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亮罩式退火炉用烧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点火电极、煤气管法兰、煤气管道、空气短管、空气管法兰、空气管道、上空气支管、下空气支管、空气导入孔、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煤气出口中心通道;煤气管道中心线和空气管道中心线重合且空气管道套在煤气管道外部;空气管道出口端为四个相同的圆台形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煤气管道出口端为一个煤气出口中心通道和四个相同的圆台形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在煤气管道中部与出口端之间设置上、下空气支管和空气导入孔,满足了空气与煤气的初步混合,圆台形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结构上保证空气和煤气互相渗透,该烧嘴能使煤气和空气混合更均匀,煤气燃烧充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工业热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亮罩式退火炉用烧嘴。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冶金工业的热处理领域,光亮罩式退火炉广泛应用于对带钢冷轧后的退火工序,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带钢在冷轧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加工硬化,提高带钢的可塑性;作为退火工序的关键步骤之一,对带钢的加热尤其重要,加热不足或加热过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现有的光亮罩式退火炉烧嘴是以煤气为燃料,并伴以空气进行助燃加热,由于烧嘴在结构上存在缺陷,致使煤气和空气混合不均匀,煤气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煤气消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亮罩式退火炉用烧嘴,该烧嘴能够使煤气和空气混合均匀,煤气燃烧充分,热效率提高,同时能够降低煤气消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亮罩式退火炉用烧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点火电极、煤气管法兰、煤气管道、空气短管、空气管法兰、空气管道、上空气支管、下空气支管、空气导入孔、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煤气出口中心通道;煤气管道的中心线和空气管道的中心线重合,且空气管道套在煤气管道外部;空气短管的上端与空气管法兰连接,空气短管的下端与空气管道的入口端连通,在空气管道的出口端为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它们均为相同的圆台形,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与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与空气管道的中心线平行,且到空气管道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其中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对称分布在过空气管道中心线的水平面两侧,且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中心线和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的中心线位于过空气管道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对称分布在过空气管道中心线的垂直面两侧,且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中心线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中心线位于过空气管道中心线的水平平面内;煤气管道的入口端与煤气管法兰连接,煤气管道的出口端为五个煤气出口通道,其中一个煤气出口通道为圆柱形的煤气出口中心通道,煤气出口中心通道的中心线与煤气管道的中心线重合,其余四个煤气出口通道为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它们均为相同的圆台形,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小端与煤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和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轴线与煤气管道的中心线平行且到煤气管道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其中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对称分布在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水平面两侧且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中心线和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中心线位于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对称分布在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垂直面两侧且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中心线和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中心线位于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水平平面内;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分别与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相对应。在煤气管道的中部与出口端之间的内部分别设置上、下两个空气支管,上空气支管最高端与煤气管道最上部的外壁平齐,上空气支管最低端与煤气出口中心通道的最上部平齐,上空气支管中心线与煤气管道中心线沿煤气流动方向成45°夹角;下空气支管最高端与煤气出口中心通道最下部平齐,下空气支管最低端与煤气管道最下部的外壁平齐,下空气支管中心线与煤气管道中心线沿煤气流动方向成45°夹角;上空气支管与下空气支管关于煤气管道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在一定的压力下,空气管道内的部分空气经上、下空气支管进入煤气管道内部中心位置的附近,与煤气管道中心处靠近煤气出口中心通道的煤气进行初步混合。在煤气管道靠近出口端的部位,沿煤气管道的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圆形的空气导入孔,所述的四个空气导入孔大小相同,其中两个空气导入孔对称分布在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水平面两侧且该两个空气导入孔的圆心位于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其余两个空气导入孔对称分布在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垂直平面两侧且该两个空气导入孔的圆心位于过煤气管道中心线的水平面内;在一定的压力下,空气管道内的部分空气经空气导入孔进入煤气管道内,与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入口前、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入口前、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入口前、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入口前的煤气初步混合;四个空气导入孔与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相对应。在点火电极的作用下,煤气与空气初步混合后被点燃,在一定的煤气压力下,点燃后的煤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分别经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煤气出口中心通道继续流动,与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出来的空气再次进行混合,由于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和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均为出口直径大于入口直径的圆台形,结构上能够保证空气和煤气以一定压力流出后呈放射状态发散,也就保证了空气和煤气再次互相渗透、混合,经过两次与空气混合,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均匀,煤气的燃烧更充分,煤气的热效率也更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下空气支管和空气导入孔,可以使煤气管道内中心部位和边部的煤气都得到了与空气初步混合,圆台形的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使得一定压力下空气和煤气的流出呈放射状发散,使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更均匀,煤气的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向剖视图;图5是图1的D向视图;图6是图1的E向视图。图中:1_点火电极,2-煤气管法兰,2a_煤气管法兰螺栓孔,3-煤气管道,4-空气短管,5-空气管法兰,5a-空气管法兰螺栓孔,6-空气管道,7a-上空气支管,7b-下空气支管,8a、8b、8c、8d-空气导入孔,9a_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b_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IOa-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b-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c-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d-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1-煤气出口中心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4、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亮罩式退火炉用烧嘴,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点火电极(1)、煤气管法兰(2)、煤气管道(3)、空气短管(4)、空气管法兰(5)、空气管道(6)、上空气支管(7a)、下空气支管(7b)、空气导入孔(8a、8b、8c、8d)、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b)、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a)、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b)、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c)、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d)和煤气出口中心通道(11);煤气管道(3)的中心线和空气管道(6)的中心线重合,空气管道(6)套在煤气管道(3)外部;空气管道(6)的出口端为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b)、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它们均为相同的圆台形,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小端、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b)小端、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小端、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小端与空气管道(6)连通;煤气管道(3)的出口端为五个煤气出口通道,其中一个煤气出口通道为圆柱形的煤气出口中心通道(11),煤气出口中心通道(11)的中心线与煤气管道的中心线重合,其余四个煤气出口通道为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a)、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b)、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c)、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d),它们均为相同的圆台形,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a)小端、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b)小端、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c)小端、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d)小端与煤气管道(3)连通;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a)、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b)、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c)、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d)分别与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b)、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亮罩式退火炉用烧嘴,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点火电极(I)、煤气管法兰(2)、煤气管道(3)、空气短管(4)、空气管法兰(5)、空气管道(6)、上空气支管(7a)、下空气支管(7b)、空气导入孔(8a、8b、8c、8d)、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a)、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b)、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c)、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d)和煤气出口中心通道(11);煤气管道(3)的中心线和空气管道(6)的中心线重合,空气管道(6)套在煤气管道(3)外部;空气管道(6)的出口端为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和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它们均为相同的圆台形,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小端、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b)小端、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小端、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小端与空气管道(6)连通;煤气管道(3)的出口端为五个煤气出口通道,其中一个煤气出口通道为圆柱形的煤气出口中心通道(11),煤气出口中心通道(11)的中心线与煤气管道的中心线重合,其余四个煤气出口通道为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a)、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b)、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c)、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d),它们均为相同的圆台形,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a)小端、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b)小端、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c)小端、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d)小端与煤气管道(3)连通;第一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a)、第二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b)、第三煤气出口周向通道(10c)、第四煤气出口周向通道(IOd)分别与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亮罩式退火炉用烧嘴,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a)轴线、第二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b)轴线、第三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c)轴线、第四空气出口周向通道(9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垂义,王雪晗,李广阔,
申请(专利权)人:薛垂义,王雪晗,李广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