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036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带电检测移动检测装置,特别的涉及装载了多种带电检测设备的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驾驶室、工作舱、安装在工作舱内的车载设备,所述工作舱内设置有防静电PVC地板,所述工作舱分为车载设备测试区、设备存储区,所述车载设备包括固定式红外热像仪、油介损测试仪、局部放电测试仪,其中,固定式红外热像仪固定在车厢内部的升降杆上,升降杆将所述固定式红外热像仪伸出车顶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利用车辆空间,提供现场带电检测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及附件,搭建可实现无线通讯、报表打印等功能的移动办公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带电检测移动检测装置,特别的涉及装载了多种带电检测设备的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电网结构较为复杂,设备数量和类型种类不断扩大,对应的巡检项目、试验方法也不断增加,大大加强了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传统的巡检方式逐渐暴露出明显缺陷,如人为因素多、工作量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巡检记录信息化程度低、试验仪器过多及部分性能不理想等,另外,传统的手持式成像检测带电检测设备较难检测设备顶部成像特性。针对开展带电测试工作面临仪器设备相对分散,试验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研发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科学地实施标准化带电检测工作流程,安全、快捷地完成相关带电检测项目,加强工作流程中环节质控,并采用智能分析模块即时分析带电检测数据,集约化、信息化、流程化带电检测工作,为及时掌握电网设备运行工况安全运行提供了装备上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综合利用车辆空间,提供现场带电检测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及附件,搭建可实现无线通讯、报表打印等功能的移动办公环境。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驾驶室、工作舱、安装在工作舱内的车载设备,所述工作舱内设置有防静电PVC地板,所述工作舱分为车载设备测试区、设备存储区,所述车载设备包括固定式红外热像仪、油介损测试仪、局部放电测试仪,其中,固定式红外热像仪固定在车厢内部的升降杆上,升降杆将所述固定式红外热像仪伸出车顶进行检测。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如下:I)、该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部分便携式设备可不下车即可开展带电检测项目;2)、该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固定式红外热像仪能够自动伸出车厢外部,在高位采集待测设备热像信息;3)、该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具有高可靠、高灵活性等特点,为及时掌握电网设备运行工况提供了可靠地装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后视图;其中:1-驾驶室、2-工作舱、3-防静电PVC地板、4-固定式红外热像仪、5-升降杆、6-油介损测试仪、7-局部放电测试仪、8-可滑动双人座椅、9-场地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包括驾驶室1、工作舱2、安装在工作舱2内的车载设备,所述工作舱2内设置有防静电PVC地板3,所述工作舱2分为车载设备测试区、设备存储区,所述车载设备包括固定式红外热像仪4、油介损测试仪6、局部放电测试仪7,其中,固定式红外热像仪4固定在车厢内部的升降杆5上,升降杆5将所述固定式红外热像仪4伸出车顶进行检测。具体的,本技术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包括驾驶室、工作舱两个部分,中间位隔断。所述工作舱是开展带电检测工作的主要活动区域,所述工作舱分为车载设备测试区、设备存储区、办公区,车载设备测试区集成有计算集中控制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可靠接地、电控面板、3G接入模块、辅助系统及车载附件;所述车载设备测试区为实现部分仪器不下车开展检测试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如工作电源、外接线转接、可靠接地、通信链路等;工作电源由车载电源系统提供;该类仪器包括固定式红外热像仪、油介损测试仪、局部放电测试仪,其中,固定式红外热像仪被固定在车厢内部的升降杆,电气走线内化在车辆内,接通电源,升降杆将设备伸出车顶进行检测,固定式红外热像仪自动将检测结果存储在工控机中;其他设备直接用扎带绑定在工作台面上,通过外接线转接的内外两个面板串联检测设备与被检设,外接面板上布置了接地端子以及各种仪器到被检设备的接线端子,这些接线端子一一对应于车内接线面板。本技术实施例中,L形桌子的短边是工作台,长边是车载仪器设备的操作区。工作台上放有显示器和激光打印机,工作台下方是一个标准机柜,分别布置了工控机、键盘、电控面板、3G接入模块。操作区的下方是外掀式设备柜及接线面板,布置有市电输入接口及检测仪器转接口。后面柜机架两侧为后开的设备柜,中间位固定式红外热像仪升降装置。右侧中部为接线箱及内部电控面板,左侧为电源系统设备。使用红外设备时,通过电控面板控制红固定式红外热像仪位置,软件实现红外热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存储。使用车载设备开始检测时,用户将检测仪器接入内部面板检测端子上,被测试品接入外部面板检测端子上,即可开始检测试验。辅助系统包括车内外立体照明设备、车顶扬声器、喊话器、对讲机、温湿度控制系统等。照明系统及车载附件包括车内外照明设施,在光照不良条件提供车内外光照补偿。照明设施包括有车厢内的2盏12V和6盏220V的照明灯,车顶左右两侧各2盏和车顶后部的2盏共6盏场地照明灯,以及高亮度应急照明灯。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顶置空调、温湿度计等,避免极寒或是极热等的恶劣环境下对仪器功能及精度的影响,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后台数据库能够通过各自的通讯链路自动采集通讯结果。该类设备的工作测试回路彼此独立,可同时多项各检测项目。设备存储区包括车厢内部吊柜、机柜及车体外部两侧上掀的柜体,使用扎带固定仪器设备及附件等。机柜设有气压减震装置,以防止长途运输损害设备寿命及性能。办公区主要提供采集及分析检测数据的空间及条件,如工作台、计算机设备、空调、照明等。计算集中控制系统设计了统一的设备通信协议集合接入设备,通过USB、以太网、串口,实现计算机与设备之间的控制信息、数据的信息交换;采用一种带电检测数据流程,生成设备预警信息,并自动生成带电检测工作记录。车载电源系统采用外市电和蓄电池双电源供电,遵循优先使用市电、蓄电池蓄能备用,汽车发电机为辅助的原则,供电单元具备正弦波逆变器、自适应充电技术的电池充电器和市电切换开关、不掉电功能,可不间断从外部AC切换到逆变输出。车内电控面板用于整车电气控制,监视输入电源电压和频率、逆变电源输出开关、计算机控制、空调、场地照明灯、车内照明灯的控制、急停等。可靠接地系统设置有接地报警,通过检测接地电阻的大小检测不可靠接地的情况。3G接入模块采用虚拟专网技术提供远程接入电力专网提供接入能力,自动与远方数据中心建立隧道,绑定本用户硬件特征码作为安全可靠接入措施,实现连接密码仅能在授权计算机上使用,避免非法入侵。本技术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通过系统化、人性化的设计,将开展带电检测所需的各种仪器安装于经特殊改装的机动车上,并充分利用车体空间,同时配备计算集中控制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可靠接地地、3G接入模块,辅助系统等,形成了完善的带电检测移动作业装备,用于信息化、流程化现场带电检测工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驾驶室、工作舱、安装在工作舱内的车载设备,所述工作舱内设置有防静电PVC地板,所述工作舱分为车载设备测试区、设备存储区,所述车载设备包括固定式红外热像仪、油介损测试仪、局部放电测试仪,其中,固定式红外热像仪固定在车厢内部的升降杆上,升降杆将所述固定式红外热像仪伸出车顶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驾驶室、工作舱、安装在工作舱内的车载设备,所述工作舱内设置有防静电PVC地板,所述工作舱分为车载设备测试区、设备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浩邱欣杰王刘芳叶剑涛程登峰朱太云陈永强王蔚廖卉芬胡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