广、临床教学及科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该模型形象逼真,立体感强,适用于妇产科手术培训、临床教学及科研。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该模型由子宫、阴道和位于子宫周围的输卵管、卵巢、直肠、膀胱、尿道、输尿管、子宫动脉、子宫静脉、膀胱静脉及神经组成,其中,所述的子宫自上而下由球冠形的宫底、倒圆台形的宫体和圆柱形的宫颈构成;所述的阴道呈圆筒状,其上端口套在所述子宫的宫颈的下口 ;所述的膀胱呈横椭圆形,设在所述的宫颈和阴道结合部的前方,并由膀胱宫颈阴道韧带与宫颈和阴道连接;所述的输尿管为两根,由子宫背后分别沿子宫左右侧向下延伸,穿越所述膀胱宫颈阴道韧带后分别由膀胱左右的下侧与膀胱连通;所述的尿道为管状,由膀胱的后下部与膀胱连通;所述的输卵管由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组成,并分别于所述宫体上部向左右两侧水平延伸;所述的卵巢由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组成,分别对应位于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的下方,并由卵巢固有韧带连接在宫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子宫动脉由左侧子宫动脉和右侧子宫动脉组成,分别对称位于所述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的下方;所述子宫动脉的上行支沿所述宫体的侧面向上延伸,由所述输卵管和所述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弯向子宫的后方;所述子宫动脉的下行支向下延伸至所述宫颈体内;所述的子宫静脉为两根,分别穿越位于宫颈左右两侧的子宫主韧带进入宫颈体内;所述的膀胱静脉为6根,分别位于子宫的两侧,并由位于盆丛膀胱支神经上方的子宫主韧带上伸出;所述的神经包括对称位于所述子宫左右两侧的三根从盆丛膀胱支神经、三根盆腔内脏神经和一根腹下神经,其中,所述盆腔内脏神经由后方穿入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盆丛膀胱支神经穿越膀胱宫颈阴道韧带后由前方穿入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的腹下神经位于所述直肠的外侧,穿越所述子宫骶韧带后延伸至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的直肠位于子宫的后方,由两子宫骶韧带之间沿阴道和宫颈向上延伸至所述宫体的中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构思新颖,涉及规范合理,在实践观摩和教学科研中,能够立体、直观、全面、准确、透彻地再现宫颈周围组织结构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适用性强,适用于妇产科手术培训、临床教学及科研。附图说明图1 3为本技术所述模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为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3,整个模型由子宫1、阴道4和位于子宫I周围的输卵管2、卵巢3、直肠8、膀胱5、尿道6、输尿管7、子宫动脉10、子宫静脉13、膀胱静脉14及神经组成,其中,子宫I自上而下由球冠形的宫底1-1、倒圆台形的宫体1-2和圆柱形的宫颈1-3构成;阴道4呈圆筒状,其上端口套在子宫I的宫颈1-3的下口 ;膀胱5呈横椭圆形,设在宫颈1-3和阴道4结合部的前方,并由膀胱宫颈阴道韧带11与宫颈1-3和阴道4连接;输尿管7为两根,由子宫I背后分别沿子宫I左右侧向下延伸,穿越膀胱宫颈阴道韧带11后分别由膀胱5左右的下侧与膀胱5连通;尿道6为管状,由膀胱5的后下部与膀胱5连通;输卵管2由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组成,并分别于宫体1-2上部向左右两侧水平延伸;卵巢3由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组成,分别对应位于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的下方,并由卵巢固有韧带9连接在宫体1-2的左右两侧;子宫动脉10由左侧子宫动脉和右侧子宫动脉组成,分别对称位于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的下方;子宫动脉10的上行支10-1沿所述宫体1-2的侧面向上延伸,由输卵管2和卵巢固有韧带9之间弯向子宫I的后方;子宫动脉10的下行支10-2向下延伸至所述宫颈1-3体内;子宫静脉13为两根,分别穿越位于宫颈1-3左右两侧的子宫主韧带12进入宫颈1-3体内;膀胱静脉14为6根,每侧3根分别位于子宫I的两侧,并由位于盆丛膀胱支神经16上方的子宫主韧带12上伸出;神经包括对称位于子宫左右两侧的三根从盆丛膀胱支神经17、三根盆腔内脏神经16和一根腹下神经15,其中,盆腔内脏神经16由后方穿入子宫主韧带12内,盆丛膀胱支神经17穿越膀胱宫颈阴道韧带11后由前方穿入内子宫主韧带12,腹下神经15位于所述直肠8的外侧,穿越子宫骶韧带后延伸至子宫主韧带内;直肠8位于子宫I的后方,由两子宫骶韧带18之间沿阴道4和宫颈1-3向上延伸至宫体1-2的中部。权利要求1.一种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该模型由子宫、阴道和位于子宫周围的输卵管、卵巢、直肠、膀胱、尿道、输尿管、子宫动脉、子宫静脉、膀胱静脉及神经组成,其中, 所述的子宫自上而下由球冠形的宫底、倒圆台形的宫体和圆柱形的宫颈构成; 所述的阴道呈圆筒状,其上端口套在所述子宫的宫颈的下口 ; 所述的膀胱呈横椭圆形,设在所述的宫颈和阴道结合部的前方,并由膀胱宫颈阴道韧带与宫颈和阴道连接; 所述的输尿管为两根,由子宫背后分别沿子宫左右侧向下延伸,穿越所述膀胱宫颈阴道韧带后分别由膀胱左右的下侧与膀胱连通; 所述的尿道为管状,由膀胱的后下部与膀胱连通; 所述的输卵管由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组成,并分别于所述宫体上部向左右两侧水平延伸; 所述的卵巢由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组成,分别对应位于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的下方,并由卵巢固有韧带连接在宫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子宫动脉由左侧子宫动脉和右侧子宫动脉组成,分别对称位于所述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的下方;所述子宫动脉的上行支沿所述宫体的侧面向上延伸,由所述输卵管和所述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弯向子宫的后方;所述子宫动脉的下行支向下延伸至所述宫颈体内;所述的子宫静脉为两根,分别穿越位于宫颈左右两侧的子宫主韧带进入宫颈体内;所述的膀胱静脉为6根,分别位于子宫的两侧,并由位于盆丛膀胱支神经上方的子宫主韧带上伸出; 所述的神经包括对称位于所述子宫左右两侧的三根从盆丛膀胱支神经、三根盆腔内脏神经和一根腹下神经,其中,所述盆腔内脏神经由后方穿入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盆丛膀胱支神经穿越膀胱宫颈阴道韧带后由前方穿入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的腹下神经位于所述直肠的外侧,穿越所述子宫骶韧带后延伸至子宫主韧带内; 所述的直肠位于子宫的后方,由两子宫骶韧带之间沿阴道和宫颈向上延伸至所述宫体的中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该模型由子宫(1)、阴道(4)和位于子宫(1)周围的输卵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宫颈周围立体环模型,该模型由子宫、阴道和位于子宫周围的输卵管、卵巢、直肠、膀胱、尿道、输尿管、子宫动脉、子宫静脉、膀胱静脉及神经组成,其中,所述的子宫自上而下由球冠形的宫底、倒圆台形的宫体和圆柱形的宫颈构成;所述的阴道呈圆筒状,其上端口套在所述子宫的宫颈的下口;所述的膀胱呈横椭圆形,设在所述的宫颈和阴道结合部的前方,并由膀胱宫颈阴道韧带与宫颈和阴道连接;所述的输尿管为两根,由子宫背后分别沿子宫左右侧向下延伸,穿越所述膀胱宫颈阴道韧带后分别由膀胱左右的下侧与膀胱连通;所述的尿道为管状,由膀胱的后下部与膀胱连通;所述的输卵管由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组成,并分别于所述宫体上部向左右两侧水平延伸;所述的卵巢由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组成,分别对应位于左侧输卵管和右侧输卵管的下方,并由卵巢固有韧带连接在宫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子宫动脉由左侧子宫动脉和右侧子宫动脉组成,分别对称位于所述左侧卵巢和右侧卵巢的下方;所述子宫动脉的上行支沿所述宫体的侧面向上延伸,由所述输卵管和所述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弯向子宫的后方;所述子宫动脉的下行支向下延伸至所述宫颈体内;所述的子宫静脉为两根,分别穿越位于宫颈左右两侧的子宫主韧带进入宫颈体内;所述的膀胱静脉为6根,分别位于子宫的两侧,并由位于盆丛膀胱支神经上方的子宫主韧带上伸出;所述的神经包括对称位于所述子宫左右两侧的三根从盆丛膀胱支神经、三根盆腔内脏神经和一根腹下神经,其中,所述盆腔内脏神经由后方穿入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盆丛膀胱支神经穿越膀胱宫颈阴道韧带后由前方穿入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的腹下神经位于所述直肠的外侧,穿越所述子宫骶韧带后延伸至子宫主韧带内;所述的直肠位于子宫的后方,由两子宫骶韧带之间沿阴道和宫颈向上延伸至所述宫体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林,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