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杯型零件检测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09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杯型零件检测的工装,包括定位杆(11)、V型架(22)和百分表(44),其中,工件(33)的内孔套入定位杆(11)并置于V型架(22)上,定位杆与工件内孔底部的测量基准面较小,结构设计合理,工件置于V型架上,以V型架的V型面作为工件外圆的定位基准,只需要将工件转动一圈,即可精确检测出工件大端面与内孔底面之间的平行度,传统采用辅助量块的检测装置每检测一件工件需要约8.5秒,而采用本检测装置检测每一工件所需的时间公为4.5秒,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杯型零件进行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杯型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底部厚度尺寸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装置主要是借助辅助量块1,即将辅助量块I装入工件2的内孔中,再放入百分表3和检测平台之间进行检测,由于受到检测工件的大端面与内孔底部的平行度的影响,加上在检测时需要将工件转动一圈,转动过程中工件的外圆无定位点,因此,所检测的端面直径基准点不易掌握,检测时需要一只手掌握工件,另一只手转动工件,因此检测速度慢,效率低,并且辅助量块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工后的工件内孔会有残留铁屑,从而影响到工件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的杯型零件检测工装。本技术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杯型零件检测工装,包括定位杆、V型架和百分表,其中,工件的内孔套入定位杆并置于V型架上。所述定位杆端部接触的工件内孔底面为测量基准面,V型架的V型面作为工件外圆的定位基准,百分表的表头接触的工件底面为另一检测面,将工件转动一圈,即可检测出工件大端面与内孔底面的平行度。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定位杆与工件内孔底部的测量基准面较小,结构设计合理,工件置于V型架上,以V型架的V型面作为工件外圆的定位基准,只需要将工件转动一圈,即可精确检测出工件大端面与内孔底面之间的平行度,传统采用辅助量块的检测装置每检测一件工件需要约8.5秒,而采用本检测装置检测每一工件所需的时间公为4.5秒,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在检测工件时也能避免因接触面过大而导致的残留铁屑等问题,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辅助量块的检测装置。图2为本案杯型零件检测工装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杯型零件检测的工装,包括定位杆11、V型架22和百分表44,其中,工件33的内孔套入定位杆11并置于V型架22上;所述定位杆11的端部接触的工件内孔底面为测量基准面,V型架22的V型面作为工件33外圆的定位基准,百分表44的表头接触的工件底面为另一检测面,拉动百分表44与定位杆11共同对工件33进行检测,然后将工件33转动一圈,再次进行检测,即可检测出该工件33的大端面与内孔底面之间的平行度,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杯型零件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杆(11)、V型架(22)和百分表(44),其中,工件(33)的内孔套入定位杆(11)并置于V型架(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杯型零件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杆(ll)、v型架(22)和百分表(44),其中,工件(33)的内孔套入定位杆(11)并置于V型架(2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常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