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丛林专利>正文

多用饰面打磨增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732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建筑装饰机械。它主要解决了对饰后岩石面、磨子面等清洗、打磨、抛光的课题。其特征是机架上设流体控制盘,电器控制盘,调整锁紧装置,多用工作轴,专用系列化工作轮,排尘污装置和自动搅拌输送磨料液等装置。它能广泛用于饰后岩石面、磨子面、混凝土面的清洗、拉槽、打毛、打磨、抛光,还可对木地板打磨和木地板翻新的水砂磨等处理,它卫生适用、便于维修、造价不高,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环境饰后美化和翻新增光的欲望所需。(*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机械结构的改进。现有的一种木地板打磨机,由机架、脚轮、电机、皮带轮、三角带、安全罩、工作轴、砂布轮、推动手把组成,它通过电机带动工作轴上的砂布轮,使用时推动移位,能快速地将饰后的木地板打磨平整,比用手工刨磨提高速度和质量,是一种实用的装饰机械,不足之处是因它仅局限于木地板的打磨,排污欠佳,粉尖污染大,这样对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不适应其它饰面的清洗、打磨、抛光、水砂磨等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饰面打磨增光机,它主要解决了对饰后的岩石面、磨子面、清洗、打磨、抛光的课题,也解决了对水泥混凝土面的清洗、打毛、拉槽,还解决了对木地板翻新加漆前的水砂磨等处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饰面打磨增光机,由操作架和主体架组成的机架,操作架底部前二侧与主体架底部中间二侧有活动连接轴连接,机架后中部的控制部位上有流体控制盘、电器控制盘、调整手轮轴、定位锁紧装置,机架前下部有多用工作轴,专用工作轮,专用工作轮后上部有尘污室,尘污室上有排尘孔,排尘孔中设有活动可拆换的排尘风扇和尘孔盖,机架上还设有自动搅拌输送磨料液的装置。上述的定位锁紧装置,是由通孔锁紧螺栓、带手柄的锁紧螺母和中间有通孔的法兰盘组成,它置在操作架与主体架相靠移动的部位间,调整手轮轴置在锁紧螺栓的通孔中,其轴下部连接传动轴和传动螺杆与主体架上的调整螺母相连,转动手轮轴即能达到调整主体架前部上下动作,使用定位锁紧就能稳定所需高度位置。上述的多用工作轮轴可以做成二种,一种是双轴承座的轴,轴的中间位置上装工作轮,另一种是单轴承座的半悬轴,在半悬轴上装工作轮,半悬轴一头靠近端部有紧固结构的垫圈和螺母,专用工作轮设有二种系列一种是整体结构系列轮,另一种是有间隔块和间隔工作轮由多根固定螺栓组成的组合结构系列轮,在二种系列工作轮上均有按装的槽和孔。机架上设有的自动搅拌输送磨料液装置上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自动搅拌磨料液,自动输送磨料液的目的,第一种是全气压式,它是在机架内设气压来源的气泵,或机架外接气压来源的空压机,便可以达到气压搅拌,气压输送的目的。第二种是半气压式,它是通过使用机械传动轴,带动叶轮,搅棒等,来达到搅拌的目的,其输送磨料液,可以使用手动气压源或储气瓶类的气压源输送。第三种是无气压式,它是运用上述第二种方法来搅拌,利用提高储液罐,形成磨料液的自重压力来输送磨料液。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用饰面打磨增光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结构上的更新提高,由于设有自动搅拌磨料液和自动输送磨料液的功能,又设有多用工作轴和专用系列化工作轮,所以可增加对饰后岩石面、磨子面的清洗、打磨、抛光,对水泥混凝土面在增加装饰前的打毛、拉槽,也可以对木地板打磨或翻新前的水砂磨处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A向外形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B向外形侧视图;图3为图1的A向剖视图;图4为双轴承座轴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单轴承座半悬轴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整体结构系列轮局部剖视图;图7为图6的C向视图;图8为组合结构的打毛、拉槽轮局部剖视图;图9为图8的D向视图;图10为组合结构的清洗、打磨、抛光轮局部剖视图;图11为图10的E向视图;图12为流体控制盘和电器控制盘的俯视图中1 操作架26调整螺母2 主体架27储气罐3 推动手把 28凸轮4 调整手轮轴29气泵5 带手柄的锁紧螺母 30喷液嘴6 通孔法兰盘31轴承座7 电动机32储液罐8 排尘孔33气压搅拌器9 排尘风扇 34滤网送液料口10尘孔盖35储液罐进料口11活动连接轴36气压控制管12定向脚轮 37气流调节阀13工作轮护罩38流液显示管14挡污裙39流体控制阀15专用工作轮(整体结构系列轮)40双轴承座轴16万向脚轮 41单轴承座的半悬轴17多用工作轴42紧固结构18工作轴皮带轮 43间隔块19凸轮皮带轮44间隔轮20凸轮轴和轴座 45固定螺栓21三角带46组合结构系列轮22电动机皮带轮 47流体控制盘23通孔锁紧螺栓 48电器控制盘24传动轴49指示灯25传动螺杆 50控制开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饰面打磨增光机。它的外形有些象推动式童车似的,它的结构是由操作架(图1.1)和主体架(图1.2)组成的机架,这两大部件可以使用角钢和薄板制成,也可以使用铸铁铸成。操作架(图1.1)底部两侧有四个脚轮,前二个为定向脚轮(图1.12),后二个为万向脚轮(图1.16),操作架底上部前两侧与主体架底部中间偏前两侧,有活动连接轴(图1.11)连接,机架后上部有推动手把(图1.3),后中部的控制部位上有流体控制盘(图2.47)和电器控制盘(图3、图12.48),电器控制盘上有指示灯(图12.49)电源开关和电机控制开关(图12.50)。机架的后中部上设置的弧形面(也可设置成平面)上有调整手轮轴(图1.4)和定位锁紧装置,其锁紧装置由通孔锁紧螺栓(图3.23)、通孔法兰盘(图1.6)和带手柄的锁紧螺母(图1.5)组成,它以法兰盘为基座被固定在弧形面上的通孔上部,弧形面下有可活动的主体架弧形部位相靠,其弧形部位上开有槽孔与法兰盘的通孔相对应。上述的通孔锁紧螺栓一头,由槽孔的下部通过两个相靠弧形层伸向通孔法兰盘的上部,与带手柄的锁紧螺母(图1.5)相连。上述的调整手轮轴(图1.4)由通孔锁紧螺栓(图3.23)的孔中向下伸向主体架内与传动轴(图3.24)一头相接,其传动轴可根据调整手轮轴固定在弧面或平面,来决定设置为万向节型或直通型的传动轴,其传动轴下部有传动螺杆(图3.25),它与调整螺母(图3.26)相连,其调整螺母上有活动销轴与主体架相连,以防受卡,当转动调整手轮轴,能使螺栓在螺母中动作,这样可使主体架中部在以活动连接轴(图1.11)为支承点,使主体架前下部上下翘动达到能调整工作轮所需的高度位置后,再扳动锁紧手柄,使用定位锁紧装置,能达到工作时的稳定性。机架中上部的电动机(图1.7)上有电机皮带轮(图2.22)机架前下部的活动式工作轮护罩(图1.13)一侧外有工作轴皮带轮(图1.18),在这二个皮带轮之间的中部偏上位置一边,设有一个象张紧轮一样的凸轮皮带轮(图2.19)与凸轮轴和轴座(图2.20)相连,所述的这三个皮带轮上有三角带(图2.21)相连,三个带轮可以同时运转,带轮外设有皮带安全护罩。活动式工作轮护罩(图1.13),它外下部有挡污裙(图1.14),内部的易拆轴承座(图3.31)上有多用工作轮轴(图2.17)和专用工作轮(图3.15),多用工作轴可以做成二种,一种为双轴承座轴(图4.40),其轴中间部位的外园最大尺寸大于其轴上的轴承外园最大尺寸,这样从易拆轴承座上取下连有轴承的轴后、备于装折置在轴中间位置上的专用工作轮,另一种为单轴承座的半悬轴(图5.41),在半悬轴上装专用工作轮,它可以对付阴角部位饰面,半悬轴一头靠近端部的位置上有紧固结构(图5.42)的垫圈螺母。所述的专用工作轮(图1、图3.15)设有二种系列,一种是整体结构系列轮(图6.15)它象一个滚筒似的,使用轻金属或相应的合成材料制成上面有按装固定的孔槽,它外圆可粘绕固定一种粘有磨料的纸、布、毛毡等。另一种是有间隔块(图8、图10.43)和间隔轮(图8、图1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饰面打磨增光机包括机架、脚轮、电机、皮带轮、三角带、安全罩、工作轴、砂布轮、推动手把,其特征是:多用饰面打磨增光机,由操作架(图1.1)和主体架(图1.2)组成的机架,操作架与主体架有活动连接轴(图1.11)连接,机架上设流体控制盘(图2.47)、电器控制盘(图3.48)、调整手轮轴(图1.4)、定位锁紧装置,机架前下部有多用工作轴(图2.17),专用工作轮(图3.15),专用工作轮后上部有尘污室,尘污室上有排尘孔(图1.8),排尘孔中有排尘风扇(图1.9),机架上设有自动搅拌输送磨料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陆丛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