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3400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及方法,包括手机本体、安装在手机本体中的线路板和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手机CPU、微处理器、压力模拟模块和解锁模块,所述触控屏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压力模拟模块连接,所述压力模拟模块用于将手机上实际距离对应模拟成压力数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在手机屏幕上的气泡为屏幕锁定及解锁方式,通过压缩该气泡对应产生模拟压力数值,并将该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手机解锁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手机解锁压力阈值,则表示气泡被压破,此时对应屏幕解锁。与现有解锁方式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强,在增加手机用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实现了手机的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
技术介绍
屏幕解锁是大屏幕智能手机最基本的一项功能,手指按固定轨迹移动滑块,屏幕便能实现解锁,系统主页面随即呈现眼前。这一功能虽然朴实,却是手机必不可少的功能。但现有的屏幕解锁基本上都是基于固定的轨迹滑动实现解锁,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增加手机用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实现手机的解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包括手机本体、安装在手机本体中的线路板和触控屏,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手机CPU、微处理器、压力模拟模块和解锁模块,所述触控屏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压力模拟模块连接,所述压力模拟模块用于将手机上实际距离对应模拟成压力数值。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一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对应存储有手机屏幕解锁的压力阈值P。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与手机CPU连接,该手机CPU通过解锁模块与触控屏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方法,其中具体包括步骤: A、通过两个手指挤压手机触控屏上直径为M的气泡,记录两个手指离开触控屏时气泡的最短距离L,计算该气泡直径的压缩变化值AL=M-L ; B、将上述气泡直径的压缩变化值ΛL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调用压力模拟模块将该压缩变化值ΛL转换成压力值ΛP ; C、微处理器将压力值ΛΡ与存储器中的压力阈值P进行比较,如果ΛΡ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P,则对应产生解锁信号发送给手机CPU ; D、手机CPU根据该解锁信号控制解锁模块对触控屏解锁。优选地,步骤A之前包括有: 设置上述气泡存在时触控屏处于锁屏状态,气泡被压缩爆炸后,手机触控屏处于解锁状态。优选地,步骤A之前包括有: 设定压缩手机触控屏上气泡至气泡爆炸时的距离,并对应设置在该距离下对应的压力值为手机屏幕解锁的压力阈值P,将其存储在手机存储器中。优选地,步骤C还包括: 微处理器将压力值Λ P与存储器中的压力阈值P进行比较,如果Λ P小于压力阈值P,且此时气泡返回初始状态,手机保持锁定状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设置在手机屏幕上的气泡为屏幕锁定及解锁方式,通过压缩该气泡对应产生模拟压力数值,并将该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手机解锁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手机解锁压力阈值,则表示气泡被压破,此时对应屏幕解锁。与现有解锁方式比较,本专利技术解锁时在触摸屏上的滑动无固定方向,而且使用多点触摸,可在屏幕的任意方向,多点同时向屏幕中间滑动来挤压气泡,因此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强的优点,在增加手机用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实现了手机的解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气泡进行屏幕解锁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气泡进行屏幕解锁的状态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手机屏幕上的气泡作为锁屏和解锁方式,通过按压在手机屏幕上的气泡致其爆炸,实现手机屏幕解锁,该解锁方式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其中该系统包括手机本体、安装在手机本体中的线路板和触控屏,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手机CPU、微处理器、存储器、压力模拟模块和解锁模块,所述触控屏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压力模拟模块连接,所述压力模拟模块用于将手机上实际距离对应模拟成压力数值,所述微处理器与手机CPU连接,该手机CPU通过解锁模块与触控屏连接,存储器中对应存储有手机屏幕解锁的压力阈值P。见图2所示,图2中气泡为手机触控屏上的锁屏及解锁用气泡,当按压手机电源键时,手机屏幕上会对应显示一个直径为M的五彩气泡,此时手机处于锁屏状态,当用户使用两个手指或多个手指从气泡的边缘部分,同时逐渐向中间移动时,由于气泡的直径M是固定的,手指逐渐挤压气泡的过程,气泡两手指触点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通过两手指触点间的距离L,可以得出气泡被挤压的距离Λ L = M-L (气泡被挤压的距离Λ L =气泡直径M-通过两手指触点间的距离L),通过压力模拟模块对应将压缩的距离Λ L对应转换成压力值,则Λ L与气泡所受到的压力值成正比关系,Λ L越大,表示气泡所受到的压力值也越大。当最后计算出来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程序设定的压力阀值时,气泡被挤破,屏幕实现解锁。如果小于程序设定的压力阀值,气泡则会反弹回原来的形状,屏幕不能解锁。其中气泡显示的直径M等于或小于屏幕的宽度,程序可以检测到两指按下的起始点和移动的距离,气泡被挤压的距离Λ L可以通过以上的公式计算出来。比如程序把气泡的直径分成10等份,这10个等份对应气泡被挤压时所受到的压力值,气泡被挤压时所受到的压力值与气泡被挤压的距离Λ L成正比。可设置当气泡被挤压的距离Λ L对应10等份的值达到大于或等于7时(即气泡被挤压所受到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7时),气泡被挤破,屏幕可以实现解锁。以上是对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的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3对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方法做进一步的描述。请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方法,其中具体包括: 首先设置上述气泡存在时触控屏处于锁屏状态,气泡被压缩爆炸后,手机触控屏处于解锁状态;设定压缩手机触控屏上气泡至气泡爆炸时的距离,并对应设置在该距离下对应的压力值为手机屏幕解锁的压力阈值P,将其存储在手机存储器中。Α、通过手指按压手机触控屏上直径为M的气泡,记录手指离开触控屏时气泡的最短距离L,计算该气泡直径的压缩变化值AL=M-L; 其中这里用户可使用两个手指或多个手指从气泡的边缘部分,同时逐渐向中间移动时,由于气泡的直径M是固定的,手指逐渐挤压气泡的过程,气泡两手指触点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通过两手指触点间的距离L,可以得出气泡被挤压的距离Λ L = M-L0B、将上述气泡直径的压缩变化值Λ L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调用压力模拟模块将该压缩变化值Λ L转换成压力值ΛΡ; C、微处理器将压力值ΛΡ与存储器中的压力阈值P进行比较,如果ΛΡ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P,则对应产生解锁信号发送给手机CPU ; 微处理器将压力值Λ P与存储器中的压力阈值P进行比较,如果Λ P小于压力阈值P,且此时气泡返回初始状态,手机保持锁定状态。D、手机CPU根据该解锁信号控制解锁模块对触控屏解锁。本专利技术设置在手机屏幕上的气泡为屏幕锁定及解锁方式,通过压缩该气泡对应产生模拟压力数值,并将该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手机解锁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手机解锁压力阈值,则表示气泡被压破,此时对应屏幕解锁。与现有解锁方式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强,在增加手机用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实现了手机的解锁。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包括手机本体、安装在手机本体中的线路板和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手机CPU、微处理器、压力模拟模块和解锁模块,所述触控屏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压力模拟模块连接,所述压力模拟模块用于将手机上实际距离对应模拟成压力数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包括手机本体、安装在手机本体中的线路板和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手机CPU、微处理器、压力模拟模块和解锁模块,所述触控屏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压力模拟模块连接,所述压力模拟模块用于将手机上实际距离对应模拟成压力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对应存储有手机屏幕解锁的压力阈值P。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与手机CPU连接,该手机CPU通过解锁模块与触控屏连接。4.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通过手指挤压手机触控屏上直径为M的气泡,记录手指离开触控屏时气泡的最短距离L,计算该气泡直径的压缩变化值AL=M-L; B、将上述气泡直径的压缩变化值AL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调用压力模拟模块将该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