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削加工行业,尤其是指一种利用复合加工法来加工磁瓦的磨床。该磨床包括磨削装置及位于磨削装置进料端的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在磨削装置中至少有一对轮缘相对的磨削轮与驱动磁瓦前进的橡胶轮,在磨削轮与橡胶轮的轮缘间有允许待磨磁瓦通过的间隙,另有一根托住待磨磁瓦、并将各对磨削轮与橡胶轮串联成一线的导轨,该导轨与每对磨削轮和橡胶轮的中心连线近似垂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削加工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利用复合加工法来加工磁瓦的磨床。目前,国内磁性材料行业中,磁瓦的磨削加工多采用单个工序、单机对各磨削面分别进行加工,每加工完一个工序就利用手工将待磨磁瓦取下,再安装到另外一个磨削单机上,对另一个面进行磨削加工,依次一步步地下去,直至全部加工完为止。这种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其功效较低,精度分散而不易控制,需要的设备多,操作人员多,场地占用面积大,因而制约了磁瓦加工生产的发展。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磁瓦磨床。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磨削装置及位于磨削装置进料端的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在磨削装置中至少有一对轮缘相对的磨削轮与驱动磁瓦前进的橡胶轮,在磨削轮与橡胶轮的轮缘间有允许待磨磁瓦通过的间隙,另有一根托住待磨磁瓦、并将各对磨削轮与橡胶轮串联成一线的导轨,该导轨与每对磨削轮和橡胶轮的中心连线近似垂直;在每对磨削轮与橡胶轮的两侧分别安装铰接于支架上的压脚体,在压脚体的下端有伸入磨削轮与橡胶轮间的能够压住待磨磁瓦的压脚,该压脚以支点铰接于压脚体上,压脚的内端利用螺钉与一个位于压脚体内的拉杆铰接,该拉杆的上端与一个同样位于压脚体内的空心螺杆连接,在拉杆外套有弹簧,空心螺杆的上端为一个调节螺钉。在送料装置中,一传送带位于传送本体内,其两端绕在安装于传送本体上的主动轮与被动轮上,在传送本体上铰接一杠杆,在该杠杆的左端有一个与主动轮对应的压轮,传送本体的左端铰接于支架上,在传送本体的下端铰接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在传送本体与杠杆之间连接一拉簧;在磨削装置中,磨削轮自左至右沿导轨布置3个,其中,左端的一个磨削轮位于导轨上方,其余两个磨削轮位于导轨下方,并在对应于该两个磨削轮的导轨上方分别安装橡胶轮,在磨削装置中,橡胶轮由夹盘及嵌入夹盘边缘凹槽内的橡胶环组成,橡胶环的外缘有弧形凹槽。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将3个磨削轮沿导轨成一线布置,加工时,待磨磁瓦由送料装置喂入,进入橡胶轮与磨削轮间后,高速旋转的磨削轮先对待磨磁瓦的两侧边缘进行磨削,同时,旋转的橡胶轮又带动待磨磁瓦前进,在边磨削,边前进的过程中,完成第一道磨削工序;再在橡胶轮的驱动下,进入下一个磨削工序,开始磨削磁瓦的凹面,此时同样由橡胶轮驱动,磨削轮磨削,结束后就进入最后一道工序,对待磨磁瓦的凸面进行磨削,完成后就结束整个加工过程。避免了烦琐的手工操作,所有加工工序都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保证了磁瓦的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还节省了设备所占用的场地。为避免加工时磁瓦摇动,可利用压脚将磁瓦压住,该压脚可绕其支点转动,在其弹簧的作用下,其尖而长的压脚外端可伸至磨削轮与橡胶轮间的间隙内,压在磁瓦上,并有一定的弹簧预紧力将磁瓦压住。在自动送料装置中,传送本体的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杆来调节,使传送本体绕其支承销转动,使位于传送带上的待磨磁瓦能顺利进入磨削装置内进行磨削;传送本体上的杠杆机构,在其弹簧及限位螺钉作用下,可使其压轮压在待磨磁瓦上,同时与传送本体的工作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运送待磨磁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送料装置结构图。图2为磨削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图1的A-A视图。图4为图1的C-C视图。图5为图1的B-B视图。图6为图1的D-D视图。如图所示T型的传送本体15利用其上端的支承销3铰接在安装于支架上的连接板1上,传送本体15的下侧利用销钉16与调节套17连接调节螺杆18,该调节螺杆18的另一端利用调节套与销钉铰接在支架上,传送本体15内的左右侧安装由电动机2驱动的主动轮22和被动轮14及传送带19,在传送带19的工作面下侧利用挡板10安装托住传送带19的托板11,在传送本体15的两端安装导向连接板24、13,在传送本体15的左下侧与支架间有定位螺钉25,以便在调节好传送本体的位置后,将传送本体固定牢。在传送本体15的上面利用支承板9及销8铰接杠杆6,在杠杆6的另一端连接一压轮65,该压轮65的位置与主动轮22的位置相对应,在杠杆6与传送本体15间利用销钉4与调节螺栓21连接弹簧5,以便将杠杆6向下拉,在杠杆6上还有一限位螺钉7,以保证压轮65与传送带19间有一个便于待磨磁瓦通过的间隙,在传送本体15的下面另有一外壳20。在磨削装置中,导轨中的前后导轨61、27与61′、27′分别安装在导轨座42、41、39、37上,在导轨的上、下两侧自右至左安装两对橡胶轮35、磨削轮38与橡胶轮32、磨削轮40,及一个位于导轨上面的磨削轮30,其中磨削轮38有两个侧面砂轮55,用来加工待磨磁瓦48的两个侧边,见图3。磨削轮40用来加工待磨磁瓦48的凹面,见图4。磨削轮30用来加工待磨磁瓦48的凸面,见图6。橡胶轮由安装于夹盘56边缘凹槽内的橡胶环51构成,在橡胶环51上有弧形凹槽66。加工时,橡胶轮用于驱动待磨磁瓦前进,磨削轮用于磨削磁瓦。在每个磨削轮的两侧分别有压脚体36、34、31及26,每个压脚体的下端铰接压脚68,该压脚68可绕支点28转动,压脚68的另一端利用螺钉69与一个位于压脚体内的拉杆45铰接,该拉杆45的上端与一个同样位于压脚体内的空心螺杆70连接,在拉杆45外套有弹簧44,空心螺杆70的上端为一个调节螺钉43,利用该调节螺钉43可调节空心螺杆70与拉杆45的相对位置,以调节弹簧44的预紧力,进而调节压脚68外端对待磨磁瓦48的压力,在压脚体的下端还利用螺钉46连接一盖住压脚68内端的压板29。图3中52为导轨调节块,54为硬质合金,用于支承待磨磁瓦48,59为安装压脚体的调节架,58为固定螺钉,60为调节压脚体水平位置的水平调节螺钉,49为调节压脚体上下位置的上下调节螺钉,50为位于调节架59与压脚体间的调整圈,用于调节压脚体的位置。图6中,在前、后导轨61、61′之间利用螺钉63连接调节块62。图5中4为安装压脚体的固定螺钉,47为位于前、后导轨27、27′之间的调节块,在其上面也有用于支承的硬质合金。权利要求1.一种磁瓦磨床,包括磨削装置及位于磨削装置进料端的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在磨削装置中至少有一对轮缘相对的磨削轮与驱动磁瓦前进的橡胶轮,在磨削轮与橡胶轮的轮缘间有允许待磨磁瓦通过的间隙,另有一根托住待磨磁瓦、并将各对磨削轮与橡胶轮串联成一线的导轨,该导轨与每对磨削轮和橡胶轮的中心连线近似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是在每对磨削轮与橡胶轮的两侧分别安装铰接于导轨上的压脚体,在压脚体的下端有伸入磨削轮与橡胶轮间的能够压住待磨磁瓦的压脚(6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是在送料装置中,一传送带(19)位于传送本体(15)内,其两端绕在安装于传送本体(15)上的主动轮(22)与被动轮(14)上,在传送本体(15)上铰接一杠杆(6),在该杠杆(6)的左端有一个与主动轮(22)对应的压轮(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是传送本体(15)的左端铰接于支架上,在传送本体(15)的下端铰接调节螺杆(18),该调节螺杆(18)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是在传送本体(15)与杠杆(6)之间连接一拉簧(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是在磨削装置中,磨削轮自左至右沿导轨布置3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瓦磨床,包括磨削装置及位于磨削装置进料端的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在磨削装置中至少有一对轮缘相对的磨削轮与驱动磁瓦前进的橡胶轮,在磨削轮与橡胶轮的轮缘间有允许待磨磁瓦通过的间隙,另有一根托住待磨磁瓦、并将各对磨削轮与橡胶轮串联成一线的导轨,该导轨与每对磨削轮和橡胶轮的中心连线近似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森如,贡根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红宝精密机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