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亚梅专利>正文

蟋蟀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8589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蟋蟀捕捉器,它由外壳、食槽、踏板通道和翻板组成。食槽设在外壳中,翻板设在踏板通道中的轴上,踏板通道设在外壳中的轴上。利用蟋蟀自身重力和踏板通道杠杆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翻板脱离外壳中的磁铁的吸引来实现自动捕捉蟋蟀的功能。本蟋蟀捕捉器的有益效果是可自动捕捉蟋蟀,它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捉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捕捉蟋蟀的捕捉器。
技术介绍
斗蟋蟀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蟋蟀个头小动作敏捷非常难以捕捉,现在捕捉蟋蟀要靠人工捕捉非常辛苦而且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在人工捕捉蟋蟀辛苦而且效率低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蟋蟀捕捉器,该蟋蟀捕捉器可自动捕捉蟋蟀。本技术蟋蟀捕捉器由外壳、食槽、踏板通道和翻板组成。食槽设在外壳中,翻板设在踏板通道中的轴上,踏板通道设在外壳中的轴上。在食槽中放入蟋蟀诱饵,转动翻板使翻板被位于外壳顶端的磁铁吸住,翻板撬起踏板通道这时蟋蟀捕捉器就处于捕捉蟋蟀状态。当有蟋蟀从外壳的开口处进入通过踏板通道,这时在蟋蟀自身重力和踏板通道杠杆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翻板脱离外壳中的磁铁的吸引,翻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并封住开口蟋蟀就被关起来了。本技术蟋蟀捕捉器的有益效果是可自动捕捉蟋蟀,它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给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蟋蟀捕捉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蟋蟀捕捉器的剖面组合立体工作图。图3是本技术蟋蟀捕捉器的剖面组合立体工作图。图中1.外壳,2.食槽,3.踏板通道,4.翻板,5.轴,6.开口,7.磁铁,8.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蟋蟀捕捉器中的外壳⑴上设有轴(5)、开口(6)和磁铁(7),磁铁(7)设在外壳⑴的顶端(如图1所示)。食槽⑵设在外壳⑴中(如图2所示)。踏板通道⑶设在外壳⑴中的轴(5)上,踏板通道(3)上设有轴⑶(如图2所示)。翻板(4)带有磁性,翻板⑷设在踏板通道⑶中的轴⑶上(如图2所示)。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蟋蟀捕捉器由外壳⑴、食槽(2)、踏板通道(3)和翻板⑷组成(如图1所示)。食槽(2)设在外壳(I)中,翻板(4)设在踏板通道(3)中的轴(8)上,踏板通道⑶设在外壳⑴中的轴(5)上(如图2所示)。在食槽⑵中放入蟋蟀诱饵,转动翻板⑷使翻板⑷被位于外壳⑴顶端的磁铁(7)吸住,翻板⑷撬起踏板通道(3)这时蟋蟀捕捉器就处于捕捉蟋蟀状态(如图2所示)。当有蟋蟀从外壳(I)的开口(6)处进入通过踏板通道(3),这时在蟋蟀自身重力和踏板通道(3)杠杆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翻板(4)脱离外壳(I)中的磁铁(7)的吸引,翻板(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并封住开口(6)蟋蟀就被关起来了(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蟋蟀捕捉器,其特征是蟋蟀捕捉器由外壳(1)、食槽(2)、踏板通道(3)和翻板(4)组成,外壳(1)上设有轴(5)、开口(6)和磁铁(7),磁铁(7)设在外壳(1)的顶端,食槽(2)设在外壳(1)中,踏板通道(3)设在外壳(1)中的轴(5)上,踏板通道(3)上设有轴(8),翻板(4)带有磁性,翻板(4)设在踏板通道(3)中的轴(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蟋蟀捕捉器,其特征是蟋蟀捕捉器由外壳(I)、食槽(2)、踏板通道(3)和翻板(4)组成,外壳⑴上设有轴(5)、开口(6)和磁铁(7),磁铁(7)设在外壳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梅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