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车,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车,包括转塔(2)、车架(3)和连接在转塔(2)和车架(3)之间的拉杆(1),所述转塔(2)安装在所述车架(3)的前端,所述拉杆(1)的一端与所述转塔(2)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3)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为球铰连接。在安装拉杆(1)的时候,由于至少有一端球铰连接,实现了拉杆(1)的方便安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车。
技术介绍
泵车中,转塔位于底盘前端,而泵送系统一般位于底盘后端。支撑泵车的支腿位于转塔下方,底盘后端无部件支撑,相当于悬臂梁。底盘后端在重力及泵送时的冲击振动作用下而导致弯曲变形。为减小这种变形,通常利用斜拉杆将泵车的转塔与泵车尾端的车架连接起来,从而增加整车的刚性,减小泵车尾端变形。现有的拉杆通常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方式是,使拉杆的一端与车架前端的转塔的A点固定,另一端与车架后端的B点相连,在装配拉杆时,由于制造误差,A与B的相对位置与设计要求会有较大出入,为保证拉杆的正确装配,大多采用现场配焊的方式。现场配焊不仅安装不方便,也使得安装后拉杆无法拆卸。另一种方式是采用铰接式安装,使拉杆的端部与转塔或车架后端之间通过适当的铰接轴铰接相连,形成轴铰接;由于制造误差不可避免,该安装方式很难使铰接轴与铰接孔配合,导致安装仍然非常困难。因此,如何方便拉杆的安装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泵车,以方便拉杆的安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车,包括转塔、车架和连接在转塔和车架之间的拉杆,所述转塔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塔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为球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包括连接杆和位于连接杆的端部的球头,所述转塔和/或车架上设置有球头座,所述球头与所述球头座配合形成所述球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球头通过螺纹相连。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螺纹上还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面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的内螺纹分别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螺纹和第二连接杆的外螺纹上还套设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端面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球头座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固设在所述转塔和/或车架上,所述上安装座设有与所述球头配合的球形凹槽,所述下安装座设有球形孔;所述球头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之间;所述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球形孔开口边沿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头的直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泵车包括拉杆、转塔和车架,转塔安装在泵车底盘的车架前端,拉杆连接转塔和底盘后端的车架,拉杆至少有一端形成球铰连接;这样,在安装拉杆的时候,由于至少有一端球铰连接,可以在更多维度调节拉杆的角度,使得拉杆与转塔和/或车架的连接点更容易配合,进而可以减小制造误差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拉杆的安装较为方便。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拉杆中的连接杆包括多节连接杆,且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通过旋转某节连接杆,可以调节连杆杆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小制造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拉杆的安装更加方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拉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中,拉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中,拉杆安装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1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中,第二球头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2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中,第二球头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1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中,第一球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2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中,第一球头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泵车中,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2,该图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车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的泵车包括转塔2、车架3和拉杆1,转塔2安装在泵车底盘的车架3的前端,拉杆I的一端与转塔2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另一端与车架3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为球铰连接。由于在拉杆I与转塔2和车架3的装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际安装位置与设计要求会有较大的出入,即出现制造误差;该制造误差会导致拉杆I难于装配或者装配不上。相比利用销轴铰接连接,本实施例中,拉杆I与转塔2和车架3的连接端至少有一端为球铰连接,在装配过程中,本实施例的拉杆I可以绕着球铰接点进行更多维度地转动,可以较为方便地调整装配点之间的位置,减小制造误差带来的安装不便,使得拉杆I能够实现比较准确地安装。另外,拉杆I在球铰接处也比较容易实现拆装,方便拉杆I的维护。本实施例中,拉杆I可以包括连接杆和球头6,球头6可以设置在连接杆的外端,转塔2和/或车架3上可以设置有球头座;拉杆I通过球头6与球头座的配合铰接在转塔2和/或车架3上。具体的,拉杆I可以只有一端与转塔2或车架3球铰连接,或者拉杆I的两端均与转塔2和车架3球铰连接。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例,拉杆I的两端可以均与转塔2和车架3球铰连接;在转塔2和车架3分别设置球头座;两个球头座分别标记为第一球头座7和第二球头座8 ;第一球头座7与转塔2连接,第二球头座8与车架3连接。拉杆I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3至图7。拉杆I可以包括连接杆和两个球头6。两个球头6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杆的两端。第一球头座7和第二球头座8分别设有与球头6相配合的球窝,球窝将球头6限制在其中;球头6在该球窝中可以多维度地转动。拉杆I两端都设置成球铰连接,使得拉杆I更容易实现角度的调整,进一步方便拉杆I的拆装和准确装配。具体地,第一球头座7包括下安装71、上安装座72和螺栓;上安装座72固定在转塔2上,上安装座72上设有与球头6配合的球形凹槽721,下安装座71上设有与球头相适应的球形孔711 ;球形凹槽721与球形孔711配合形成球窝;球头6安装在上安装座72和下安装座71之间并与球窝配合,上安装座72和下安装座71通过螺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球形孔711开口边沿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球头6的直径,这样可以将球头6限制在球窝中。同样地,第二球头座8可以包括下安装座81、上安装座82和螺栓,上安装座82固定在车架3上,上安装座82上也设有与球头6配合的球形凹槽821,下安装座81上设有与球头相适应的球形孔811,球形凹槽821与球形孔811配合形成球窝;球头6安装在上安装座82和下安装座81之间并与球窝配合,上安装座82和下安装座81通过螺栓连接。同样,球形孔811开口边沿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球头6的直径。更为具体地,第一球头座7的下安装座球形孔7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车,包括转塔(2)、车架(3)和连接在转塔(2)和车架(3)之间的拉杆(1),所述转塔(2)安装在所述车架(3)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的一端与所述转塔(2)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3)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为球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车,包括转塔(2)、车架(3)和连接在转塔(2)和车架(3)之间的拉杆(I),所述转塔(2)安装在所述车架(3)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I)的一端与所述转塔(2)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3)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为球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I)包括连接杆和位于连接杆的端部的球头(6),所述转塔(2)和/或车架(3)上设置有球头座,所述球头与所述球头座配合形成所述球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球头(6)通过螺纹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6)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 ),所述第一连接杆(4 )和第二连接杆(5 )通过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5)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外螺纹上还套设有螺母(9),所述螺母(9)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端面相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雄伟,邱翠容,张裕生,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