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柱型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278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柱型电梯,包含:车厢,设有至少一可启、闭作动的车厢门;升降装置,于车厢的外部设有至少二立柱,并于立柱上装设有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车厢作升降位移;配重装置,于升降装置的二立柱间设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而与车厢作反向位移,另于配重块与二立柱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于二立柱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支持架,并于各支持架上设有接合部,另于配重块相对各支持架的侧面分别设有二相互配合的滑轨及滑座,滑轨于相对应支持架的接合部位置设有定位件,并使定位件锁固于接合部,使滑轨组装于支持架上,该滑座则固设于配重块上;引导装置,于二立柱上设有导轨,并于车厢相对应各导轨的位置设有相互滑置的导滑器。这样可缩小立柱之体积,而节省成本,并使配重块平稳升降位移,以及可调整配重块的装配位置,而有效提升使用效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涉及一种可缩小立柱体积的电梯。
技术介绍
如今,高楼层住户或厂房大多设有电梯,用以便利载送人或货物,以目前常见的钢索牵引式电梯为例,该电梯于建筑物的电梯升降路内设有一可承载人或货物的车厢,并于电梯升降路的上方配置有机房,该机房架设若干根纵、横向支撑梁,用以承置具牵引滑轮的马达主机、减速机、偏向轮及控制箱等设备,其中,该马达主机的驱动轴装设牵引滑轮,并于牵引滑轮上圈绕有钢索,该钢索的一端固设于车厢的顶面,另一端则连结有配重块,于使用电梯时,可控制马达主机驱动牵引滑轮转动,牵引滑轮即带动钢索作动,使钢索的一端带动车厢于电梯升降路内作升降位移,并使钢索的另一端带动配重块作反向位移;但是,由于配重块挂置于车厢的外部,且配重块的周侧无任何限位结构设计,易使配重块于下降位移作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之情形,当配重块晃动时,即造成钢索耗损及影响车厢平衡。现有设计中的一种电梯配重块限位结构,是在车厢的外侧方设有一中空状的立柱,供置入配重块,使配重块于升降位移作动的过程中,可受立柱的内周面限位,以防止配重块任意晃动,而可平稳位移;但是,此设计虽可防止配重块晃动,但由于配重块的体积大且置入于立柱中,以致立柱必须具有更大的体积,方可容纳配重块,致使立柱的体积大且制作不易,进而相当耗费成本,再者,不同型式的电梯,其应用的牵引滑轮尺寸及装配位置也有差异,使得牵引滑轮的钢索与配重块具有横向位差,为使牵引滑轮的钢索可垂直链接驱动配重块作升降位移,该配重块必须可视牵引滑轮的尺寸及位置,而加以调整装配位置,但此一配重块受限于立柱内,并无法作横向位移而调整装配位置,导致钢索必须倾斜连结配重块,致使配重块于立柱内作升降位移时,易发生钢索摩擦立柱而受损,以及配重块位移不顺畅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柱型电梯。相应地,本技术的一种双柱型电梯,包含:车厢,设有至少一可启、闭作动的车厢门;升降装置,于车厢的外部设有至少二立柱,并于立柱上装设有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车厢作升降位移;配重装置,于升降装置的二立柱间设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而与车厢作反向位移,另于配重块与二立柱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于二立柱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支持架,并于各支持架上设有接合部,另于配重块相对各支持架的侧面分别设有二相互配合的滑轨及滑座,其滑轨于相对应支持架的接合部位置设有定位件,并使定位件锁固于接合部,使滑轨组装于支持架上,该滑座则固设于配重块上;引导装置,于二立柱上设有导轨,并于车厢相对应各导轨的位置设有相互滑置的导滑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于一驱动源的输出轴上设有牵引滑轮,该牵引滑轮圈绕有钢索,并使钢索的两端分别连结车厢及配重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源包含马达及减速机,并于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牵引滑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于二立柱上设有支架,用以架设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装置的支持架的接合部为螺孔,该支持架开设有若干个螺孔,另于滑轨上设有至少一为栓具的定位件,并使定位件螺合于支持架的螺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装置的滑轨呈T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装置于二相对的支持架间锁固至少一连结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装置的导轨呈T型,并于车厢的侧方以连结架架设有导滑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缩小立柱之体积,而节省成本,并使配重块平稳升降位移,以及可调整配重块的装配位置,而有效提升使用效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的前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的俯视图。图3所示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的局部侧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下降的第一使用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下降的第二使用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上升的第一使用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上升的第二使用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技术双柱型电梯调整机构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梯配置于建筑物的电梯升降路内,包含有车厢10、升降装置20、配重装置30及导引装置40,该车厢10具有单车厢门或双车厢门,本实施例的车厢10于前面设有一可横向位移启、闭的车厢门11,以提供人员或物品出入车厢10,该升降装置20于车厢10的外部设置二直立式立柱21,并于二立柱21上设有支架22,用以架设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于支架22上装设有驱动源,该驱动源包含有马达23及减速机24,并于减速机24的输出轴上设有牵引滑轮25,该牵引滑轮25圈绕有钢索26,并使钢索26的一端连结于车厢10的顶面,使得马达23可经由减速机24及牵引滑轮25,而以钢索26带动车厢10作升降位移,该配重装置30于升降装置20的二立柱21间设有配重块31,该配重块31的顶面链接于升降装置20的钢索26,并由钢索26带动配重块31与车厢10作反向升降位移,该配重装置30于配重块31与二立柱21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于二立柱21之相对面分别固设有若干个支持架32,并于各支持架32上设有接合部,该接合部可为长孔或螺孔,当接合部为长孔时,可于支持架32上开设有至少一长孔,当接合部为螺孔时,则可于支持架32上开设若干个螺孔,于本实施例中,该接合部为螺孔321,并于支持架32上开设有若干个螺孔321,配重块31则于相对各支持架32的侧面分别设有二相互配合的滑轨33及滑座34,其滑轨33于相对应支持架32的螺孔321位置设有至少一为螺栓的定位件35,并使定位件35锁固于支持架32的其一螺孔321中,而将滑轨33组装定位于支持架32上,另于二相对的支持架32间锁固至少一连结杆36,用以辅助增加支持架32的组装强度,而滑座34则固设于配重块31上,并可滑置于滑轨33上,以辅助配重块31作升降位移,且使配重块31随滑轨33作横向线性位移,该引导装置40于升降装置20的各立柱21另一面固设有一呈T型之导轨41,并于车厢10的两侧分别以连结架42架设有导滑器43,各导滑器43可滑置于导轨41上,以辅助车厢10平稳升降位移。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于使用电梯下楼时,升降装置20控制马达23经由减速机24的输出轴而驱动牵引滑轮25旋转,使牵引滑轮25带动钢索26转动,钢索26的一端即带动车厢10下降位移,车厢10于下降位移作动时,以导滑器43沿立柱21上的导轨41滑移,而可辅助车厢10平稳位移,以防止晃动,由于升降装置20的钢索26另一端固设于配重块31上,当车厢10向下位移时,可使钢索26另一端的配重块31反向上升位移,以平衡车厢10重量,当配重块31上升位移作动时,即利用各滑座34分别沿相互配合的滑轨33滑移,因滑座34限位于滑轨33上作垂直向线性滑移,进而可防止配重块31任意偏摆晃动,使得配重块31可平稳上升位移,并增加钢索26等相关组件的使用寿命及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柱型电梯,其特征在于,包含:车厢,设有至少一可启、闭作动的车厢门;升降装置,于车厢的外部设有至少二立柱,并于立柱上装设有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车厢作升降位移;配重装置,于升降装置的二立柱间设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而与车厢作反向位移,另于配重块与二立柱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于二立柱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支持架,并于各支持架上设有接合部,另于配重块相对各支持架的侧面分别设有二相互配合的滑轨及滑座,其滑轨于相对应支持架的接合部位置设有定位件,并使定位件锁固于接合部,使滑轨组装于支持架上,该滑座则固设于配重块上;引导装置,于二立柱上设有导轨,并于车厢相对应各导轨的位置设有相互滑置的导滑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以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飞美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