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003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包含泵体、喉舌;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上部设置有水泵出口,所述喉舌设置在叶轮的上方;所述喉舌上铰链有阀片,所述水泵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台梯;所述阀片的末端设置在台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通过设置阀片的引导,可将叶轮带起来的水流绝大部分引流至水泵出口,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泵的改进,特指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附图1所示的水泵,包含泵体(未标出),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2,叶轮2可带动水流在泵体内运动,在泵体内形成水的流道7,所述泵体的上部设置有水泵出口 3,当叶轮2顺时针转动时,水会沿流道7旋转运动,部分水会从水泵出口 3流出水泵,另一部分水,由于惯性,会随着叶轮旋转,从叶轮2的左侧的流道7进入到叶轮2的右侧的流道7,造成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包含泵体、喉舌;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上部设置有水泵出口,所述喉舌设置在叶轮的上方;所述喉舌上铰链有阀片,所述水泵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台梯;所述阀片的末端设置在台梯上。优选的,所述阀片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喉舌上。优选的,所述喉舌设置在叶轮的中心线的上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通过设置阀片的引导,可将叶轮带起来的水流绝大部分引流至水泵出口,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水泵的工作原理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的叶轮反转时的工作原理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的叶轮正转时的工作原理 其中:1、喉舌;2、叶轮;3、水泵出口 ;4、阀片;5、第一流道;6、第二流道;7、流道;8、转轴;9、台梯。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2-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包含泵体(未标出)、喉舌I ;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2 ;所述泵体的上部设置有水泵出口 3,所述喉舌I设置在叶轮2的中心线的上方;所述喉舌I上铰链有阀片4,所述水泵出口 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台梯9 ;所述阀片4的末端设置在台梯9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片4通过转轴8可旋转地设置在喉舌I上。如附图2所示,叶轮2反转,叶轮2的右侧形成第一流道5,左侧形成第二流道6,此时,阀片4的末端位于水泵出口 3左侧的台梯9上;水流方向为第二流道6到第一流道5,再到水泵出口 3,由于阀片4的存在,水流几乎不会从第一流道5再进入第二流道6,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如附图3所示,叶轮2正转,叶轮2的右侧形成第一流道5,左侧形成第二流道6,此时,阀片4的末端位于水泵出口 3右侧的台梯9上;水流方向为第一流道5到第二流道6,再到水泵出口 3,由于阀片4的存在,水流几乎不会从第二流道6再进入第一流道5,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通过设置阀片的引导,可将叶轮带起来的水流绝大部分引流至水泵出口,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包含泵体、喉舌;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上部设置有水泵出口,所述喉舌设置在叶轮的上方;所述喉舌上铰链有阀片,所述水泵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台梯;所述阀片的末端设置在台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定向流道的水泵,包含泵体、喉舌;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上部设置有水泵出口,所述喉舌设置在叶轮的上方;所述喉舌上铰链有阀片,所述水泵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台梯;所述阀片的末端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定泽王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德通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