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主要是在风扇固定盘内腔的轴承中环套端面上固连有驱动盘架;通过在驱动盘架的内端面上或/和风扇固定盘内腔的端面上连有摩擦件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工作时产生的较大摩擦力矩,驱动风扇固定盘上体积大、重量重的风叶,在设定的一级差速以1125转/分-1200转/分工作。提高了风叶一级差速工作的转速,延长了风叶一级差速对发动机工作水温进行散热降温的时间,因此减少了风叶由一级差速向二级高速反复转换的次数,明显地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燃油消耗。采用生产成本低的摩擦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生产成本较高的若干块永磁铁,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电磁风扇离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风扇离合装置,如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工作时铁芯线圈得电产生电磁场,通过传动盘吸合内吸合盘带动磁铁固定盘,利用所述磁铁固定盘端面内设有的软磁铁,相对风扇固定盘内腔端面上分布连有的若干块永磁铁产生的磁力,驱动风扇固定盘上的风叶做一级差速转动,实现对发动机工作水温的散热降温。其存在不足:一是由于所述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受其结构的限制,所述风扇固定盘内腔端面上分布连有的若干块永磁铁的数量也由此受到局限,工作中产生的磁力驱动风扇固定盘转动的驱动力矩较小。当驱动风扇固定盘上体积大、重量重的风叶转动时,则出现较大地转速滑差,达不到设定的一级差速工作转速要求。通常所述风叶转速滑差后的实际转速只能维持在600转/分-750转/分范围内,为发动机输出转速1500转/分的40% -50%。由于风叶始终处在一级差速较低的转速下工作,导致汽车发动机工作水温得不到及时散热降温,较快地升至高温设定值,过早地通过温控装置控制发动机驱动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由一级差速较低的转速切换为二级高速的全速转动,带动所述风扇固定盘上体积大、重量重的风叶对发动机工作水温进行高速转动散热降温。当发动机工作水温再降低于高温设定值时,温控装置又控制发动机驱动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由二级高速转速工作转换为一级差速较低的转速工作。由此频繁地进行一、二级工作转速的反复转换。当发动机驱动电磁风扇离合器由一级差速较低的转速转换为二级高速的全速转动工作时,明显地增加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燃油消耗。二是由于所述风扇固定盘内腔端面上分布连有的若干块永磁铁,生产成本较高,明显地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旨在提高风叶一级差速工作的转速,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和产品的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主要由传动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有风扇固定盘,以及内吸合盘构成;它是在风扇固定盘内腔的轴承中环套的端面上固连有驱动盘架;在所述驱动盘架的内端面上或/和所述风扇固定盘内腔的端面上连有摩擦件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在所述驱动盘架的外端面连有内复位弹簧片与所述内吸合盘的端面弹性相接;所述的驱动盘架是驱动支架或驱动盘。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技术第一种选择是,在驱动支架的内端面上至少分布转动连有两个摩擦辊;所述摩擦辊的表面与所述风扇固定盘内腔端面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技术第二种选择是,在所述风扇固定盘的内腔端面上至少分布转动连有两个摩擦辊;所述摩擦辊的表面与驱动盘的端面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技术第三种选择是,所述摩擦辊的表面与风扇固定盘内腔端面上连有摩擦盘的表面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技术第四种选择是,所述摩擦辊表面与驱动盘端面上连有摩擦片的表面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技术第五种选择是,在所述驱动支架的内端面上均布设有三个滑槽,所述滑槽内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转动连有摩擦辊,所述滑座通过驱动支架外端面上连有的弹簧片弹性压紧相连。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技术第六种选择是,在所述驱动盘的端面上连有压缩弹簧弹性支撑着所述的摩擦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技术第七种选择是,在所述风扇固定盘的内腔端面上均布转动连有三个摩擦辊。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工作中,通过在驱动盘架内端面或/和风扇固定盘内腔端面连有摩擦件接合摩擦,形成较大的摩擦驱动力矩,驱动风扇固定盘上体积大、重量重的风叶,在设定的一级差速以1125转/分-1200转/分的范围内工作,为汽车发动机输出转速1500转/分的75% -80%。有效地提高风叶一级差速工作的转速,延长了风叶进行一级差速对发动机工作水温散热降温的时间,因此减少了风叶由一级差速向二级高速反复转换的次数,明显地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燃油消耗。摩擦件是采用生产成本低的摩擦片、摩擦盘和摩擦辊,替代现有技术中生产成本较高的若干块永磁铁,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旋例一,图1、图2所示。这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主要是由传动轴2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有风扇固定盘4,以及内吸合盘13构成;它是在风扇固定盘4内腔的轴承中环套I的端面上固连有驱动支架3 ;在所述驱动支架3的内端面上均布设有三个滑槽,所述滑槽内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转动连有摩擦辊7,在驱动支架外端面上连有弹簧片10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推动滑座上的摩擦辊7的表面与所述风扇固定盘4内腔端面上摩擦盘6的表面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图1、图2所示)。在所述驱动支架3的外端面上连有内复位弹簧片12与所述内吸合盘13的端面弹性相接(图1所示)。工作时,本技术传动轴2的连接盘与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相接。当发动机工作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值80度时,温控开关控制内铁芯线圈14得电产生电磁场,通过传动盘9吸合内吸合盘13在内复位弹簧片12的连接作用下,带动所述驱动支架3内端面上均布的三个摩擦辊7的表面(图1所示),相对所述风扇固定盘4内腔端面上摩擦盘6的表面转动接合摩擦,形成较大的摩擦驱动力矩,驱动风扇固定盘4上体积大、重量重的风叶5,在设定的一级差速以1125转/分-1200转/分的范围内工作,为汽车发动机输出转速1500转/分的75% -80%。有效地提高了风叶一级差速工作的转速,延长了风叶进行一级差速转动对发动机工作水温进行散热降温的时间,由此减少了风叶由一级差速向二级高速转换的次数,明显地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燃油消耗。当汽车发动机工作水温缓慢升至高温设定值86度时,温控开关控制外铁芯线圈11得电产生电磁场,通过传动盘9吸合外吸合盘8直接带动风扇固定盘4上体积大、重量重的风叶5,对发动机工作水温进行高速的全速散热降温。当发动机工作水温降低至设定值80度时,温控开关控制外铁芯线圈11断电,电磁场消失,外吸合盘8在外复位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与传动盘9分离复位(图1所示),风叶停止二级高速工作。当发动机工作水温继续降低至设定值76度时,温控开关控制内铁芯线圈14断电,电磁场消失,内吸合盘13在内复位弹簧片12的弹力作用下与传动盘9分离复位,风叶停止一级差速工作(图1-图2所示)。实旋例二,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在赘述。其不同的是:在驱动盘18端面上的环形槽内连有压缩弹簧17弹性支撑着所述的摩擦片16 ;使环形摩擦片16的表面与风扇固定盘4内腔端面上均布转动连有三个摩擦辊7的表面,始终处于紧密接合摩擦,驱动相连的状态(图3、图4所示)。当工作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值80度时,温控开关控制内铁芯线圈14得电产生电磁场,通过传动盘9吸合内吸合盘13在内复位弹簧片12的连接作用下,带动所述驱动盘18端面上环形摩擦片16的表面,相对所述风扇固定盘4内腔端面上三个摩擦辊7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主要由传动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有风扇固定盘,以及内吸合盘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扇固定盘(4)内腔的轴承中环套(1)的端面上固连有驱动盘架;在所述驱动盘架的内端面上或/和所述风扇固定盘(4)内腔的端面上连有摩擦件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在所述驱动盘架的外端面连有内复位弹簧片(12)与所述内吸合盘(13)的端面弹性相接;所述的驱动盘架是驱动支架(3)或驱动盘(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主要由传动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有风扇固定盘,以及内吸合盘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扇固定盘(4)内腔的轴承中环套(I)的端面上固连有驱动盘架;在所述驱动盘架的内端面上或/和所述风扇固定盘(4)内腔的端面上连有摩擦件接合摩擦驱动相连;在所述驱动盘架的外端面连有内复位弹簧片(12)与所述内吸合盘(13)的端面弹性相接;所述的驱动盘架是驱动支架(3)或驱动盘(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驱动支架(3)的内端面上至少分布转动连有两个摩擦辊(7);所述摩擦辊的表面与所述风扇固定盘(4)内腔端面接合摩擦驱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固定盘(4)的内腔端面上至少分布转动连有两个摩擦辊(7);所述摩擦辊的表面与驱动盘(18)的端面接合摩擦驱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岳,仲伟全,王同泉,
申请(专利权)人:王桂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