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7712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用于连接并密封核级电缆,包括基座、插接件、绝缘密封组件;基座为管状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若干个中空的芯棒、填充在在基座和芯棒之间的绝缘填料;插接件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插头,另一端开有用于与电缆压接的压接电缆孔;插头插接在芯棒内;绝缘密封组件密封套装在基座和电缆连接处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连接装置具有小型化、耐辐照、耐高温、可快速拆装等特点,可实现动力电缆的拼接、变径等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核电站中动力电缆之间的转接、变径等连接,多采用接线盒或者连接箱的型式,但这种型式的连接特别是加上箱盒的固定支架所需布置空间较大。在一些布置空间较小的地方,也有采用简易压接器的方式连接电缆,但电缆的拆装较为麻烦,每次拆装时接头处均需要使用热缩套管等重新密封。因此,亟待一种新的装置,实现电缆的快速链接以及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缆之间的拼接、变径等连接,能提供可靠的密封以保证电缆在和缓、严酷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可快速拆装,适用于布置空间要求较高以及有多次拆装要求的地方的小型化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用于连接并密封核级电缆,包括基座、插接件、绝缘密封组件;所述基座为管状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若干个中空的芯棒、填充在在所述基座和芯棒之间的绝缘填料;所述插接件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插头,另一端开有用于与电缆压接的压接电缆孔;所述插头插接在所述芯棒内;所述绝缘密封组件密封套装在所述基座和电缆连接处的外侧。所述插接件包括f 3个插头。所述绝缘密封组件包括绝缘护套、电缆导向管和外套管;所述绝缘护套密封套装在所述基座外侧;所述电缆导向管密封套装在所述电缆密封件的外侧;所述外套管密封套装在所述基座、绝缘护套和电缆导向管的外侧。所述基座外侧中央设有径向凸台;所述基座位于该径向凸台两侧套装有第一 “O”型密封环;所述绝缘护套套在所述基座外侧,并顶紧所述第一“O”型密封环;所述绝缘护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一 “O”型密封环的外径一致,所述绝缘护套的外径小于所述径向凸台的外径。还包括套装在电缆外侧的环状电缆密封件,所述电缆导向管为一端设置有外法兰另一端设置第一内法兰的套筒结构;所述电缆导向管的外法兰外径与所述绝缘护套外径匹配;所述电缆密封件外径与所述电缆导向管的筒体内径匹配;所述第一内法兰的内径小于所述电缆密封件的外径,大于等于电缆的外径;所述电缆导向管外法兰的端面与所述绝缘护套的端面顶紧。还包括套在所述电缆导向管筒体上的第二 “O”型密封环;所述外套管为一端设有第二内法兰的套筒结构;所述外套筒的筒体内径与所述绝缘护套外径匹配,外径与所述径向凸台外径一致;所述外套筒的第二内法兰的内径与所述电缆导向管的筒体外径匹配;所述第二 “O”型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内法兰的内表面顶紧。所述电缆导向管和外套管为不锈钢材料。所述绝缘填料为氧化镁。所述绝缘护套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所述第一“O”型密封环、第二“O”型密封环和电缆密封件采用多重硅橡胶材料。所述基座和所述外套筒通过螺栓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电缆连接装置具有小型化、耐辐照、耐高温、可快速拆装等特点,可实现动力电缆的拼接、变径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基座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三插头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三插头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双插头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双插头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单插头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单插头侧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电缆密封件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绝缘护套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电缆导向筒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外套筒示意图。图中:1-基座,2-氧化镁绝缘填料,3-芯棒,4-第一“O”型密封环,5-螺栓固定孔,6-插接件,7-电缆密封件,8-绝缘护套,9-电缆导向管,10-第二“O”型密封环,11-外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包括基座1、芯棒3、第一“O”型密封环4、插接件6、电缆密封件7、绝缘护套8、电缆导向管9、第二 “O”型密封环10、外套筒11,所述电缆密封件7、绝缘护套8、电缆导向管9、第二 “O”型密封环10、外套筒11均套在需要密封连接的电缆外侧;所述基座I和外套筒11上均设有螺栓固定孔5 ;所述基座I为不锈钢管状结构,其外侧中央位置设有径向凸台,在所述径向凸台的两侧分别套有两个多重硅橡胶材料的第一“O”型密封环4,所述基座I内部设置有6个周向均匀间隔并沿轴向延伸的芯棒3,所述芯棒3为中空结构;在所述芯棒3为基座I之间填充有氧化镁绝缘填料2 ;所述绝缘护套8为筒状结构,其套装在所述基座I外侧,且一端顶紧套在基座I上的第一“O”型密封环4,所述绝缘护套8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基座I 一端与径向凸台的轴向距离;所述绝缘护套8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如图2至图7所示,插接件6 —端设置有若干个铜材料的插头601,另一端开有用来与电缆进行压接的压接电缆孔602 般插头601可以为I个、2个和3个,即为单插头、双插头和三插头;在需要密封连接的电缆的绝缘外皮上套装若干个环状的电缆密封件7,在所述电缆密封件7外套装有电缆导向管9,所述电缆导向筒9是一端设置有外法兰另一端设置第一内法兰的不锈钢筒体,若干个多重硅橡胶材料的第二“O”型密封环10套在电缆导向管9的外表面;电缆密封件7的外径与9的内径匹配;所述外套筒11为一端设置有第二内法兰的不锈钢筒体其第二内法兰的内径与电缆导向筒9的筒体外径一致,所述电缆导向筒9的外法兰外径、所述外套筒11筒体内径和绝缘护套8的筒体外径均一致;所述外套筒11的筒体外径与所述径向凸台的外径一致。所述电缆导向管9设有第一内法兰的一端自外套筒11未设置第二内法兰的一端穿入,并从外套筒11的第二内法兰穿出,最终使套在电缆导向管9筒体外的第二“O”型密封环10顶紧所述外套筒11的第二内法兰;所述需要密封连接的电缆插入所述压接电缆孔602进行压接,所述插头601插入所述基座I的芯棒3内;所述电缆导向筒9的外法兰的端面顶紧8的一端面;电缆连接密封过程为:选择合适的插头601、电缆密封件7,将电缆压接在插接件6上,然后将插接件6的插头601插入芯棒3中,然后依次套上电缆密封件7、绝缘护套8、电缆导向管9,最后用外套筒11套装以上部件,并通过螺栓将外套筒11与基座I固定在一起,如此便完成了 一侧的接线,同理可完成另一侧接线后完成装置整体连接。电缆快速拆卸过程为:要拆开一侧电缆连接时,松开外套筒11的固定螺栓,并退下后即可漏出插接件6,拔下插接件6便断开了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插头与芯棒可实现快速连接,进出电缆采用不同的插头组合,可以实现拼接、变径等功能;采用氧化镁、交联聚乙烯、硅橡胶密封电缆连接处,能够在地震、LOCA等核电站严酷环境条件保证电缆的连续运行;在维修期间可实现电缆的快速拆装。进线采用双插头,出线采用2个单插头的方式,可实现电缆的一分二转接。进线或者出线插头压接不同外径电缆即可实现电缆变径,当电缆载流量较大时,进出电缆可采用双、三插头并联芯棒以减小电阻,增大载流量。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用于连接并密封核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插接件、绝缘密封组件; 所述基座为管状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若干个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用于连接并密封核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插接件、绝缘密封组件;所述基座为管状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若干个中空的芯棒、填充在在所述基座和芯棒之间的绝缘填料;所述插接件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插头,另一端开有用于与电缆压接的压接电缆孔;所述插头插接在所述芯棒内;所述绝缘密封组件密封套装在所述基座和电缆连接处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洋韩勇游洲高永刘文静李朋罗秋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