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的光圈装置,其具备:触击机构部,其构成为在固定筒部和光圈调节环的一方配设具有被弹性支承的卡合体的卡合部,并且在另一方设有被卡合基体部,所述被卡合基体部具有被卡合面,卡合体与所述被卡合面压接,而且所述被卡合面形成有多个被卡合部,当使光圈调节环转动时,卡合体能够在与光圈值对应的位置卡合于多个被卡合部;以及模式切换机构部,其通过改变卡合部和被卡合基体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能够在触击模式和非触击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触击模式为卡合体与被卡合面压接的模式,所述非触击模式为卡合体与被卡合面分离而解除了触击功能的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的光圈装置,所述镜头的光圈装置具有能够使光圈调节环在与预定的光圈值对应的位置触击(带有喀哒声地)卡合的触击机构。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专利文献I公开的光圈调节环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触击停止装置那样的镜头的光圈装置:所述镜头的光圈装置具有光圈调节环和触击机构(带喀哒声的机构),所述光圈调节环通过以相对于镜头镜筒的固定筒部能够转动操作的方式装填于所述固定筒部而能够调整光圈,所述触击机构使所述光圈调节环能够在与多个光圈值对应的位置触击卡合。专利文献I记载的光圈调节环构成为:在该光圈调节环的内周面沿该内周面的周向隔开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触击卡定槽,并且在与该内周面相面对的固定筒的外周面配置受到板簧按压的触击球,通过使该触击球压接于光圈调节环的内周面,能够利用各卡定位置处的指定光圈进行拍摄。而且,专利文献2记载的触击停止装置构成为:在该光圈预设环的内周面沿该内周面的周向隔开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触击槽,并且在与该内周面相面对的固定环配置受到板簧按压的触击球,使该触击球压接于光圈调节环的内周面。然而,在上述现有的镜头的光圈装置(光圈调节环、触击停止装置)存在如下的问题点。第一,由于照相机的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例如在具有能够手动操作的光圈调节环的单镜头反光式的数码相机内置有摄像机功能的情况下,当在利用摄像机功能进行拍摄时操作光圈调节环的时候,存在着触击机构所产生的触击时的振动和喀哒声被麦克风收录等具有触击机构的光圈装置经常对其他功能产生恶劣影响的问题。第二,能够手动操作的光圈调节环的触击机构成为了光圈值的标准,因此具有能够在拍摄时迅速设定成预期的光圈值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在使光圈连续可变的情况或进行极端操作等进行不拘泥于光圈值的拍摄的情况下等,出于确保顺畅的操作性的观点,光圈调节环的触击机构并不一定是必需的。因此,如果能够不改变操作性(操作感觉)而仅消除触击感的话,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和舒适性,不过现有的镜头无法满足所述要求。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公开公报N0.54 (1979) -7203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0.61 (1986) -1732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该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课题的镜头的光圈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镜头的光圈装置的特征在于,光圈装置具有光圈调节环3和触击机构部Uc,所述光圈调节环3通过以能够进行转动操作的方式装填于镜头镜筒I的固定筒部2C而能够调整光圈,所述触击机构部Uc能够使所述光圈调节环3在与多个光圈值对应的位置触击卡合,在构成所述光圈装置时,具备:触击机构部Uc,其构成为在固定筒部2和光圈调节环3中的一方配设具有被弹性支承的卡合体4的卡合部5,并且在另一方设有被卡合基体部6,所述被卡合基体部6具有被卡合面6f,卡合体4与所述被卡合面6f压接,而且在所述被卡合面6f形成有多个被卡合部6c...,当使光圈调节环3转动时,卡合体4能够在与光圈值对应的位置卡合于被卡合部6c…;以及模式切换机构部Um,其通过改变卡合部5和被卡合基体部6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能够在触击模式Mc和非触击模式Mn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触击模式Mc为卡合体4与被卡合面6f压接的模式,所述非触击模式Mn为卡合体4与被卡合面6f分离而解除了触击功能的模式。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镜头的光圈装置1,起到下述的显著效果。(1)所述镜头的光圈装置具备模式切换机构部Um,所述模式切换机构部Um通过改变卡合部5和被卡合基体部6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能够切换成卡合体4与被卡合面6f压接的触击模式Me、和卡合体4与被卡合面6f分离而解除了触击功能的非触击模式Mn,因此,通过切换为非触击模式Mn,例如在利用摄像机功能进行拍摄时,能够消除麦克风收录到触击时的振动或触击声的不良情况。由此,能够改善摄像机功能的拍摄质量(录音质量)等,能够根据需要排除触击机构部Uc的恶劣影响。 (2)由于能够任意地选择触击模式Mc和非触击模式Mn,因此能够分别利用两个模式Mc、Mn的优点,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和舒适性。具体来说,选择触击模式Mc的话,由于能够成为光圈至的标准,因此能够在手动操作时迅速地设定预期的光圈值,并且选择非触击模式Mn的话,在光圈连续可变的情况或对光圈调节环3进行极端操作等进行不拘泥于光圈值的拍摄的情况时等,能够确保顺畅的操作。而且,由于仅消除了触击感,在任意的模式Me、Mn下均不会改变操作性(操作感觉),因此能够避免由操作能力不同引起的操作失误等不良情况。(3)根据优选的方式,在触击机构部Uc采用成为卡合体4的触击球4r,并且采用成为被卡合部6c…的触击槽6cs...,这样的话,能够构建最为顺畅地发挥作用的触击机构部Uc,因此从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观点出发,能够构成最佳的光圈装置I。(4)根据优选的方式,在固定筒部2c设置以能够进行转动操作的方式装填的模式切换环部11,并且构成为能够利用该模式切换环部11改变被卡合基体部6的位置,这样的话,能够实施原有的光圈调节环3和触击机构部Uc的顺畅的功能而不必进行变更(不会影响原有功能)。(5)根据优选的方式,在构成模式切换机构Um部时,构成为通过使卡合部4和被卡合基体部6中的至少一方沿轴向Fs移位,能够在卡合体4与被卡合面6f压接的触击模式Me、和卡合体4相对于被卡合面6f在轴向Fs分离的非触击模式Mn之间进行切换,这样的话,由于能够利用很短的操作行程进行切换,因此能够提高进行切换操作时的容易性和迅速性。(6)根据优选的方式,在构成触击机构部Uc时,在光圈调节环3的内周面3e和固定筒部2c的外周面2cf中的一方配设卡合部5,并且另一方配设被卡合基体部6,这样的话,由于不需要另外的被卡合基体部6,因此能够低成本地进行实施而不会伴有部件数量的增加和大型化。而且,通过使光圈调节环3沿轴向Fs移位,能够容易地构成可在触击模式Mc和非触击模式Mn之间切换的模式切换机构部Um0(7)根据优选的方式,在模式切换机构部Um设置锁定机构部12,所述锁定机构部12用于在切换到触击模式Mc或非触击模式Mn时锁定卡合部5或被卡合基体部6的位置,这样的话,能够避免在使用时因冲击或振动等而错误地将触击模式Mc或非触击模式Mn意外切换为另一个模式Mn或Mc侦U。附图说明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圈装置的镜头的半剖视侧视图,图2是将该光圈装置切换至触击模式的状态的提取放大侧剖视图,图3是将该光圈装置切换至非触击模式的状态的提取放大侧剖视图,图4是该光圈装置所具备的板簧的剖面形状图,图5的(a)是该光圈装置所具备的触击机构部的触击模式的俯视剖视图,图5的(b)是该光圈装置所具备的触击机构部的非触击模式的俯视剖视图,图6的(a)是该光圈装置所具备的位于固定筒部侧的滤光器框的后视图,图6的(b)是该光圈装置所具备的位于固定筒部侧的模式切换环部(操作环)的后视图,图6的(C)是该光圈装置所具备的位于固定筒部侧的模式切换环部(被卡合基体部)的后视图, 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更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圈装置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变更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圈装置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变更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圈装置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的光圈装置,所述镜头的光圈装置具有光圈调节环和触击机构部,所述光圈调节环通过以能够进行转动操作的方式装填于镜头镜筒的固定筒部而能够调整光圈,所述触击机构部能够使所述光圈调节环在与多个光圈值对应的位置触击卡合,所述镜头的光圈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触击机构部,其构成为在所述固定筒部和所述光圈调节环中的一方配设具有被弹性支承的卡合体的卡合部,并且在另一方设有被卡合基体部,所述被卡合基体部具有被卡合面,所述卡合体与所述被卡合面压接,而且在所述被卡合面形成有多个被卡合部,当使所述光圈调节环转动时,所述卡合体能够在与所述光圈值对应的位置卡合于所述被卡合部;以及模式切换机构部,其通过改变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基体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能够在触击模式和非触击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触击模式为所述卡合体与所述被卡合面压接的模式,所述非触击模式为所述卡合体与所述被卡合面分离而解除了触击功能的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岩洋平,佐藤和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科西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