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301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包括水样箱,水样箱通过转子流量计、进水管连接主反应柱,主反应柱的上部设出水管,主反应柱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主反应柱内装有三层不同粒径的陶砾,由下而上粒径变小。本装置可以将对铜绿微囊藻有高效去除效果的溶藻细菌WM1(Bacillus?megaterium)有效的固定于填料上,并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而实现对铜绿微囊藻的快速、安全和高效的去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去除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可用于水华或富营养化水体中铜绿微囊藻的去除。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由各种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某些湖泊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各种有害藻类如铜绿微囊藻、鱼腥藻等大量繁殖,藻类污染灾害日趋严重。藻类的异常繁殖生长,不仅严重破坏水体景观和健康平衡的水生生态系统,而且有毒蓝藻细胞破裂后向水体中释放多种不同类型的藻毒素,给人类健康、水生动物、家禽等带来极大危害。铜绿微囊藻是水华暴发最常见的蓝藻之一,近年来我国太湖蓝藻大暴发,主要藻类即为铜绿微囊藻。当水华退去,铜绿微囊藻死亡或破裂后会释放胞内毒素-微囊藻毒素(MiCTosystins,简称MCs)。MCs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是比叶绿素还要稳定的带有双键的环状化合物,有60多种异构体。世界上25%-70%的蓝藻水华污染可产生藻毒素,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类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毒性最强、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溶藻细菌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抑制藻类生长或裂解藻细胞,从而表现出杀藻效应的细菌。它们广泛存在于海水、湖泊、污泥以及城市景观水体之中,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藻类水华的控制、维持藻类生物量的平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有害藻类水华的暴发日趋频繁,其造成的环境和经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寻求有效的水华和赤潮防治途径势在必行。在利用物理、化学和其他生物方法治理水华甚不理想的情况下,溶藻细菌,作为水华和赤潮防治的生物,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能固定溶藻细菌并极大提高铜绿微囊藻去除率,可以控制进水流量、曝气量及水力停留时间,使铜绿微囊藻和细菌充分接触,提高除藻率。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包括水样箱,水样箱通过转子流量计、进水管连接主反应柱,主反应柱的上部设出水管,主反应柱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主反应柱内装有三层不同粒径的陶砾,由下而上粒径变小。所述的陶砾粒径优选在l_3cm。所述的曝气装置为主反应柱内底部的曝气头,曝气头通过气管与主反应柱外的气泵连接,气管上设有空气流量计、阀门。将预先分离纯化的对铜绿微囊藻有较高去除作用的一株溶藻细菌WMl (Bacillusmegaterium)连同LB培养基倒入并固定于以陶碌为填料的主反应柱内,在室温20°C、氧气及细菌培养基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两周的反应使该溶藻细菌完全固定于填料上,然后含铜绿微囊藻的水样流过反应器,可以与填料上的溶藻细菌膜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将藻类去除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陶砾作为一种细菌的依附介质,可最大程度的将对铜绿微囊藻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溶藻细菌WMl固定于反应器内,同时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而实现对铜绿微囊藻的快速、安全和高效的去除。本装置可以将对铜绿微囊藻有高效去除效果的溶藻细菌WMl(Bacillus megaterium)有效的固定于填料上,并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而实现对铜绿微囊藻的快速、安全和高效的去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样箱;2.转子流量计;3.进水管;4.出水管;5.主反应柱;6.气泵;7.阀门;8.空气流量计;9.曝气头;10.直径为3cm的陶砾层;11.直径为2cm的陶砾层;12.直径为Icm的陶砾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包括水样箱1,水样箱I通过转子流量计2、进水管3连接主反应柱5,主反应柱5的上部设出水管4,主反应柱5内设有曝气装置。主反应柱5内装有三层不同粒径的陶砾,由下而上粒径变小。在本实施例中,先在容积为5.5L的反应器内装上三层粒径分别为3c m、2cm和Icm的陶砾填料。曝气装置为主反应柱5内底部的曝气头9,曝气头9通过气管与主反应柱5外的气泵6连接,气管上设有空气流量计8、阀门7。将4L培养好的溶藻细菌菌液WMl (Bacillus megaterium)连同LB液体培养液倒入反应器内,曝气24h后,每天从反应器中取出300ml上清液,然后补充相应的铜绿微囊藻液(藻细胞浓度为IO6个/mL),对细菌进行驯化。两周后在陶砾表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细菌膜,即表示挂膜成功。水样箱中的铜绿微囊藻液通过进水管从底部进入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由转子流量计控制,为6h,气泵控制曝气强度为0.15m3/h。铜绿微囊藻水样与陶砾表面的细菌膜充分接触、反应,出水从反应柱上部流出。反应系统稳定后,通过检测进出水的铜绿微囊藻细胞浓度,结果表明,本装置可实现对铜绿微囊藻80%以上的去除率。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样箱,水样箱通过转子流量计、进水管连接主反应柱,主反应柱的上部设出水管,主反应柱内设有曝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反应柱内装有三层不同粒径的陶砾,由下而上粒径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陶碌粒径在l_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曝气装置为主反应柱内底部的曝气头,曝气头通过气管与主反应柱外的气泵连接,气管上设有空气流量计、阀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包括水样箱,水样箱通过转子流量计、进水管连接主反应柱,主反应柱的上部设出水管,主反应柱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主反应柱内装有三层不同粒径的陶砾,由下而上粒径变小。本装置可以将对铜绿微囊藻有高效去除效果的溶藻细菌WM1(Bacillus megaterium)有效的固定于填料上,并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而实现对铜绿微囊藻的快速、安全和高效的去除。文档编号C02F3/02GK203033833SQ201320043320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母锐敏, 袁学良, 张盛至, 贾静静 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溶藻细菌降解铜绿微囊藻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样箱,水样箱通过转子流量计、进水管连接主反应柱,主反应柱的上部设出水管,主反应柱内设有曝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锐敏袁学良张盛至贾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