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臂臂架和起重机。副臂臂架包括弯板、主弦管和腹管,所述主弦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到接叉底板上,管体与所述腹管相连接,所述弯板固定到所述主弦管上,且所述弯板的一端与所述腹管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副臂臂架,弯板与接叉底板不连接,这样弯板与接叉底板间无焊缝,外形美观;弯板与接叉底板间无需焊接,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副臂臂架和包括该副臂臂架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臂架是副臂上连接副臂臂座和折叠臂架的结构,在起重机的使用过程中,起吊重作用。图1至图3为副臂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6为左弯板的结构示意图,右弯板与左弯板结构相同。如图1至图3所示,臂架头部的左弯板11’、右弯板12’起安装滑轮的作用,左、右弯板连接着接叉底板2’和水平腹管41’,主弦管3’通过水平腹管41’和竖直腹管42’相连接。由于接叉底板2’与水平腹管41’之间的距离不定,导致左、右弯板的长度方向需要修磨,或者左、右弯板与接叉底板2’的组对间隙大,影响焊接质量。同时由于竖直腹管42’与接叉底板2’的距离太小,导致左、右弯板与接叉底板2’的内侧焊缝无法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臂臂架,副臂臂架的弯板与接叉底板不连接,这样弯板组对容易,避免弯板无法放入接叉底板和腹板之间需要修磨的情况。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副臂臂架,包括弯板、主弦管和腹管,所述主弦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到接叉底板上,管体与所述腹管相连接,所述弯板固定到所述主弦管上,且所述弯板的一端与所述腹管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之间具有间隙。弯板与接叉底板不连接,留有一定间隙,避免了接叉底板与腹管间距离不定时需要修磨弯板;弯板和接叉底板间不需要焊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弯板和接叉底板间留有间隙,使得主弦管与接叉底板间的焊缝容易成型,且质量得到了保证,减少焊缝成型返工,降低了成本。优选地,所述弯板包括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所述主弦管包括第一主弦管组和第二主弦管组,所述第一主弦管组和第二主弦管组均包括两根主弦管,所述腹管包括第一腹管和第二腹管,所述第一主弦管组的两根主弦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叉底板上,管体通过所述第一腹管相连接,所述第二主弦管组的两根主弦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叉底板上,管体通过所述第二腹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板位于所述接叉底板和所述第一腹管之间,所述第一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主弦管组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腹管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弯板位于所述接叉底板和所述第二腹管之间,所述第二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主弦管组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二腹管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与接叉底板不连接,留有一定间隙,弯板组对更加容易,避免了接叉底板与腹管间距离不定时需要修磨弯板;弯板和接叉底板间不需要焊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弯板和接叉底板间留有间隙,使得主弦管与接叉底板间的焊缝容易成型,且质量得到了保证,减少焊缝成型返工,降低了成本。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板由第一块板、第二块板和第三块板组成,所述第一块板和第三块板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块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块板的同侧,即所述第一块板、第二块板和第三块板组成U形结构,所述第二块板上开有安装滑轮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块板和第三块板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主弦管组的两根主弦管上。弯板为U形结构,即可以与主弦管和腹管相连,且质量较轻。优选地,所述第二块板靠近所述接叉底板的一端为两侧凹中间凸的形状。第二块板靠近接叉底板的一端为两侧凹中间凸的形状,使弯板与接叉底板不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块板和第三块板相平行且与所述第二块板相垂直。第一块板和第三块板相平行且与第二块板相垂直,这样易于加工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二弯板与所述第一弯板形状相同。第二弯板和第一弯板结构相同,安装时对称,使副臂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上均开有减重孔。弯板上开有减重孔,可以减轻弯板和副臂的重量。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弦管组和第二主弦管组通过第三腹管和第四腹管相连接。两主弦管组件通过腹管相连,可以加强主弦管之间的连接,使起重机可以吊起更重的重物。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弦管组的两根主弦管在靠近所述接叉底板处由第五腹管相连,所述第二主弦管组的两根主弦管在靠近所述接叉底板处由第六腹管相连。 主弦管组靠近接叉底板处设置有腹管,加固了主弦管之间的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副臂臂架。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副臂臂架的弯板与接叉底板不连接,这样弯板与接叉底板间无焊缝,外形美观;弯板与接叉底板间无需焊接,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主弦管和接叉底板间的焊接空间增大,焊缝成型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所述的副臂臂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所述左弯板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主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所述副臂臂架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后视图;图9是图7的俯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所述弯板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1’左弯板12’右弯板2’接叉底板3’主弦管41’水平腹管42’垂直腹管图7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1第一弯板12第二弯板2接叉底板31第一主弦管组32第二主弦管组41第一腹管42第二腹管43第三腹管44第四腹管45第五腹管46第六腹管51第一块板52第二块板521安装孔522减重孔53第三块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7至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副臂臂架,包括弯板、主弦管和腹管,所述主弦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到接叉底板2上,管体与所述腹管相连接,所述弯板固定到所述主弦管上,且所述弯板的一端与所述腹管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2之间具有间隙。弯板与接叉底板不连接,留有一定间隙,避免了接叉底板与腹管间距离不定时需要修磨弯板;弯板和接叉底板间不需要焊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弯板和接叉底板间留有间隙,使得主弦管与接叉底板间的焊缝容易成型,且质量得到了保证,减少焊缝成型返工,降低了成本。如图7所示,所述弯板包括第一弯板11和第二弯板12,所述主弦管包括第一主弦管组31和第二主弦管组32,所述第一主弦管组31和第二主弦管组32均包括两根主弦管,所述腹管包括第一腹管41和第二腹管42,所述第一主弦管组31的两根主弦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叉底板2上,管体通过所述第一腹管41相连接,所述第二主弦管组32的两根主弦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叉底板2上,管体通过所述第二腹管42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板11位于所述接叉底板2和所述第一腹管41之间,所述第一弯板11固定在所述第一主弦管组31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腹管41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弯板12位于所述接叉底板2和所述第二腹管42之间,所述第二弯板12固定在所述第二主弦管组32上且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副臂臂架,包括弯板、主弦管和腹管,所述主弦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到接叉底板(2)上,管体与所述腹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固定到所述主弦管上,且所述弯板的一端与所述腹管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2)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臂臂架,包括弯板、主弦管和腹管,所述主弦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到接叉底板(2)上,管体与所述腹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固定到所述主弦管上,且所述弯板的一端与所述腹管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2)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臂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包括第一弯板(11)和第二弯板(12),所述主弦管包括第一主弦管组(31)和第二主弦管组(32),所述第一主弦管组(31)和第二主弦管组(32)均包括两根主弦管,所述腹管包括第一腹管(41)和第二腹管(42),所述第一主弦管组(31)的两根主弦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叉底板(2)上,管体通过所述第一腹管(41)相连接,所述第二主弦管组(32)的两根主弦管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叉底板(2 )上,管体通过所述第二腹管(42 )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板(11)位于所述接叉底板(2)和所述第一腹管(41)之间,所述第一弯板(11)固定在所述第一主弦管组(31)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腹管(41)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弯板(12)位于所述接叉底板(2)和所述第二腹管(42)之间,所述第二弯板(12)固定在所述第二主弦管组(32)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二腹管(42)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接叉底板(2)之间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板(11)由第一块板(51)、第二块板(52)和第三块板(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陈伟,郑石雄,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