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中的保温保护系统。一种可对集热器进行高温保护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由普通的太阳能太阳能热水系统改进而成,太阳能热水系统中还设置有过热保护系统,过热保护系统由进水管(12)、保护电磁阀(13)、换热U型管(14)、保护电磁阀(15)、保护常闭电磁阀(16)及使用冷水端(19)组成,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中设置有保护电磁阀,该进水管直接连接到换热U型管的管路中,换热U型管的出口通过保护电磁阀15后,进入使用冷水端(19),换热U型管为设置在热水箱中的弯曲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在平板型集热器出现高温暴晒时自动提供过热保护的热水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是用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中的保温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辐射能将冷水加热的一种装置。太阳热水器按集热过程中水在热水器内的运动状态划分,通常有闷晒型和流动型两种。(I)闷晒型。这种热水器实际上是把水装在密闭的容器中,在集热过程中,水没有明显的流动。(2)流动型。流动型热水器的集热部分和贮热部分是分开的,集热部分叫集热器,集热器起集热的作用,而热水流入水箱中贮存。由于流动的水带走集热体吸收的热量,缩小了集热体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减少了集热器的热损失,因此,流动型热水器集热效果较好。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集热器主要有平板集热器和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结构如图一所示,普通太阳能系统包括:自来水端(I)、自来水管(2)、进冷水阀(3)、热水箱(4)、太阳能循环泵(5)、循环管(6)、集热器(7)控制器(8)、供热水泵(9)、热水管(10)及使用热水端(11)。虽然普通太阳能系统组成简单,但是有时候特别是在夏季,由于集热器(7)集热量大,通过太阳能循环泵(5)、循环管(6)不断循环,热水箱(4)水温太高,使用热水端(11)温度也偏高,甚至达到90°C,用户打开热龙水易烫伤,通常做法是停止太阳能循环泵,但这样做时,集热器(7)仍在太阳能辐照暴晒下集热,会超高温到100°C以上,从而严重平板集热器缩短使用寿命。上述的这个技术问题一直存在于行业中,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平板型集热器出现高温暴晒的时候,自动提供过热保护的新型热水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者被高温热水烫伤,同时也可以显著的提高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对集热器进行高温保护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依次连接的自来水端(I)、自来水管(2 )、进冷水阀(3 )、热水箱(4)、太阳能循环泵(5)、循环管(6)、集热器(7)控制器(8)、供热水泵(9)、热水管(10)及使用热水端(11)构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还设置有过热保护系统,所述的过热保护系统由进水管(12)、保护电磁阀(13)、换热U型管(14)、保护电磁阀(15)、保护常闭电磁阀(16)及使用冷水端(19)组成,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中设置有保护电磁阀,该进水管直接连接到换热U型管的管路中,换热U型管的出口通过保护电磁阀15后,进入使用冷水端(19),所述的换热U型管为设置在热水箱中的弯曲盘管,所述的自来水管上位于进水管(12)和使用冷水端(19)之间设置有保护常闭电磁阀。所述的所述换热U型管(14)有一个以上。所述换热U型管(14)焊接在热水箱(4)侧壁,并与热水箱内的热水接触。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的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获得了以下积极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首先由于在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改进,使该集热器具备了对太阳系统核心部件自动进行高温保护,而这种保护不但显著提高了集热器的使用效果,保证了其始终输出温度适合的热水,彻底避免了由于水温过高导致的烫伤事件,同时也避免了集热器因高温运行而对其造成的严重损害,大幅度的延长了使用寿命;其次这种过热保护系统的结构非常简单耐用,换热U型管结构简单,且安装焊接方便,通过横向焊一排多根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端用两只90°弯头焊接联接,即可组成本技术中过热保护装置,使用的均是通用的标准件,因此也显著降低了安装和使用的成本。总之本技术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技术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过热保护效果显著的新型太热能热水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太阳能高温保护系统示意图;图2是换热U型管联接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可对集热器进行高温保护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依次连接的自来水端(I)、自来水管(2)、进冷水阀(3)、热水箱(4)、太阳能循环泵(5)、循环管(6)、集热器(7)控制器(8)、供热水泵(9)、热水管(10)及使用热水端(11)构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结合附图可以看出上述的部分是属于现有集热器中的结构,不同种类的集热器虽然结构上稍有不同,但基本都可以使用本技术中提供的技术改进。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还设置有过热保护系统,所述的过热保护系统由进水管(12 )、保护电磁阀(13 )、换热U型管(14)、保护电磁阀(15)、保护常闭电磁阀(16)及使用冷水端(19)组成,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中设置有保护电磁阀,该进水管(12)直接连接到换热U型管(14)的管路中,换热U型管(14)的出口通过保护电磁阀(15)后,进入使用冷水端(19),所述的换热U型管(14)为设置在热水箱中的弯曲盘管,所述的自来水管上位于进水管(12)和使用冷水端(19)之间设置有保护常闭电磁阀。通过采用上述的过热保护系统,当热水系统过热时,则关闭保护电磁阀(16),同时开启保护电磁阀(13)和保护电磁阀(15),这是自来水管路中的水,即通过保护电磁阀(13)进入换热U型管(14)中,最终由保护电磁阀(15)回到自来水管路中,这样上述的自来水在通过U型管(14)的时候,即与热水箱(4)中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热水箱(4)温度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整个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过热保护降温。为了提高热交换的效果,所述的所述换热U型管(14)有一个以上。具体设置的数量则可更加不同地区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提高上述的U型管(14)的固定可靠性,所述换热U型管(14)焊接在热水箱(4)侧壁,并与热水箱内的热水接触。下面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一种可对集热器进行高温保护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分四个部分,前三部分是原太阳能热水系统描述,第四部分是本技术的重点描述:第一部分:原自来水从自来水端(I)经自来水管(2)和进冷水阀(3)进入热水箱(4),水箱冷水满后阀(3)关闭;第二部分:热水箱里的冷水经太阳能循环泵(5)、循环管(6)、集热器(7)、由控制器(8)控制、再回到热水箱,冷水在集热器(7)中通过集热器板芯吸收太阳能升温,这样不断循环,热水箱里的冷水最终热水。第三部分:热水箱里的热水(一般为55°C)经供热水泵(9)、热水管(10)到达使用热水端(11)。第四部分:本技术的重点即高温保护系统。原自来水从自来水端(I)经自来水管(2)、进水管(12)、保护电磁阀(13)、换热U型管(14)、保护电磁阀(15)、保护常闭电磁阀(16)到使用冷水端(19)。保护电磁阀(13、15、16)是受水箱温度(18)控制开启和闭合的,通常原自来水走1-2-12-16-12-19路线,当热水箱里的热水超过55°C后,原自来水改走1-2-12-13-14-15-12-19路线,带走余热,第二部分太阳能循环不停止,集热器不会经受高温冲击。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对集热器进行高温保护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依次连接的自来水端(1)、自来水管(2)、进冷水阀(3)、热水箱(4)、太阳能循环泵(5)、循环管(6)、集热器(7)、控制器(8)、供热水泵(9)、热水管(10)及使用热水端(11)构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还设置有过热保护系统,所述的过热保护系统由进水管(12)、保护电磁阀(13)、换热U型管(14)、保护电磁阀(15)、保护常闭电磁阀(16)及使用冷水端(19)组成,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中设置有保护电磁阀,该进水管直接连接到换热U型管的管路中,换热U型管的出口通过保护电磁阀(15)后,进入使用冷水端(19),所述的换热U型管为设置在热水箱中的弯曲盘管,所述的自来水管上位于进水管(12)和使用冷水端(19)之间设置有保护常闭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集热器进行高温保护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依次连接的自来水端(I)、自来水管(2)、进冷水阀(3)、热水箱(4)、太阳能循环泵(5)、循环管(6)、集热器(7)、控制器(8)、供热水泵(9)、热水管(10)及使用热水端(11)构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还设置有过热保护系统,所述的过热保护系统由进水管(12)、保护电磁阀(13)、换热U型管(14)、保护电磁阀(15)、保护常闭电磁阀(16)及使用冷水端(19)组成,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中设置有保护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贵平,丘仁政,刘青林,樊哲娅,樊潮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桑普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