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尚武专利>正文

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753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门窗配件领域,提供了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包括锁座和锁杆,所述锁座包一锁座本体,所述锁座本体开设有锁座孔,所述锁座孔包括第一导入孔、第二导入孔、连接孔以及锁闭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和第二导入孔的之间,所述锁闭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的一侧;所述锁杆上设有上锁头和下锁头,所述上锁头、下锁头与锁座孔配合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锁杆上设有两个锁头,所述锁座上设有两个导入孔,当所述锁杆与锁座锁闭时,所述两锁头通过两导入孔进入连接孔和锁闭孔,相比现有一个锁座孔和一个锁头的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强度提高了一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门窗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推拉门窗中较多使用到锁杆和锁座的连接结构来实现门窗的开启和锁闭,具体来说,所述锁座一般安装于门窗框上,该锁座设有导入孔和锁闭孔所述锁杆一般安装于门窗扇上,所述锁杆上设有锁头,所述门窗上一般还设有用于控制锁杆上下移动的钩锁或执手。关闭门窗时,将门窗扇推动至门窗框处,所述锁头进入导入孔之中,操作钩锁或执手,所述钩锁或执手带动锁头移动并进入锁闭孔之中,门窗处于锁闭状态。需要开启门窗时,操作钩锁或执手带动锁头移动至导入孔中即可。现有锁座与锁杆的结构虽能较好解决推拉门窗的开启与锁闭,但是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1、所述锁杆上只有一个锁头,所述锁座上也只设有一个锁孔,所述锁头进入锁孔时虽能有效锁闭门窗扇和丨]窗框,但强度有待提闻。2、如果使用者误操作,使锁杆偏离正确的位置,所述锁杆没有与导入孔相对应,使用者将门窗扇推动至门窗框时,所述锁头就会撞击锁座,对锁座、锁杆乃至门窗造成较大的损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业内一般在门窗上单独安装防撞器,但防撞器安装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锁座与锁杆之间连接强度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包括锁座和锁杆,所述锁座包一锁座本体,所述锁座本体开设有锁座孔,所述锁座孔包括第一导入孔、第二导入孔、连接孔以及锁闭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和第二导入孔的之间,所述锁闭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的一侧;所述锁杆上设有上锁头和下锁头,所述上锁头、下锁头与锁座孔配合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锁杆上设有两个锁头,所述锁座上设有两个导入孔,当所述锁杆与锁座锁闭时,所述两锁头通过两导入孔进入连接孔和锁闭孔,相比现有一个锁座孔和一个锁头的配合,本技术的连接强度提高了一倍。其中,还包括一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连接孔之中且可在连接孔中左右移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所述第一导入孔和第二导入孔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安装有滑块,当锁杆上的上锁头、下锁头没有与第一导入孔、第二导入孔相对应时,所述锁头就会撞击到滑块上,由于所述滑块是由材质较软的橡胶或塑胶制成,能大幅吸收锁头的撞击力,有效防止了锁杆、锁座以及门窗受到撞击而造成的损害。其中,所述上锁头、下锁头分别包括有锁头连接部和锁头锁闭端,所述锁头连接部的宽度小于锁闭孔以及连接孔的宽度,所述锁头锁闭端的宽度大于锁闭孔以及连接孔的宽度;所述锁头连接部以及锁头锁闭端的宽度均小于第一导入孔以及第二导入孔的宽度。其中,所述锁座中部设有一凸台,所述第一导入孔、第二导入孔、锁闭孔以及连接孔均开设于凸台上,所述凸台的下方设有一支撑部,所述滑块的底部位于支撑部之上。其中,所述凸台的中部设有一阻挡部,所述滑块左右两侧各设一滑块限位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滑块的中部。其中,所述滑块的宽度略小于连接孔的宽度,该滑块的端面高于锁座的端面或与锁座的端面平齐。其中,所述锁头锁闭端的端面为弧形。其中,所述滑块的端面为弧形。其中,所述滑块由橡胶或塑胶制成。其中,所述上锁头和下锁头之的间距与第一导入孔和第二导入孔的间距一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锁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座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座的后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座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座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座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杆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杆的爆炸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杆上的锁头在正常情况下进入锁座前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杆上的锁头在正常情况下进入第一导入孔和第二导入孔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杆上的锁头在正常情况下进入锁闭孔以及连接孔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杆上的锁头撞击锁座时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种类型锁杆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三种类型锁杆的立体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四种类型锁杆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包括锁座I和锁杆2,所述锁座I安装于门窗框(图中未示出)之上,所述锁杆2安装于门窗扇(图中未示出)之上,所述锁座I包锁座本体10,所述锁座本体10左右两端开设有两安装孔101、102,用螺钉穿过上述安装孔101、102可将锁座I安装到门窗框之上。所述锁座本体10的中部还开设有锁座孔,所述锁座孔包括第一导入孔11、第二导入孔12、连接孔14以及锁闭孔13,所述连接孔14开设于第一导入孔11和第二导入孔13的之间,所述锁闭孔13开设于第一导入孔11的一侧;所述锁杆2上设有上锁头21和下锁头22,所述上锁头21、下锁头22与锁座孔配合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锁杆2上设有两个锁头21、22,所述锁座I上设有两个导入孔11、12,当所述锁杆2与锁座I锁闭时,所述两锁头21、22通过两导入孔11、12进入连接孔14和锁闭孔13。与现有锁座和锁杆一个锁座孔和一个锁头的配合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锁杆2与锁座I的连接强度提高了一倍。实施例2请参阅图2-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滑块15,所述滑块15安装于连接孔之中且可在连接孔中左右移动。请参阅图2-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入孔12、连接孔14、第一导入孔11以及锁闭孔13依次贯通,所述上锁头21、下锁头22分别包括有锁头连接部211、221和锁头锁闭端212、222,所述锁头连接部211、222的宽度小于锁闭孔14以及连接孔13的宽度,所述锁头锁闭端212、222的宽度大于锁闭孔14以及连接孔13的宽度;所述锁头连接部211、221以及锁头锁闭端212、222的宽度均小于第一导入孔11以及第二导入孔12的宽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上锁头21、下锁头22的宽度以及其他尺寸均小于第一导入孔11以及第二导入孔12,因此可顺利插进第一导入孔11以及第二导入孔12之中。所述锁头连接部211、222的宽度小于锁闭孔14以及连接孔13的宽度,所述锁头锁闭端212、222的宽度大于锁闭孔14以及连接孔13的宽度,因此当所述锁头21、22插入第一导入孔11以及第二导入孔12中后,上述两锁头既可在锁闭孔14、连接孔13中移动,又可将锁杆2固定在锁闭孔14、连接孔13之中。请结合参阅图9-12,当使用者正常使用时,所述锁杆2上的上锁头21、下锁头22与第二导入孔12、第一导入孔11相对应,详见图9 ;当使用者将门窗扇(图中未示出)推动至门窗框(图中未示出)处时,所述上锁头21、下锁头22进入第二导入孔12、第一导入孔11之中,详见图10 ;当使用者使用钩锁或执手(图中未示出)带动锁杆2向下移动时,所述上锁头21、下锁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包括锁座和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包括一锁座本体,所述锁座本体开设有锁座孔,所述锁座孔包括第一导入孔、第二导入孔、连接孔以及锁闭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和第二导入孔的之间,所述锁闭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的一侧;所述锁杆上设有上锁头和下锁头,所述上锁头、下锁头与锁座孔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包括锁座和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包括一锁座本体,所述锁座本体开设有锁座孔,所述锁座孔包括第一导入孔、第二导入孔、连接孔以及锁闭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和第二导入孔的之间,所述锁闭孔开设于第一导入孔的一侧;所述锁杆上设有上锁头和下锁头,所述上锁头、下锁头与锁座孔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还包括一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连接孔之中且可在连接孔中左右移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头、下锁头分别包括有锁头连接部和锁头锁闭端,所述锁头连接部的宽度小于锁闭孔以及连接孔的宽度,所述锁头锁闭端的宽度大于锁闭孔以及连接孔的宽度;所述锁头连接部以及锁头锁闭端的宽度均小于第一导入孔以及第二导入孔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座与锁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中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尚武傅海
申请(专利权)人:温尚武傅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