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4180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包括反应釜和冷却釜,反应釜与所述的冷却釜通过下料管连接,还包括进气管、进料管、第一真空管、第二真空管、尾气管和气体增压管,反应釜上设置进气管、尾气管、第一真空管和进料管,进气管、尾气管、第一真空管和进料管与反应釜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阀门,下料管处设置气体增压管,在下料管处并且在下料管与气体增压管连接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反应釜下料口阀门和冷却釜进料口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在下料管处设计了用于反向吹料的装置,有效解决实用过程中物料堵塞反应釜下料口或冷却釜进料口的时候,都能通过关闭相应管道,通过反吹的方式使物料顺利下落到冷却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焦和煤焦粉体深加工设备,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石墨反应炉上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炉主要应用在石油焦或煤焦粉等加工上,使这类物质加热后达到熔融状态,传统的石墨反应炉在反应釜里的时候由于是熔融状态的,所以下料的时候由于下料管与反应釜的温度不一样,导致在反应釜下料口处会冷却凝固而堵塞反应釜下料口,又或者在冷却釜进料口处堵塞,使设备不能连续进行工作,一般的反应炉都是下料采用N2在反应釜中增压和空压机在冷却釜中抽真空来保证物料从反应釜中下落到冷却釜里,但是面对堵塞的状况,这种从上而下的压力差不能保证堵塞的物料顺利下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物料堵塞反应釜下料口或冷却釜进料口的时候通过反吹的方式使物料顺利下落到冷却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包括反应爸和冷却爸,所述的反应爸与所述的冷却爸通过下料管连接,还包括进气管、进料管、第一真空管、第二真空管、尾气管和气体增压管,所述的反应釜上设置进气管、尾气管、第一真空管和进料管,所述的进气管、尾气管、第一真空管和进料管与反应釜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阀门,所述的下料管处设置气体增压管,在所述的下料管处并且在下料管与气体增压管连接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反应釜下料口阀门和冷却釜进料口阀门。所述的反应釜设置在上方,所述的冷却釜设置在下方。所述的下料管一端与反应釜的反应釜下料口连接,另一端与冷却釜的冷却釜进料口连接。所述的进气管、尾气管、第一真空管和进料管与反应釜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阀门,该阀门分别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的冷却釜与第二真空管连接,并且在所述的第二真空管处设置阀门,该阀门为第五阀门。所述的反应釜下料口阀门位于所述冷却釜进料口阀门的上方。所述的气体增压管设置气体增压管阀门(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在下料管处设计了用于反向吹料的装置,反应釜下料口阀门下方设置气体增压管,气体增压管下方设置冷却釜进料口阀门,当物料堵塞在反应釜下料口的时候,关闭冷却釜进料口阀门,打开反应釜下料口阀门,通过气体增压管吹气,反向把物料吹上去,再打开冷却釜进料口阀门,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气压高,而冷却釜里通过第二真空管抽取冷却釜内的空气形成低压,可以更顺利把物料压下来。反之当物料堵塞到冷却釜进料口处,把反应釜下料口阀门关闭,同样通过气体增压管吹气,把冷却釜进料口处的物料吹下冷却釜。该新型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物料堵塞反应釜下料口或冷却釜进料口的时候,都能通过关闭相应管道,通过反吹的方式使物料顺利下落到冷却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物料堵塞反应釜下料口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物料堵塞反应釜上料口的结构图;图中1、反应釜;2、冷却釜;3、下料管;4、进气管;5、进料管;6、第一真空管;7、尾气管;8、第二真空管;9、气体增压管;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6、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7、气体增压管阀门;18、堵料;19、反应釜下料口 ;20、冷却釜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包括反应釜I和冷却釜2,所述的反应釜I与所述的冷却釜2通过下料管3连接,在所述的反应釜I的底部设置反应釜下料口 19,在所述的冷却釜2的顶部设置冷却釜进料口 20,所述的下料管3通过反应釜下料口 19与冷却釜进料口 20连通,还包括进气管4、进料管5、第一真空管6、第二真空管8、尾气管7和气体增压管9,所述的反应釜I上设置进气管4、尾气管7、第一真空管6和进料管5,所述的进气管4、尾气管7、第一真空管6和进料管5与反应釜I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阀门,所述的下料管3处设置气体增压管9,在所述的下料管3处并且在下料管3与气体增压管9连接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5和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所述的反应釜I设置在上方,所述的冷却釜2设置在下方。所述的下料管3 —端与反应釜I的反应釜下料口 19连接,另一端与冷却釜2的冷却釜进料口 20连接。所述的进气管4、尾气管7、第一真空管6和进料管5与反应釜I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阀门,该阀门分别为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三阀门12和第四阀门13。所述的冷却釜2与第二真空管8连接,并且在所述的第二真空管8处设置阀门,该阀门为第五阀门。所述的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5位于所述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的上方。所述的气体增压管9设置气体增压管阀门17。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在下料管3处设计了用于反向吹料的气体增压管9,气体增压管9下方设置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当堵料18堵塞在反应釜下料口 19的时候,(参照图1)关闭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反应釜I上的进气管4阀门和第三阀门12,再然后打开反应釜I上尾气管7的第二阀门11、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5和气体增压管阀门17,通入N2反吹冲开堵料18,再打开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使堵料18从反应釜I中落入冷却罐内。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反应釜I内的气压高,而冷却釜2里通过第二真空管8抽取冷却釜2内的空气形成低压,可以更顺利把堵料18压下来。反之当堵料18堵塞到冷却釜进料口 20处,(参照图2)关闭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5,然后打开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和气体增压管阀门17反吹冲开堵料18,再打开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5使堵料18从反应釜I中落入冷却釜2内。该新型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堵料18堵塞反应釜下料口 19或冷却釜进料口 20的时候,都能通过关闭相应管道,通过反吹的方式使堵料18顺利下落到冷却釜2。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包括反应釜(1)和冷却釜(2),所述的反应釜(1)与所述的冷却釜(2)通过下料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增压管(9),所述的下料管(3)处设置气体增压管(9),在所述的下料管(3)处并且在下料管(3)与气体增压管(9)连接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5)和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包括反应釜(I)和冷却釜(2),所述的反应釜(I)与所述的冷却釜(2)通过下料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增压管(9),所述的下料管(3)处设置气体增压管(9),在所述的下料管(3)处并且在下料管(3)与气体增压管(9)连接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反应釜下料口阀门(15)和冷却釜进料口阀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4)、进料管(5)、第一真空管(6)、第二真空管(8)、尾气管(7)和气体增压管(9),所述的反应釜(I)上设置进气管(4)、尾气管(7)、第一真空管(6)和进料管(5),所述的进气管(4)、尾气管(7)、第一真空管(6)和进料管(5)与反应釜(I)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I)设置在上方,所述的冷却釜(2)设置在下方。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仰永军宴荦许睿张军军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金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