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8296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4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首先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构造控制数据,并存储控制数据;每一项控制数据包括:触发条件、应用程序标识及控制行为;然后,在一项控制数据的触发条件满足时,对此项控制数据的应用程序标识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行为。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优化智能终端的资源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触摸屏的磨损,以及增加移动终端的服务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终端的智能化,智能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智囊。智能终端中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为了充分发挥这个智囊的作用,需要有一套控制系统,来管理和控制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目前已经有一些技术实现对智能终端的管理。但是,现有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I)功能单一:比如只能实现对某一方面的管理,比如只能对智能终端中各种应用程序的图标进行管理。2)不够精确:采用统计规律对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往往带来结果的随机性。3)不能自动化:不能随时自动提供选择。4)不能对应用程序的使用状态进行个性化配置。上述不足导致现有智能终端的管理控制效果较差,智能终端中应用程序的资源使用率较低,并且,由于需要频繁操作,对触摸屏带来较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以优化智能终端的资源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触摸屏的磨损,以及增加移动终端的服务体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用于对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包括: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构造控制数据,并存储控制数据;每一项控制数据包括:触发条件、应用程序标识及控制行为;在一项控制数据的触发条件满足时,对此项控制数据的应用程序标识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行为。较佳地,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时间、地点、网络信号强度、应用程序的使用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较佳地,所述控制行为包括:在智能终端的桌面上动态显示应用程序的图标或控制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较佳地,对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或根据用户的设置得到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系统,用于对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包括:设置模块、存储模块、判断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构造控制数据,并将控制数据存储于存储模块中;每一项控制数据包括:触发条件、应用程序标识及控制行为;判断模块,用于周期性或事件触发性地读取存储模块中的控制数据,判断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调用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的调用下,读取存储模块中相应的控制数据,对控制数据中应用程序标识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行为。较佳地,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时间、地点、网络信号强度、应用程序的使用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较佳地,所述控制行为包括:在智能终端的桌面上动态显示应用程序的图标或控制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较佳地,所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得到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中,通过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构造控制数据,并存储控制数据,然后,在一项控制数据的触发条件满足时,对此项控制数据的应用程序标识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行为,能够优化智能终端的资源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触摸屏的磨损,以及增加移动终端的服务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后智能终端的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图4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后智能终端的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图5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后智能终端的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用于对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构造控制数据,并存储控制数据。这里,每一项控制数据可以包括:触发条件、应用程序标识及控制行为。其中: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时间、地点、网络信号强度、应用程序的使用频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应用程序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或服务;控制行为可以包括:在智能终端的桌面上动态显示应用程序的图标或控制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等。本步骤中,可以通过对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也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设置得到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步骤102:判断控制数据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执行步骤103,否则,循环执行本步骤的判断。步骤103:获取与所述触发条件对应的控制数据。步骤104:对此项控制数据的应用程序标识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行为。执行完控制行为之后,可以继续返回步骤102,循环进行判断,在不需要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时,结束本方法流程。对应于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用于对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包括:设置模块、存储模块、判断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构造控制数据,并将控制数据存储于存储模块中;每一项控制数据包括:触发条件、应用程序标识及控制行为;判断模块,用于周期性或事件触发性地读取存储模块中的控制数据,判断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调用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的调用下,读取存储模块中相应的控制数据,对控制数据中应用程序标识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行为。较佳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得到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下面通过一个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基于特定的习惯,会在特定时间或时间段使用某一款应用程序(比如上班途中看新闻、听音乐等)或者设定使用习惯(比如工作时间将手机来电设置为震动)。为了避免在繁多的应用程序图标中查找、设置,本实施例对用户在某一时间段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进行设置,并作为控制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当时间到达时,自动根据该控制数据切换到用户使用习惯所对应的应用程序(例如:将用户习惯使用的应用程序的图标放到桌面指定的位置、将手机来电设置为震动等)。这样,不仅优化了智能终端的资源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触摸屏的磨损,并且,可以方便用户使用,避免因遗忘而产生的不便,且增加了图形终端的服务体验。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习惯数据库(或者相应的记录文件)来存储用户习惯信息,这些信息由用户自定义,因此,可以准确地反映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信息,并且用户习惯数据库(或者相应的记录文件)可以记录用户的多种使用习惯数据。为了能够准确地给用户提供服务,本实施例基于时间段为用户提供服务建议:比如用户7:00-8:00在上班途中,并且喜欢阅读新闻或听音乐,那么,可以将浏览器和音乐播放器的启动图标在这个时间段自动显示在主界面指定区域;在8:30-12:00将相关办公软件置于主界面指定区域,并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将来电提示设置为震动等。然后,根据时间点自动切换到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下面结合系统中的模块划分,对本实施例中各模块所执行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1、设置模块:此模块根据用户的设置,确定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比如:设置在7:00-8:00将浏览器、mp3播放器等图标置于桌面指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用于对智能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数据构造控制数据,并存储控制数据;每一项控制数据包括:触发条件、应用程序标识及控制行为;在一项控制数据的触发条件满足时,对此项控制数据的应用程序标识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行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磊杨洋王伟董伟鑫孙德华黄其蒋爱梅徐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