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870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以及与第一弹性垫相连且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第一弹性垫呈楔型,具有楔面、与大腿贴合的第一贴合面以及与第二弹性垫相连的第一连接面;第一贴合面位于第一弹性垫的顶部,第一连接面与楔面沿第一弹性垫的长度方向相向布置;第二弹性垫呈长方体型,具有与小腿贴合的第二贴合面,以及与第一连接面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贴合面位于第二弹性垫的顶部,第二连接面与第二贴合面沿第二弹性垫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选择性强、可调节性和舒适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进行下肢术后,通常需采用支撑装置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用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肿胀。对于长期卧床或下肢患有疾患的病人,临床上通常采用枕头或棉垫垫在足踝下部来抬高下肢,或者使用布朗氏架抬高患肢,以减少血液循环障碍、下肢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常见临床并发症的出现,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快康复,保护患者下肢的目的,但枕头有支撑力差易变形等缺点;使用布朗氏架抬高患肢,此方法比较笨拙,而且容易造成骶尾部的压疮,污染后更换衬垫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调节度和舒适度高的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以解决现有的枕头支撑垫支撑力差、容易变形,布朗氏架比较笨拙,容易造成骶尾部的压疮,污染后更换衬垫比较繁琐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以及与第一弹性垫相连且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第一弹性垫呈楔型,具有楔面、与大腿贴合的第一贴合面以及与第二弹性垫相连的第一连接面;第一贴合面位于第一弹性垫的顶部,第一连接面与斜面沿第一弹性垫的长度方向相向布置;第二弹性垫呈长方体型,具有与小腿贴合的第二贴合面,以及与第一连接面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贴合面位于第二弹性垫的顶部,第二连接面与第二贴合面沿第二弹性垫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进一步地,第一 贴合面为与大腿的生理结构吻合的凹面;第二贴合面为与小腿的生理结构吻合的凹面。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尼龙粘带;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尼龙粘带--配合的多条第二尼龙粘带。进一步地,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两者的外部均包裹有防滑布料。进一步地,防滑布料的材质为具有防滑、透气和吸水功能的尼龙或灯芯棉。进一步地,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两者的内部均填充有记忆海绵。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的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支撑垫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和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根据患者所需护理的体位不同,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可以连接起来一起使用,也可以单个使用,可选择性强、可调节性高;第一弹性垫具有楔面,使用第一弹性垫支撑大腿时,第一弹性垫不仅支撑患者的大腿,同时突出的楔面可以很好的与患者的臀部贴合,使臀部不至于悬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第一弹性垫具有弹性,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第一弹性垫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是图1中的第二弹性垫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第一弹性垫;11、楔面;12、第一贴合面;13、第一连接面;14、第一尼龙粘带;2、第二弹性垫;21、第二贴合面;22、第二连接面;23、第二尼龙粘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1,以及与第一弹性垫I相连且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2 ;第一弹性垫I呈楔型,具有楔面11、与大腿贴合的第一贴合面12以及与第二弹性垫2相连的第一连接面13 ;第一贴合面12位于第一弹性垫I的顶部,第一连接面13与楔面11沿第一弹性垫I的长度方向相向布置;第二弹性垫2呈长方体型,具有与小腿贴合的第二贴合面21,以及与第一连接面13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面22 ;第二贴合面21位于第二弹性垫2的顶部,第二连接面22与第二贴合面21沿第二弹性垫2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根据本技术的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支撑垫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I和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根据患者所需护理的体位不同,第一弹性垫I和第二弹性垫2可以连接起来一起使用,也可以单个使用,可选择性强、可调节性高;第一弹性垫I具有楔面11,使用第一弹性垫I支撑大腿时,第一弹性垫I不仅支撑患者的大腿,同时突出的楔面11可以很好的与患者的臀部贴合,使臀部不至于悬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第一弹性垫I具有弹性,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进一步地,第一贴合面12为与大腿的生理结构吻合的凹面,第二贴合面21为与小腿的生理结构吻合的凹面。使用第一弹性垫I和第二弹性垫2时,由于与患者的下肢直接接触的第一贴合面12和第二贴合面21两者均与下肢的生理结构吻合,不仅使下肢放入凹面内时舒适,还能固定患者的下肢,防止下肢向凹面的两侧滑出,安全性更高。本技术中,第一连接面13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尼龙粘带14,第二连接面22上设置有与第一尼龙粘带14 一一配合的多条第二尼龙粘带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尼龙粘带14和第二尼龙粘带23两者的条数为2条,当需要同时使用第一弹性垫I和第二弹性垫2时,只需使第一尼龙粘带14与第二尼龙粘带23相配合,即可使第一弹性垫I和第二弹性垫2两者牢牢的连成一个整体,操作简单。进一步地,第一弹性垫I和第二弹性垫2两者的外部均包裹有防滑布料,用于保护患者的下肢,同时进一步防止置于第一弹性垫I或第二弹性垫2的凹面内的下肢从凹面的两侧滑出。在本技术中,防滑布料的材质为具有防滑、透气和吸水功能的尼龙或灯芯棉,尼龙或灯芯棉,不仅成本低廉,且防滑性和吸水性强。另外,第一弹性垫I和第二弹性垫2两者的内部均填充有记忆海绵,不仅使患者的下肢感觉舒适,且有利于维持第一弹性垫I和第二弹性垫2的透气、舒适、清洁以及消毒。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支撑垫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和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根据患者所需护理的体位不同,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可以连接起来一起使用,也可以单个使用,可选择性强、可调节性高;第一弹性垫具有楔面,使用第一弹性垫支撑大腿时,第一弹性垫不仅支撑患者的大腿,同时突出的楔面可以很好的与患者的臀部贴合,使臀部不至于悬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第一弹性垫具有弹性,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另外,与患者的下肢直接接触的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两者均与下肢的生理结构吻合,不仅使下肢放入凹面内时舒适,还能固定患者的下肢,防止下肢向凹面的两侧滑出,安全性更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1),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垫(I)相连且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2); 所述第一弹性垫(I)呈楔型,具有楔面(11 )、与所述大腿贴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离式下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大腿的第一弹性垫(1),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垫(1)相连且用于支撑小腿的第二弹性垫(2);?所述第一弹性垫(1)呈楔型,具有楔面(11)、与所述大腿贴合的第一贴合面(12)以及与所述第二弹性垫(2)相连的第一连接面(13);?所述第一贴合面(12)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垫(1)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面(13)与所述斜面(11)沿所述第一弹性垫(1)的长度方向相向布置;所述第二弹性垫(2)呈长方体型,具有与所述小腿贴合的第二贴合面(2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面(13)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面(22);?所述第二贴合面(21)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垫(2)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面(22)与所述第二贴合面(21)沿所述第二弹性垫(2)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郑悦平张莹田凌云刘彦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