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包括固定在桥壳上端并为板簧提供支撑的上托板,以及固定在桥壳下端并为板簧提供固定安装孔的下托板。优选的是,所述上托板包括一钢托端面,以及沿钢托端面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用于和桥壳焊接在一起的折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桥钢托,其结构简单,采用两体分离式的上托板和下托板结构,可有效降低钢托的重量,实现钢托的轻量化设计。并且可以集成减震器支架、管路支架等其他桥壳附件,避免了减震器支架、管路支架在桥壳上的焊缝,从而提高了桥壳的疲劳寿命。根据车型的不同,可适当改变上托板的形状,以将尽可能多的桥壳附件集成在上托板上,减少了桥壳上的焊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地盘配合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例如一种用于微型货车的后桥钢托。
技术介绍
后桥钢托是后桥上重要的附件之一,其功能主要有:①为板簧的安装提供一个可靠的平面;②为骑马螺栓提供安装孔,保证板簧安装可靠;③保证后桥有合理的安装仰角,与发动机仰角配合,使传动系夹角尽可能小,提高传动平稳性。后桥钢托要求结构简单、质量小、安装可靠,并且不易变形。目前,国内微型货车采用的是盒式钢托,其安装可靠,不易变形,但是结构复杂,自重大。而且其结构不易于集成减震器支架等其他后桥附件,导致其他附件必须焊接在桥壳上,增加了桥壳焊缝,降低了桥壳的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其结构简单,在保证钢托正常使用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钢托的重量,而且该钢托还可以集成减震器支架等其他桥壳附件,以减少桥壳焊缝,提闻桥壳的疲劳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包括固定在桥壳上端并为板簧提供支撑的上托板,以及固定在桥壳下端并为板簧提供固定安装孔的下托板。优选的是,所述上托板包括一钢托端面,以及沿钢托端面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用于和桥壳焊接在一起的折边。优选的是,所述上托板的钢托端面与折边是钢板冲压的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是,所述下托板包括一钢托端面,以及沿钢托端面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用于和桥壳焊接在一起的折边。优选的是,所述折边上设有与桥壳外表面配合的凹槽。优选的是,所述上托板固定有减震器支架。优选的是,所述下托板固定有管路支架。本技术的后桥钢托,其结构简单,采用两体分离式的上托板和下托板结构,可有效降低钢托的重量,实现钢托的轻量化设计。并且可以集成减震器支架、管路支架等其他桥壳附件,避免了减震器支架、管路支架在桥壳上的焊缝,从而提高了桥壳的疲劳寿命。根据车型的不同,可适当改变上托板的形状,以将尽可能多的桥壳附件集成在上托板上,减少了桥壳上的焊缝。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后桥钢托与桥壳的装配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后桥钢托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后桥钢托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本技术的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2,包括固定在桥壳4上端并为板簧(视图未给出)提供支撑的上托板20,以及固定在桥壳下端并为板簧提供固定安装孔的下托板22。上托板20、下托板22与桥壳4之间的固定可以采用焊接或本领域所熟知的其他方式。后桥钢托2采用两体分离式的上托板和下托板结构,其结构及其简单,装配更为便捷,可有效降低钢托的重量,实现钢托的轻量化设计。本技术后桥钢托优选的结构如下:所述上托板20包括一钢托端面24,以及沿钢托端面24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用于和桥壳4焊接在一起的折边25。该钢托端面24为钢板弹簧(板簧)提供一支持面,折边25提供了将所述上托板20与桥壳4焊接在一起的焊接点。为了增加折边25与桥壳4的接触面(焊接点),所述折边25上设有与桥壳4外表面配合的凹槽21,装配的时候,桥壳4的外表面紧贴折边上的凹槽21,并留下弧状的焊接点。同时,下托板22的结构也可以包括一钢托端面24,以及沿钢托端面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用于和桥壳焊接在一起的折边24。该下托板的钢托端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钢板弹簧的安装孔240,参考图3。优选在下托板钢托端面的四角各设置一安装孔240,通过骑马螺栓(U型螺栓)将板簧固定住。上托板的钢托端面24与折边25为钢板冲压式的一体成型结构,在降低了上托板重量的同时,也可保证上托板的强度,同时加工工艺简单。本技术的后桥钢托,可以集成减震器支架、管路支架等其他桥壳附件,例如在上托板上焊接减震器支架3,在下托板上焊接管路支架23,壳避免减震器支架3、管路支架23在桥壳4上的焊缝,从而提高了桥壳4的疲劳寿命。同时,根据车型的不同,可适当改变上托板的形状,以将尽可能多的桥壳附件集成在上托板上,减少了桥壳上的焊缝。本技术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相似的编号通篇指代相似的元件。为清晰起见,在附图中可能有将某些线、层、元件、部件或特征放大的情况。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对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并非意在对本技术进行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理解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桥壳上端并为板簧提供支撑的上托板,以及固定在桥壳下端并为板簧提供固定安装孔的下托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包括一钢托端面,以及沿钢托端面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用于和桥壳焊接在一起的折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的钢托端面与折边是钢板冲压的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包括一钢托端面,以及沿钢托端面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用于和桥壳焊接在一起的折边。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上设有与桥壳外表面配合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固定有减震器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固定有管路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包括固定在桥壳上端并为板簧提供支撑的上托板,以及固定在桥壳下端并为板簧提供固定安装孔的下托板。优选的是,所述上托板包括一钢托端面,以及沿钢托端面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用于和桥壳焊接在一起的折边。本技术的后桥钢托,其结构简单,采用两体分离式的上托板和下托板结构,可有效降低钢托的重量,实现钢托的轻量化设计。并且可以集成减震器支架、管路支架等其他桥壳附件,避免了减震器支架、管路支架在桥壳上的焊缝,从而提高了桥壳的疲劳寿命。根据车型的不同,可适当改变上托板的形状,以将尽可能多的桥壳附件集成在上托板上,减少了桥壳上的焊缝。文档编号B60B35/16GK203004974SQ20122069467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向莎, 葛士显, 徐磊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后桥钢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桥壳上端并为板簧提供支撑的上托板,以及固定在桥壳下端并为板簧提供固定安装孔的下托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莎,葛士显,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