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168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导向柱,在导向柱上套设滑套,所述滑套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滑套通过压杆连杆机构传动,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导向住一侧位置固定有导套,在所述导套中套设导柱,所述导柱上端固定设置有透明的罩体,钻孔时,电钻经过所述罩体,在所述罩体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通过电钻顶尖和罩体端部平面的交点,在所述罩体端部上设置有刻度尺,在所述电钻上设置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电钻钻头和刻度尺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电钻能够在天花板中垂直钻孔,不会产生水平偏移,保证了钻孔的精度;并且钻孔深度可控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手持电钻对天花板进行打孔的 装直。
技术介绍
用手持电钻在天花板上打孔时,一般的操作是:首先架好梯子,然后工人爬上梯子后使用手持电钻对天花板进行打孔,由于施工人员要头仰和向上使力,非常难以操作,同时还要站立在脚手架或踩在梯子上,使作业时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很大影响。针对上述缺陷,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24573 U”,名称为“冲击电钻向上打孔辅助装置”,公开了一种电钻的架子,主要包括可伸缩调节的直杆,在所述可伸缩调节的支杆下方设置有一个手压式支架,支杆顶部设置有可固定冲击电钻装置,手压式支架是在带底座的主杆中间通过活动连杆与支杆下端相连,主杆顶部的带柄把撬杆通过轴销连接在支杆中间,由此构成可以平行上撬的结构,可固定冲击电钻装置是在支杆的顶部设有一个托板和数个固定环扣,使用时,将冲击电钻固定在支杆的顶部,支好带底座的主杆,手持柄把,下压撬杆,由此可实现对上方的打孔。此外,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12742.5”,名称为“移动式电钻支撑架”,也公开了一种电钻的架子,主要包括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方通过活动操作杆连接有顶杆,顶杆上端装有电钻固定架和粉尘收集罩,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滑动底座,活动操作杆与顶杆连接处设有用于定位和加固的活动支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有移动操作柄和电源开关或带开关的电源插座,使用时,可将电钻固定在电钻固定架上,通过下按活动操作杆,可对上方的天花板平顶进行打孔。在上述所述电钻的架子中,顶起电钻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顶起电钻向上位移的过程中,电钻会同时向水平方向偏离d的位移。造成在天花板上钻出的孔呈条形,不利用螺栓或螺钉在通孔中的固定。并且对于上述机构直接下压压杆顶起电钻的方式,容易造成打孔深度很难控制,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孔装置,能够保证电钻能够在天花板中垂直钻孔,不会产生水平偏移,保证了钻孔的精度;并且钻孔深度可控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导向柱,在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滑套,滑套与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一压杆转动连接,所述压杆转动连接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滑套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在所述电钻固定架上固定电钻,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导向住一侧位置固定有导套,在所述导套中套设导柱,所述导柱上端固定设置有透明的罩体,并且在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连接处设置用于固定第二导柱的拧帽,钻孔时,电钻经过所述罩体,在所述罩体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通过电钻顶尖和罩体端部平面的交点,在所述罩体端部上设置有刻度尺,在所述电钻上设置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电钻钻头和刻度尺位于同一平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滚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与电钻钻头夹角呈4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保证电钻能够在天花板中垂直钻孔,不会产生水平偏移,保证了钻孔的精度;并且钻孔深度可控置。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顶起电钻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深度控制装置的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电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2至图3,一种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01,在所述底座101上设置导向柱2,在所述导向柱2上套设滑套3,滑套3与一连杆30 —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0另一端与一压杆31转动连接,所述压杆31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柱2上,通过下压压杆31带动滑套3在导向柱2上上下滑动,所述滑套3 —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8,使用时,在所述电钻固定架8上固定电钻7,S卩,压动压杆31时,带动电钻上下位移,因此电钻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保证了电钻钻孔的精度。所述底座101位于所述导向住2—侧位置固定有导套9在所述导套9中套设导柱90,并且在所述导柱90与所述导套9连接处设置用于固定第二导柱的拧帽17,拧帽17具有沿着拧设端逐渐减小的结构,因此当拧松拧帽17时,第二导柱20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套2内上下滑动,并且能够通过拧紧拧帽17使得第二导柱20能够在导套2任意位置可靠的固定。所述导柱90上端固定设置有透明的罩体4,钻孔时,电钻经过所述罩体4,在所述罩体4的侧壁上设置光源5,所述光源5发射的光线通过电钻顶尖和罩体4端部平面的交点。即,钻孔时,光源5的光线照射在电钻顶尖和天花板接触的位置,也即需要打孔的位置,因此无论是在天花板离地高度较大肉眼观测不准确的情况下,还是在天花板光线过暗肉眼不易看清楚的情况下,只需要用肉眼观测光源照射在天花板的位置就能准确定位打孔的位置。在所述电钻7上设置第二光源15,所述第二光源15发射的光线、电钻钻头和刻度尺13位于同一平面。参见图3 (图3中箭头a指代钻头钻入的方向,箭头b指代第二光源光线发射的方向),由第二光源15和钻头的角度α(α角度可以事先调节好,即α为一个已经调整好的已知的角度)和钻头钻入时第二光源光线在刻度尺扫过的距离η (可以定在如图4的状态,即钻头刚接触天花板时,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在刻度尺上的位置为刻度尺的零点)来确定钻头钻入天花板的深度,即钻头钻入的深度D可由下面等式得到:D=n/tana。由上述公式得到一个较为优选的角度a,即a =45°,此时D= n,即钻头钻入的深度和在刻度尺13上划过的距离相同(即第二光源的光线在刻度尺上滑动1cm,钻头便钻入天花板Icm)此时可以在刻度尺上标注上标准刻度。但是第二光源15和钻头的角度α不限制与上述角度,可以根据实际便于阅读读数的需要适当的增大α的角度,例如,α可以为60°,此时根据上述公式容易推得D=n/2,即第二光源15发射的光线每在刻度尺13上位移两2cm,钻头钻入天花板1cm,此时刻度尺13上的标度为两倍的标准刻度,即实际两厘米的长度在刻度尺13上的标注的刻度为一厘米,这样就起到了扩大读数的作用,此时刻度尺可以做的较大,便于在天花板下端对刻度尺读数。使用时,首先拧松拧帽17,调整透明罩的位置,使得透明罩体4的上端面顶住天花板的面,然后调整底座101的位置,使得罩体4上光源5的光线照射在需要打孔的位置,此时,用手动下压压杆31带动滑套3在导向柱2上滑动,从而带动电钻上升,钻头经过光源光线与天花板交点位置时,启动钻头,继续下压压杆31,当钻头转入足够深度后关闭电钻(这个深度可借由读取在刻度尺13上的读数来控制),松开压杆,这样一次打孔作业完成。参见图4,所述电钻7包括手柄73,在所述手柄73的一端装有电池72,在所述电钻71内具有驱动钻头的电机75,所述电机75包括输出轴750。还包括管体78,在所述管体78中充满冷却水,所述管体78围绕电机75并且在所述电钻7中形成闭合回路,管体78靠近所述输出轴750位置内部设置有磁力传动轮74,所述输出轴750靠近所述磁力传动轮7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永磁体77,电钻使用时,电机输出轴750转动带动永磁体77的转动,通过磁传递的方式带动磁力传动轮74的转动,从而使得管体78内的冷却水能够循环流动。所述电钻7内设置有用于储存冷却水的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1)上设置导向柱(2),在所述导向柱(2)上套设滑套(3),滑套(3)与一连杆(30)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0)另一端与一压杆(31)转动连接,所述压杆(31)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柱(2)上,所述滑套(3)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8),在所述电钻固定架(8)上固定电钻(7),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导向住(2)一侧位置固定有导套(9),在所述导套(9)中套设导柱(90),所述导柱(90)上端固定设置有透明的罩体(4),并且在所述导柱(90)与所述导套(9)连接处设置用于固定第二导柱的拧帽(17),钻孔时,电钻经过所述罩体(4),在所述罩体(4)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光源(5),所述第一光源(5)发射的光线通过电钻顶尖和罩体(4)端部平面的交点,在所述罩体(4)端部上设置有刻度尺(13),在所述电钻(7)上设置第二光源(15),所述第二光源(15)发射的光线、电钻钻头和刻度尺(13)位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1)上设置导向柱(2),在所述导向柱(2 )上套设滑套(3 ),滑套(3 )与一连杆(30 ) 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0 )另一端与一压杆(31)转动连接,所述压杆(31)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柱(2)上,所述滑套(3)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8),在所述电钻固定架(8)上固定电钻(7),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导向住(2)—侧位置固定有导套(9),在所述导套(9)中套设导柱(90),所述导柱(90)上端固定设置有透明的罩体(4),并且在所述导柱(90)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利民毛谦云方敬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鑫晟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