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36559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用于对光纤两端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进行配对,包括查询步骤,用于查询光配线架上多个光纤适配器中插入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内存储的身份信息;以及包括配对步骤,用于对查询到的身份信息进行一一配对以获得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光纤适配器的光配线架、与多个光纤适配器的每个电连接的读写模块、与读写模块电连接的转换模块、以及与转换模块通信连接的上位机。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及装置利用光配线架的光纤适配器,查询其上插入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从而可以简单且快速地找到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光纤通讯网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攀升,对光纤通信设备容量、功能提出更多的需求。以光配线架为例,目前国内外著名光通讯器材厂商的主流产品中每一台设备的光纤适配器的最多可达数千,在光纤配线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传统方法是将标有光纤连入端的上级设备和输出端的下级设备的纸质身份标或条形码签安装在光纤的两个端,在完成光纤的连接器与适配器连接后,施工人员使用纸介手工记录标签的连接关系,之后再次通过人工操作录入管理系统。由此可见,工作量繁重工作方式效率低,这不仅严重制约工期,而且误操作的机率高,还有纸质标签或条形码易受周围环境,人工操作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标签的老化或损坏,给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最近电子标签开始在光纤链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它克服了以往纸质标签等易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省去人工录入标签信息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光纤配线架安装和维护工作。但是这种方式也同样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在光纤安装过程中高效的确认光纤两端的电子标签是否在一根光纤上?目前的电子标签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的工作在光纤生产厂商出厂前,或者网络建设人员使用单独的标签配对工具完成,前一种方式将配对工作由光纤生产厂商完成,这样不仅会导致光纤成本的提升,而且电子标签配对后的数据无法直接存储在网络运营商管理系统中,而后者相当于在光纤安装前又增添了一道工序,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标签配对操作繁琐、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用于对光纤两端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进行配对,包括:查询步骤,用于查询光配线架上多个光纤适配器中插入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内存储的身份信息;配对步骤,用于对查询到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一一配对以获得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所述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在所述查询步骤和所述配对步骤之间还包括:转换步骤,用于将查询到的身份信息转换成可通信传输的通信数据包;发送步骤:用于通信传输所述通信数据包以进行配对。 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所述查询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指定步骤:随机指定光配线架上的两个光纤适配器以用于进行电子标签配对。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所述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在配对步骤之后还包括:显示步骤,用于可视化显示插入有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的两个光纤适配器。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提取一个身份信息与剩余的其它身份信息进行遍历配对;判断是否有与之配对成功的另一个身份信息;如果有,则记录并显示配对成功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两个光纤适配器;否则,记录并显不配对失败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光纤适配器;判断剩余的未配对完成的身份信息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2 ;如果是,则对剩余的未配对完成的身份信息继续进行配对;否则,配对结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用于对光纤两端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进行配对,其中,所述电子标签配对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光纤适配器的光配线架、与所述多个光纤适配器的每个电连接的读写模块、与所述读写模块电连接的转换模块、以及与所述转换模块通信连接的上位机;其中,所述光配线架的多个光纤适配器用于插入待配对的多个光纤插头;所述读写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的身份信息;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查询到的所述身份信息转换成可通信传输的通信数据包并发送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通信数据包进行配对以获得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在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中,所述上位机还包括显示屏,用于可视化显示插入有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的两个光纤适配器。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及装置中,通过设置与光配线架上的光纤适配器电连接的读写模块,可以查询插入到该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的身份信息,通过上位机对查询到的身份信息进行配对,可以准确和快速地找到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因为在电子标签的配对过程中,是基于对现有的光配线架的改进进行电子标签的查询,因此操作方便,没有增加很大的额外成本。另外,配对过程全部采用上位机进行操作完成,不需要人工介入,因此配对效率快。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采用有线通信机制进行传输时的逻辑框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采用无线通信机制进行传输时的逻辑框图;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的流程图4是实施图2中配对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的逻辑框图。该电子标签配对装置用于对光纤两端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进行配对,以判断这两个光纤插头是否属于同一根光纤。该电子标签包括有源/无源的RFID芯片、或者半导体类存储介质,内部存储有唯一识别该光纤插头的身份信息。电子标签配对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光纤适配器11的光配线架10、与多个光纤适配的每个电连接的读写模块12、与读写模块12电连接的转换模块13、以及与转换模块13通信连接的上位机14。光配线架10上设置有多个光纤适配器11用于插入光纤插头,最少是两个光纤适配器11,因此采用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既可以对两个光纤插头进行配对校验,判断这两个光纤插头是否属于同一根光纤;也可以对两个以上的光纤插头进行筛选配对,获得多组配对成功的光纤插头,其中每组配对的光纤插头包括两个属于同一根光纤的光纤插头。为方便操作和显示,可对每个光纤适配器11进行编号。上述的每个光纤适配器11均与读写模块12电连接,因此读写模块12可以查询电子标签内存储的身份信息,例如可采集并存储该身份信息。读写模块12中包括多个存储区块,每个存储区块与一个光纤适配器11对应,用于存储插入到该光纤适配器11中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的身份信息。读写模块12可通过转换模块13与上位机14通信连接,用于传输身份信息给上位机14或从上位机14接收控制指令。其中,转换模块13用于将读写模块12查询到的身份信息转换成可通信传输的通信数据包,继而将该通信数据包以无线或有线的传输方式发送给上位机14。例如,图1中转换模块13通过缆线与上位机14有线连接以建立有线通信机制;图2中的电子标签配对装置还设有与转换模块13电连接的收发模块19,用于与上位机14建立无线通信机制。其中,上述有线通信机制包括异步串行接口(UART)、并行通讯接口、高速同步串行口(SPI)、集成控制总线接口(IIC)、现场总线接口(CAN)、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多通道缓存串行口(McBS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用于对光纤两端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进行配对,其特征在于,包括:查询步骤,用于查询光配线架上多个光纤适配器中插入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内存储的身份信息;配对步骤,用于对查询到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一一配对以获得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用于对光纤两端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进行配对,其特征在于,包括: 查询步骤,用于查询光配线架上多个光纤适配器中插入的光纤插头上设置的电子标签内存储的身份信息; 配对步骤,用于对查询到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一一配对以获得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在所述查询步骤和所述配对步骤之间还包括: 转换步骤,用于将查询到的身份信息转换成可通信传输的通信数据包; 发送步骤:用于通信传输所述通信数据包以进行配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在配对步骤之后还包括: 显示步骤,用于可视化显示插入有属于同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插头的两个光纤适配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插头的电子标签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 提取一个身份信息与剩余的其它身份信息进行遍历配对; 判断是否有与之配对成功的另一个身份信息; 如果有,则记录配对成功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两个光纤适配器;否则,记录配对失败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一个光纤适配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润陈洋郑荟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