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瑞川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175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多路换向阀,包括进回油体,进回油体连接一片或者一片以上换向体,进回油体上设有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换向体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换向阀的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换向体上设置有与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口和与回油通道连通的回油口,位于末端的换向体的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的尾端封堵,末端的换向体内的卸荷通道和回油口连通;将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设置在一个进回油体上,减少了一个片体,使多路换向阀的体积减小,生产成本降低,集成度提高;油源从多路换向阀的一端连接,不仅使多路换向阀的结构更加紧凑,还解决了管路在使用过程中易磕碰和折断的问题,提高了多路换向阀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液压多路换向阀。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多路换向阀是多个换向阀和辅助阀的组合,主要由一个进油体、多个换向体和一个回油体组成,可以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组装不同的换向阀实现功能要求。应用最普遍的多路换向阀的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分别在进油体和回油体上,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多路换向阀都需要两个辅助阀体实现进油和回油,这样的多路换向阀体积大,液压管路需要从多路换向阀的两端连接,管路布置困难,而且管路易磕碰或折断,增加了多路换向阀的故障率,也增加了材料成本,不利于多路换向阀的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并且通用性强、集成度高的多路换向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多路换向阀,包括进回油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连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换向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设有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 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所换向体的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所述进回油阀内设置有单向阀和溢流阀,所述总进油口通过所述单向阀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总回油口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回油通道直接连通,所述总进油口和所述总回油口之间连接有所述溢流阀;所述总进油口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卸荷通道直接连通; 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口和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的回油口,所述换向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操纵液压执行机构的工作油口 ;位于末端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进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和所述卸荷通道的尾端封堵,末端的所述换向体内的所述卸荷通道和所述回油口连通。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多路换向阀,包括进回油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连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换向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设有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 ;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所述换向体的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所述进回油体内设置有单向阀和溢流阀,所述总进油口通过所述单向阀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总回油口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回油通道直接连通,所述总进油口和所述总回油口之间连接有所述溢流阀;所述总进油口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卸荷通道直接连通;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口和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的回油口,所述换向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操纵液压执行机构的工作油口 ;位于末端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进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和所述卸荷通道的尾端封堵,末端的所述换向体内的所述卸荷通道和所述回油口连通;将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设置在一个进回油体上,减少了一个片体,使多路换向阀的体积减小,生产成本降低;换向体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调整灵活,可以实现多种不同功能;油源从多路换向阀的一端连接,不仅使多路换向阀的结构更加紧凑,还解决了管路在使用过程中易磕碰和折断的问题,提高了多路换向阀的可靠性,避免了因漏油产生的设备故障。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向体连接端面 图3是图1的原理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末端换向体的原理 图5是现有技术的结构不意 图6是图5的原理 图中:1_进回油体;2_换向体;5_溢流阀;4_单向阀;Q-卸荷通道;R_进油通道;O-回油通道;Pn-进油口 ;Tn-回油口 ;Ρ-总进油口 ;Τ_总回油口 ; A-工作油口 ;Β_工作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多路换向阀,包括进回油体1,所述进回油体I上串联固定有至少两个换向体2 ;所述进回油体I上设有总进油口 P和总回油Π T ; 所述换向体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所述换向体2的进油通道R、回油通道O和卸荷通道Q ;所述进回油体I内设置有单向阀4和溢流阀3,所述总进油口 P通过所述单向阀4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2的所述进油通道R连通,所述总回油口 T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2的所述回油通道O直接连通,所述总进油口 P和所述总回油口 T之间连接有所述溢流阀3 ;所述总进油口 P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2的所述卸荷通道Q直接连通; 所述换向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油通道R连通的进油口 Pn (P代表进油口,η代表进油口所属于的换向体2的位序)和与所述回油通道O连通的回油口 Tn (Τ代表回油口,η代表回油口所属于的换向体2的位序),所述换向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操纵液压执行机构的工作油口 A和工作油口 B ;位于末端的所述换向体2的所述进油通道R、所述回油通道O和所述卸荷通道Q的尾端封堵,如图4所示,末端的所述换向体2内的所述卸荷通道Q和所述回油口 Tn连通。如图2所示,相邻的换向体2之间的连接面设计成共同的端面,共有相同位置和大小的进油通道R、回油通道O和卸荷通道Q,加工简单方便。当需求不同时,可以在多路换向阀的换向体2间任意加入或者减掉换向体2,就可以实现多个执行机构的集中控制。各换向体2的阀芯都处在中间位置时,液压油经总进油口 P流向各换向体2不工作,当液压油到达远离所述进回油阀I位于末端的所述换向体2时,液压油从卸荷通道Q进入到末端换向体2的回油口 Tn内,通过回油口 Tn进入到回油通道O内,然后经过总回油口T流回油箱,压力油路卸荷。当任意一个换向体2的阀芯在阀体孔内做相对运动时,使该换向体2相应的油路接通或切断而改变油路的方向,从而操纵多个执行元件运动,实现所需功能。由于位于末端的所述换向体2的特殊结构形式,本多路换向阀的总进油口 P和总回油口 T可以设置在一个进回油体I上,当实现相同功能时比普通的多路换向阀少用一个片体,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进多路换向阀进回油体I的内部油路,优化多路换向阀进回油体I的结构,实现相同功能时比普通多路换向阀少用一个片体,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油源从多路换向阀的一端连接,不仅使多路换向阀的结构更加紧凑,还解决了管路在使用过程中易磕碰和折断的问题,提高了多路换向阀的可靠性,避免了因漏油产生的设备故障。上述技术方案统一了换向体2的连接端面,使油路简单、安装简便、更有利于批量生产;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意更换多路换向阀的换向体2数量,改装简单,通用性更强,功能更全面,应用范围更广。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回油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连接一片或者一片以上换向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设有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所述换向体的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所述进回油体内设置有单向阀和溢流阀,所述总进油口通过所述单向阀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总回油口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回油通道直接连通,所述总进油口和所述总回油口之间连接有所述溢流阀;所述总进油口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卸荷通道直接连通;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口和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的回油口,所述换向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操纵液压执行机构的工作油口;位于末端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进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和所述卸荷通道的尾端封堵,末端的所述换向体内的所述卸荷通道和所述回油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端油源管理体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回油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连接一片或者一片以上换向体,所述进回油体上设有总进油口和总回油口 ; 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所述换向体的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荷通道;所述进回油体内设置有单向阀和溢流阀,所述总进油口通过所述单向阀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总回油口与相邻的所述换向体的所述回油通道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川
申请(专利权)人:李瑞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