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绳槽卷筒及包含该卷筒的卷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558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及包含该卷筒的卷扬机。该折线绳槽卷筒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设置在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之间的筒体(30)以及环设在筒体(30)的外圆周面上的线槽,线槽包括折线绳槽(40)和直线绳槽(50),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上均设置有提升爬台(12),起始挡板(1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11),换向挡板(2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21),第一导向凸台(11)和第二导向凸台(21)的导向面为弧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线绳槽卷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防止跳绳、叠绳等乱绳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卷扬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及包含该卷筒的卷扬机
技术介绍
卷筒是起升卷扬机构的重要部件,通常标准螺旋绳槽卷筒只适用于一层钢丝绳缠绕,原因是第二层钢丝绳旋向与第一层相反,交叉排列,第一层钢丝绳的排列对第二钢丝绳起不到导向作用,所以很容易产生爬绳、跳绳现象,造成了钢丝绳的咬绳和严重磨损,缩短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双折线绳槽卷筒的绳槽由两段直线绳槽和两段折线绳槽交替组成,直线段绳槽平行于两端挡板,折线段绳槽与两端挡板倾斜布置,一段折线绳槽的升程为0.5个节距,两段折线绳槽完成一个节距的升程。折线卷筒下层直线段的钢丝绳对上层钢丝绳的排列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上层直线段钢丝绳落在下层直线段两根钢丝绳的中间呈三角形排列,仅在折线段交叉排列,不会造成乱绳。卷筒两端的提升爬台和导向凸台对下层钢丝绳爬升到上一层起着重要的导向、过渡作用。在申请号为“200910064670”,申请日为“2009.4.17”,专利技术名称为“折线绳槽卷筒”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如图1所示,该折线绳槽卷筒包括光面卷筒基体4’,固接在卷筒基体左端的左挡板I’和右端的右挡板2’,以及由以固接的方式缠绕在卷筒基体表面上的柱体材料3’构成的折线绳槽8’,在折线绳槽的进绳端设置有沿缠绕方向台宽由宽渐窄的托绳凸台6’,在折线绳槽的末端设置有沿缠绕方向台宽由宽渐窄的爬绳台5’,在托绳凸台和爬绳台的窄端处、以紧贴左右挡板的安装方式各设置有一反折凸台7’ ;反折凸台以垂直于卷筒基体中轴线的方式竖直设置,且反折凸台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其底边所在平面与挡板的侧立面相固接。由于该折线绳槽卷筒的反折凸台为等腰三角形,顶角比较尖,与钢丝绳的接触应力大,很容易造成钢丝绳和凸台同时磨损,从而影响到它的导向(或折返)作用,对折线段的排绳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折线绳槽卷筒及包含该折线绳槽卷筒的卷扬机,能够有效防止跳绳、叠绳等乱绳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设置在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之间的筒体以及环设在筒体的外圆周面上的线槽,线槽包括折线绳槽和直线绳槽,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上均设置有提升爬台,起始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换向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第一导向凸台和第二导向凸台的导向面为弧面。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凸台沿筒体轴向方向上的最厚处的厚度和第二导向凸台沿筒体轴向方向上的最厚处的厚度均为绳槽的节距的1/4。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凸台的厚度和第二导向凸台的厚度分别从其最厚处沿筒体的周向向两侧逐渐减小至O。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凸台和第二导向凸台均为沿筒体端部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扇形结构,扇形结构均朝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之间的中间径向面凸出,第一导向凸台起始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起始挡板的折线绳槽的起始点相对应,第二导向凸台起始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换向挡板的折线绳槽的起始点相对应,第一导向凸台末端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起始挡板的折线绳槽的末端点相对应,第二导向凸台末端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换向挡板的折线绳槽的末端点相对应。进一步地,筒体为双折线筒体,折线绳槽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线段和第二折线段。进一步地,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之间的距离为绳槽的节距的整数η倍,第一导向凸台设置在靠近起始挡板的出绳口的第一折线段处,第二导向凸台设置在靠近换向挡板的第二折线段处。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凸台和第二导向凸台在筒体的圆周方向上的相位差为180度。进一步地,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之间的距离为绳槽的节距的倍,第一导向凸台设置在靠近起始挡板的出绳口的第一折线段处,第二导向凸台设置在靠近换向挡板的第一折线段处,第一导向凸台和第二导向凸台沿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之间的中间径向面对称设置,其中η为大于I的自然数。进一步地,直线绳槽包括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与筒体的圆周方向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120度,第一折线段和第二折线段与筒体的圆周方向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60度,第一导向凸台和第二导向凸台的扇形结构的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60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卷扬机,包括折线绳槽卷筒,该折线绳槽卷筒为上述的折线绳槽卷筒。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折线绳槽卷筒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设置在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之间的筒体以及环设在筒体的外圆周面上的线槽,线槽包括折线绳槽和直线绳槽,起始挡板和换向挡板上均设置有提升爬台,起始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换向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第一导向凸台和第二导向凸台的导向面为弧面。通过将导向凸台的导向面设置为弧面,可以有效减小钢丝绳与导向凸台之间的摩擦,降低钢丝绳和导向凸台的磨损,保证导向凸台的导向作用,从而有效防止跳绳、叠绳等乱绳现象,同时只需要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凸台和第二导向凸台即可达到防止乱绳的目的,从而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折线绳槽卷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折线绳槽卷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折线绳槽卷筒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折线绳槽卷筒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折线绳槽卷筒的两端挡板间距为绳槽间距的整数倍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提升爬台在不同角度位置处的截面形状;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折线绳槽卷筒的两端挡板间距为绳槽间距的η+0.5倍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设置在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之间的筒体30以及环设在筒体30外圆周面的线槽,线槽包括折线绳槽40和直线绳槽50,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上均设置有提升爬台12,起始挡板1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11,换向挡板2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21,第一导向凸台11和第二导向凸台21的导向面为弧面,该导向面朝向卷筒的中间径向面。优选地,与第一导向凸台11相衔接的折线绳槽40的折线与第一导向凸台11的导向弧面相切或者与第二导向凸台21相衔接的折线绳槽40的折线与第二导向凸台21的导向弧面相切。通过将导向凸台的导向面设置为弧面,可以使钢丝绳沿该弧形导向面运动,使得钢丝绳与导向凸台相互抵靠的部位为弧形配合,从而有效减小钢丝绳与导向凸台之间的摩擦,降低钢丝绳和导向凸台的磨损,保证导向凸台的导向作用,保证折线绳槽40的排绳效果。而在本实施例中,折线绳槽40与第一导向凸台11或第二导向凸台21相衔接,将折线绳槽40的折线与第一导向凸台11或者第二导向凸台21的导向弧面相结合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改善折线绳槽40的排绳效果,使得折线绳槽卷筒的工作更加顺畅。第一导向凸台11相对起始挡板10沿筒体30轴向方向上的最厚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设置在所述起始挡板(10)和所述换向挡板(20)之间的筒体(30)以及环设在所述筒体(30)的外圆周面上的线槽,所述线槽包括折线绳槽(40)和直线绳槽(50),所述起始挡板(10)和所述换向挡板(20)上均设置有提升爬台(12),所述起始挡板(1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11),所述换向挡板(2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21),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1)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21)的导向面为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起始挡板(10)和换向挡板(20)、设置在所述起始挡板(10)和所述换向挡板(20)之间的筒体(30)以及环设在所述筒体(30)的外圆周面上的线槽,所述线槽包括折线绳槽(40)和直线绳槽(50),所述起始挡板(10)和所述换向挡板(20)上均设置有提升爬台(12),所述起始挡板(1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11),所述换向挡板(2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21),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1)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21)的导向面为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1)沿筒体(30)轴向方向的最厚处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21)沿筒体(30)轴向方向的最厚处的厚度均为所述绳槽的节距的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1)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21)的厚度分别从最厚处沿所述筒体(30)的周向向两侧逐渐减小至O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1)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21)均为沿所述筒体(30)端部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均朝所述起始挡板(10)和所述换向挡板(20)之间的中间径向面凸出,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1)起始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起始挡板(10)的所述折线绳槽(40)的起始点相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凸台(21)起始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换向挡板(20)的所述折线绳槽(40)的起始点相对应,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1)末端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起始挡板(10)的所述折线绳槽(40)的末端点相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凸台(21)末端边缘线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换向挡板(20)的所述折线绳槽(40)的末端点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华黄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