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汽车数量日益增多,尤其是私家车,运输车和出租车的大量增加,在各地城乡人口密集的地方,事故隐患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夜间行车开大灯时由于没有远近光灯的自动切换控制装置,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根据我国交通规则要求,机动车在夜间行驶转向时不但要提前开启转向灯,减速慢行,同时远光灯必须转为近光灯,当两辆相对行驶的汽车会车时,也应当将远光灯转为近光灯,而实际当中很多驾驶员却常常疏忽远近灯光的切换,由于远光灯的强光刺眼,对迎面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及行人均可产生视觉上的障碍,造成其无法及时的看清转向提示和看不清前方的路的情况,驾驶员要等到近距离才能发觉,此时难免驾驶员动作变形,轻则惊慌失措,重则引发交通事故。目前的远近光灯调整均是手动操作,驾驶员常因个人习惯而疏忽,不能适时的进行切换操作,影响了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可根据相对行驶的汽车灯光,自动完成远近光灯的切换,减少行驶车辆间的灯光影响,为安全行驶提供保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控制装置包括:光敏电阻RL,可调电阻RPp RP2,集成块电压比较器,集成块单稳态触发电路,继电器及电阻R1 -R4,电容Cp C2和二极管D,功放管B,光敏电阻RL和可调电阻RP1串联,RL上端接电源正极,RP1下端接电源负极,电阻R1与R2串联,R1上端接电源正极,R2下端接电源负极,电压比较器LM358的引脚2与RL和RP1相连接,引脚3与R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控制装置,包括:光敏电阻RL,可调电阻RP1、RP2,集成块电压比较器,集成块单稳态触发电路,继电器及电阻R1?—R4,电容C1、C2,二极管D和功放管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电阻RL和可调电阻RP1串联,?RL上端接电源正极,RP1下端接电源负极,电阻R1与?R2串联,R1上端接电源正极,R2下端接电源负极,电压比较器LM358的引脚2与RL和RP1相连接,引脚3与R1?和R2相连接,引脚8接电源正极,引脚4接电源负极,引脚1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R3的另一端与集成块单稳态触发电路NE555引脚2相连接,NE555的引脚4接电源正极,引脚5接电容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引脚8接电源正极,引脚1接电源负极,引脚6与引脚7相连接并与可调电阻RP2和电容C2相连接,可调电阻RP2与电容C2串联、RP2上端接电源正极,电容C2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引脚3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R4的另一端与功放管9013的基极相连接,9013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发射极与继电器RLY线圈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二极管DIN4001反接在继电器线圈两端,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控制装置,包括:光敏电阻RL,可调电阻RPpRP2,集成块电压比较器,集成块单稳态触发电路,继电器及电阻R1 -R4,电容CpC2,二极管D和功放管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电阻RL和可调电阻RP1串联,RL上端接电源正极,RP1下端接电源负极,电阻R1与R2串联,R1上端接电源正极,R2下端接电源负极,电压比较器LM358的引脚2与RL和RP1相连接,引脚3与R1和R2相连接,引脚8接电源正极,引脚4接电源负极,引脚I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R3的另一端与集成块单稳态触发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永亮,张丽宏,李峰然,李佳才,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红蓝绿幼教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