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介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027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流介质过滤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本体的中部呈直筒状,所述本体的底部呈锥体状,所述进水口与本体的中部相切,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通过竖向设置的集水管连通至本体的中部,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本体的中部、以及本体的底部的间隙中,所述集水管的径向上若干个环形集水通孔,所述本体的内壁与集水管之间设置有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集水孔,通过正向过滤、反向冲刷两种工作方式的结构,避免杂质堆积,从而减缓滤料板结、滋生细菌等情况的出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涉及一种旋流介质过滤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通常包括沉淀处理、以及过滤处理两种方式,其中采用沉淀处理的方式,由于需要生化反应池等多个设施、并投放大量的化学制剂,而且不能循环利用,虽然能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但是设备过于复杂,成本高,难以实施。对于过滤处理的方式,主要的缺陷在于:过滤后的杂质容易堵塞、或板结于过滤孔目艮、或过滤器上,滋生细菌,而且难以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能够有效过滤污水杂质的同时、易于清洗的旋流介质过滤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流介质过滤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本体的中部呈直筒状,所述本体的底部呈锥体状,所述进水口与本体的中部相切,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通过竖向设置的集水管连通至本体的中部,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本体的中部、以及本体的底部的间隙中,所述集水管的径向上若干个环形集水通孔,所述本体的内壁与集水管之间设置有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集水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过滤工作状态下,即需要将进水口中流入的污水过滤后导出时,污水从进水管进入本体内,并在切线进水产生的旋流作用下,在本体的中部、以及本体的底部空腔中的过滤层中过滤,污水中的杂质被过滤层拦截过滤后,清水通过集水管、以及集水通孔收集、并由设置于本体底部的出水口导出。在清洗工作状态下,即需要将过滤层中的杂质清洗时,向出水口加压注入清水,此时,水流从集水管上的环形集水通孔喷出,对本体的底部空腔中的过滤层进行冲刷清洗,并且喷出的水流在锥体状的本体底部中形成旋流、并逐渐反向地沿从集水孔流入本体的中部的过滤层,实现反向冲刷,避免杂质堆积,从而减缓滤料板结、滋生细菌等情况的出现。优选的,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封头。采用这样的结构,连接强度高,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优选的,所述弧形封头上设置有排气阀。采用这样的结构,避免内外气压失衡。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厚度为400mm 10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正向过滤、反向冲刷这两种工作方式的结构,避免杂质堆积,从而减缓滤料板结、滋生细菌等情况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本体一I ;进水口一2 ;出水口一3 ;过滤层一4 ;集水管一5 ;环形集水通孔一6 ;集水支管一7 ;集水孔一8 ;弧形封头一9 ;排气阀一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旋流介质过滤器,包括本体1,本体I上设置有进水口 2和出水口 3,本体I内部设置有过滤层4,本体I的中部呈直筒状,本体I的底部呈锥体状,进水口 2与本体I的中部相切,出水口 3设置于本体I的底部,本体I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封头9,弧形封头9上设置有排气阀10,用以平衡本体I内、外气压。出水口 3通过竖向设置的集水管5连通至本体I的中部,过滤层4设置于本体I的中部、以及本体I的底部的间隙中,本体I的中部、以及本体I的底部的过滤层4的厚度均为400mm 1000mm,集水管5的径向上若干个环形集水通孔6,本体I的内壁与集水管5之间设置有集水支管7,集水支管7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竖向设置的集水孔8,本实施例中,集水支管7的数量为三个,在其余实施方式中,集水支管7的数量也可以是四个、或者更多。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过滤工作状态下,即需要将进水口 2中流入的污水过滤后导出时,污水从进水管进入本体I内,并在切线进水产生的旋流作用下,在本体I的中部、以及本体I的底部空腔中的过滤层4中过滤,污水中的杂质被过滤层4拦截过滤后,清水通过集水管5、以及集水通孔收集、并由设置于本体I底部的出水口 3导出。在清洗工作状态下,即需要将过滤层4中的杂质清洗时,向出水口 3加压注入清水,此时,水流从集水管5上的环形集水通孔6喷出,对本体I的底部空腔中的过滤层4进行冲刷清洗,并且喷出的水流在锥体状的本体I底部中形成旋流、并逐渐反向地沿从集水孔8流入本体I的中部的过滤层4,实现反向冲刷,避免杂质堆积,从而减缓滤料板结、滋生细菌等情况的出现。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口 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介质过滤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呈直筒状,所述本体的底部呈锥体状,所述进水口与本体的中部相切,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通过竖向设置的集水管连通至本体的中部,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本体的中部、以及本体的底部的间隙中,所述集水管的径向上若干个环形集水通孔,所述本体的内壁与集水管之间设置有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集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介质过滤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呈直筒状,所述本体的底部呈锥体状,所述进水口与本体的中部相切,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通过竖向设置的集水管连通至本体的中部,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本体的中部、以及本体的底部的间隙中,所述集水管的径向上若干个环形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群飞谢晓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