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专利>正文

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998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包括立柱、横梁、机座、抓料组件、插料组件、接料组件、输直组件和送料组件;抓料组件包括滑轨Ⅰ、电机Ⅰ、齿轮Ⅰ、齿条和电磁吸盘;插料组件包括滑轨Ⅱ、电机Ⅱ、丝杆,螺母座、气缸Ⅰ和插杆;接料组件包括接料板和气缸Ⅱ;输直组件包括齿条式轨道、滑板、支撑板、电机Ⅲ和齿轮Ⅱ;送料组件包括支撑杆、滚筒、气缸Ⅲ和驱动支撑杆转动的驱动部件。使用时,电磁吸盘吸起钢筋,接料板伸出接过钢筋,插杆插掉多余的钢筋,接料板缩回,钢筋落在支撑板上,滚筒伸出,支撑板向横梁的两端移动,钢筋逐渐放在滚筒上,滚筒滚动带动钢筋输送到剪切机处,实现钢筋自动上料,提高了钢筋弯曲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钢筋弯曲工艺中,常采用了一种弯曲机,利用弯曲机来弯曲各种不同大小型号的钢筋。但目前的钢筋弯曲机主要依靠人工将钢筋移到剪切机上,通过剪切机剪切成所需长度的钢筋,再输送到机头上进行弯曲。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钢筋弯曲机均没有自动上料机构,主要依靠人工上料,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而且钢筋弯曲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钢筋弯曲效率的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传动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包括立柱、横梁、机座、抓料组件、插料组件、接料组件、两组输直组件和多组送料组件;所述横梁水平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机座固定在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抓料组件包括滑轨1、电机1、电机I驱动的齿轮1、齿条和电磁吸盘;所述滑轨I竖直安装在机座上,所述齿条竖直安装在滑轨I上并可沿滑轨I上下移动;所述电机I固定安装在机座上,齿轮I与齿条啮合;所述电磁吸盘安装在齿条的底部;所述插料组件包括滑轨I1、电机I1、电机II驱动的丝杆、螺母座、气缸I和插杆;所述滑轨II水平设置在机座上并与横梁垂直,丝杆与滑轨II平行,螺母座旋套在丝杆上并与滑轨II滑动配合;所述气缸I固定在螺母座上,气缸I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插杆竖直固定在活塞杆的底部;所述接料组件包括接料板和气缸II ;所述接料板水平设置在横梁上并与横梁垂直,所述接料板与横梁滑动配合;所述气缸II的活塞杆与接料板连接,接料板位于电磁吸盘的下侧;所述输直组件包括齿条式轨道、滑板、支撑板、电机III和电机III驱动的齿轮II ;所述齿条式轨道平行安装在横梁上,滑板安装在齿条式轨道上并与齿条式轨道滑动配合;电机III固定在滑板上,齿轮II与齿条式轨道上的齿啮合;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在滑板上并与横梁垂直;两组输直组件的支撑板分别位于接料板的两侧;多组送料组件均布在横梁的底部;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支撑杆、滚筒、气缸III和驱动支撑杆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支撑杆位于横梁的底部并水平伸出横梁,所述滚筒套在支撑杆上并与支撑杆径向固定、轴向可移动配合;所述气缸III的活塞杆与支撑杆平行并与滚筒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I带动的齿轮I为两个,齿条为两个,电磁吸盘为两个;每个齿轮I与一个齿条哨合,每个齿条的底部固定一个电磁吸盘;所述接料板位于两个电磁吸盘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时,电磁吸盘吸起钢筋并提升钢筋,接料板伸出接过电磁吸盘上的钢筋,通过插杆插掉多余的钢筋,接料板缩回,钢筋落在支撑板上,气缸III驱动滚筒伸出,滑板带动支撑板向横梁的两端移动,钢筋逐渐放在滚筒上,滚筒滚动带动钢筋输送到剪切机处,实现了钢筋自动上料,极大的提高了钢筋弯曲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一立柱;2—横梁;3—机座;4一滑轨I ; 5—电机I ; 6—齿轮I ; 7一齿条;8一电磁吸盘;9一滑轨II ; 10一电机II ; 11 一丝杆;12—气缸I ;13—插杆;14一接料板;15—活塞杆;16—齿条式轨道;17—滑板;18—支撑板;19一齿轮II ; 20一支撑杆;21—滚筒;22—气缸II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包括立柱1、横梁2、机座3、抓料组件、插料组件、接料组件、两组输直组件和多组送料组件。其中,横梁2水平设置,横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柱I上,机座3固定在横梁2的中部上方,机座3的前端伸出横梁2。抓料组件包括滑轨I 4、电机I 5、电机I 5驱动的齿轮I 6、齿条7和电磁吸盘8。滑轨I 4为两个,分别竖直安装在机座3的前端上,本实施例中,滑轨I 4为导向套结构。齿条7为两个,分别竖直安装在滑轨I 4上并可沿滑轨I 4上下移动。电机I 5固定安装在机座3的前部,齿轮I 6为两个、且安装在双齿轮传动轴上,双齿轮传动轴由电机I 5驱动,每个齿轮I 6与一个齿条7哨合。电磁吸盘8为两个,每个齿条7的底部固定一个电磁吸盘8。插料组件包括滑轨II 9、电机II 10、电机II 10驱动的丝杆11,螺母座、气缸I 12和插杆13。电机II 10安装在机座3上,滑轨II 9水平设置在机座3上并与横梁2垂直,丝杆11与滑轨II 9平行,螺母座旋套在丝杆11上并与滑轨II 9滑动配合。气缸I 12固定在螺母座上,气缸I 1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插杆13竖直固定在活塞杆的底部,插杆13通过气缸I12驱动可上下移动。接料组件包括接料板14和气缸II。接料板14水平设置在横梁2上并与横梁2垂直,接料板14与横梁2滑动配合。气缸II的活塞杆15的前端与接料板14连接,接料板14位于两个电磁吸盘8之间的下侧,通过气缸II可驱动接料板14垂直于横梁2水平滑动。输直组件包括齿条式轨道16、滑板17、支撑板18、电机III和电机III驱动的齿轮II19。齿条式轨道16平行安装在横梁2上,滑板17安装在齿条式轨道16上并与齿条式轨道16滑动配合。电机III固定在滑板17上,齿轮II 19与齿条式轨道16上的齿啮合。支撑板18水平固定在滑板17上并与横梁2垂直。两组输直组件的支撑板18分别位于接料板14的两侧。多组送料组件均布在横梁2的底部,在高度上低于支撑板18。送料组件包括支撑杆20、滚筒21、气缸III22和驱动支撑杆20转动的驱动部件(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为电机)。支撑杆20位于横梁2的底部并水平伸出横梁2的前侧,滚筒21套在支撑杆20上并与支撑杆20径向固定、轴向可移动配合。气缸III 22的活塞杆与支撑杆20平行并与滚筒21转动连接。使用该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时,当横梁2下方的大车带动钢筋运行到接近横梁2的下方处,电磁吸盘8通电吸起钢筋,电机I 5启动带动双齿轮传动轴转动,齿轮I 6带动两个齿条7同步上升,进而通过电磁吸盘8提升钢筋。此时,气缸II动作,气缸II的活塞杆15伸出,带动接料板14向前移动,并伸向钢筋的下方,电磁吸盘8断电,钢筋落在接料板14上,接料板14接过电磁吸盘8上的钢筋。然后,电机II 10转动,通过丝杆11和螺母座带动气缸I 12向前移动,气缸I 12动作,气缸I 12的活塞杆带动插杆13下移,插杆13插掉多余的钢筋,气缸I 12的活塞杆再带动插杆13上移。然后,气缸II的活塞杆15再带动接料板14缩回,钢筋落在两侧的支撑板18上。气缸III 22驱动滚筒21伸出,滑板17在电机III的带动下驱动支撑板18向横梁2的两端移动,钢筋逐渐放在滚筒21上,滚筒21滚动带动钢筋输送到剪切机处,实现了钢筋自动上料。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I)、横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2)、机座(3)、抓料组件、插料组件、接料组件、两组输直组件和多组送料组件;所述横梁(2)水平固定在立柱(1)上,所述机座(3)固定在横梁(2)的中部上方;所述抓料组件包括滑轨Ⅰ(4)、电机Ⅰ(5)、电机Ⅰ(5)驱动的齿轮Ⅰ(6)、齿条(7)和电磁吸盘(8);所述滑轨Ⅰ(4)竖直安装在机座(3)上,所述齿条(7)竖直安装在滑轨Ⅰ(4)上并可沿滑轨Ⅰ(4)上下移动;所述电机Ⅰ(5)固定安装在机座(3)上,齿轮Ⅰ(6)与齿条(7)啮合;所述电磁吸盘(8)安装在齿条(7)的底部;所述插料组件包括滑轨Ⅱ(9)、电机Ⅱ(10)、电机Ⅱ(10)驱动的丝杆(11)、螺母座、气缸Ⅰ(12)和插杆(13);所述滑轨Ⅱ(9)水平设置在机座(3)上并与横梁(2)垂直,丝杆(11)与滑轨Ⅱ(9)平行,螺母座旋套在丝杆(11)上并与滑轨Ⅱ(9)滑动配合;所述气缸Ⅰ(12)固定在螺母座上,气缸Ⅰ(1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插杆(13)竖直固定在活塞杆的底部;所述接料组件包括接料板(14)和气缸Ⅱ;所述接料板(14)水平设置在横梁(2)上并与横梁(2)垂直,所述接料板(14)与横梁(2)滑动配合;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15)与接料板(14)连接,接料板(14)位于电磁吸盘(8)的下侧;所述输直组件包括齿条式轨道(16)、滑板(17)、支撑板(18)、电机Ⅲ和电机Ⅲ驱动的齿轮Ⅱ(19);所述齿条式轨道(16)平行安装在横梁(2)上,滑板(17)安装在齿条式轨道(16)上并与齿条式轨道(16)滑动配合;电机Ⅲ固定在滑板(17)上,齿轮Ⅱ(19)与齿条式轨道(16)上的齿啮合;所述支撑板(18)水平固定在滑板(17)上并与横梁(2)垂直;两组输直组件的支撑板(18)分别位于接料板(14)的两侧;多组送料组件均布在横梁(2)的底部;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支撑杆(20)、滚筒(21)、气缸Ⅲ(22)和驱动支撑杆(20)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支撑杆(20)位于横梁(2)的底部并水平伸出横梁(2),所述滚筒(21)套在支撑杆(20)上并与支撑杆(20)径向固定、轴向可移动配合;所述气缸Ⅲ(22)的活塞杆与支撑杆(20)平行并与滚筒(2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