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铭宏专利>正文

空油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17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油压夹具,包括有缸室、活塞杆、转角导杆座,该缸室容设活塞杆,转角导杆座则设于活塞杆内部,其中该转角导杆座具有一中空导筒及一导柱,并于该中空导筒镂有二凹沟,二凹沟各包含一垂直段及一弯弧段,垂直段及弯弧段相连接,导柱则容设于二凹沟内,而于二凹沟间移动,其滑动平稳,转角过程十分顺畅,且由于导柱确实地嵌卡于二凹沟内滑移,其转动角度时可以精准到位且不会摇晃,而使定位精度更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夹具,特别指一种空油压夹具,达到夹持加工 件或松夹的作用。
技术介绍
一般市面上使用的油压夹具,请参考图7及图8所示,主要由缸 室A、活塞杆B、 S形导杆座C组成,其中该缸室A内部依序容组活 塞杆B、 S形导杆座C,且S形导杆座C中设有S形导槽Cl,并于S 形导槽Cl中设有钢珠C2,将液压油(或压缩空气)交替导入缸室A时, 驱动活塞杆B升降作动,并以钢珠C2循S形导槽C1做转角升降,带 动活塞杆B同步一体地进行转角升降,以达到夹持加工件或松夹的作 用。然,由于钢珠C2在受力时,与S形导槽C1内面成点接触,因此 接触部位会承受极大力量,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磨损,甚至卡死,而 导致与S形导槽C1产生极大扭力,甚至扭断。再者,由于钢珠C2与 S形导槽C1为点接触,乃形成表面稍微浮出的状态,转动时容易摇 晃,转角精密程度会有误差,在夹持精密电子仪器时不易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更精准、稳定的空 油压夹具,本技术主要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以具体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空油压夹具,包括缸室、活塞杆、转角导杆座,其中该缸室3具有容置空间供活塞杆容设,而该转角导杆座组设于活塞杆的内部, 该转角导杆座具有一中空导筒及一导柱,并于该中空导筒镂有二凹 沟,二凹沟各包含一垂直段及一弯弧段,其中垂直段及一弯弧段相连接,导柱则容^:于二凹沟内,且于二凹沟间移动。 上述活塞杆上横向延伸一压板。 上述缸室设有出入管路。上述缸室设有一盖板,该盖板设有一套设O形环的凸柱,而该凸 柱凹设有一结合槽,并于该盖板的周缘并环设有复数的贯穿螺孔。 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 本技术将转角导杆座的中空导筒镂有二凹沟及一导柱, 供该导柱容设于二凹沟间滑移,藉此使导柱与二凹沟平均分摊受力, 降低凹沟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磨损的机率。2、 本技术的凹沟为镂空式,相较习知在转角导杆座设置的 S形导槽,可使导柱置于两凹沟其中顺利滑动,转角过程十分顺畅。3、 本技术的导柱确实地卡嵌于二凹沟内滑移,其转动角度 时可以精准到位,不会摇晃而使精密程度有误差。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受油压、气压推压上升作动的组合剖视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受油压、气压推压上升作动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转角作动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转角作动的俯一见图; 图7习知油压夹具的组合剖视图;图8习知油压夹具的剖^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缸室ll本体lll环形安装部112容置空间113第一出入管路12底部121螺孔122第二出入管路2活塞杆21插置段22容置段221圆盘3转角导杆座31中空导筒32座体33凹沟332弯弧段34导柱4盖板41凸柱411螺孔412螺栓413结合槽A缸室B活塞杆C S形导杆座Cl S形导槽C2钢珠D压板E工作物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为空油压夹具,而可高精准定位。请参考图1的立体分解图及图2的组合示意图所示,包括缸室1,具有本体11及底部12,其中本体11形成有环形安装部 111及容置空间112,并自本体11延伸一第一出入管路113,使空气 油压导入或导出缸室1内,该底部12为方型,具有数个螺孔121, 供其锁固于机台,并延伸出一第二出入管路122,使空油压导入或导 出缸室1内。活塞杆2,具有插置段21及容置段22,其中该容置段22设有一 圆盘221,其上可套设一0形环,防止空油压渗漏,该活塞杆2以插 置段21置入缸室1的环形安装部111,而使活塞杆2置入容置空间112内,并以该圆盘2214氐持缸室1的底部12,而利用0形环使活塞 杆2与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2更加密合。转角导杆座3具有一中空导筒31及一座体32、 二个凹沟33及 导柱34,将中空导筒31置于活塞杆2的容置段22,座体32与导柱 34连接,转角导杆座3与活塞杆2的组设手段因属习知技术,在此 不另作赘述。该中空导筒31镂设二个凹沟33,该二个凹沟33相对 称设置,并包含一垂直段331及一弯弧段332,垂直段331及弯弧段 332相差一角度而连接设置,通常为使凹沟33轨迹更为滑顺,相差 的角度必需大于90度。而该导柱34,容设于此二凹沟33内,且于 此二凹沟33间滑移。盖板4,盖合于缸室1的底部12,设有一凸柱41,并于该盖体4 的周缘环设有复数的贯穿螺孔411,另搭配螺栓412将盖板4锁固于 缸室1的底部12,该凸柱41凹设有一结合槽413,供转角导杆座3 的座体32插设其中,并于其凸柱41加设0形环强化座体32与结合 槽413的密合性。使用时,如图3及图4所示,活塞杆2可于其插置段21的端部 横向延伸锁设一压板D,用以夹持工作物E,其后液压油或压缩空气 自第二出入管路122导入,该活塞杆2受油、气压推压时,该活塞杆 2能在缸室1的容置空间112内向上移动,而带动导柱34在二个凹 沟33的垂直段331中移动上升,而压板D亦随着连动上升,以搭配 工作物E的高度。转动时,如图5及图6所示,该活塞杆2持续向上移动,而导柱 34进入弯弧段332中上升并转角,而压板D亦随着连动而转角,藉 以利用压板D夹持工作物E,由于导柱34容设于二个凹沟33间滑移, 藉此使导柱34受力平均,降低凹沟33长期单点受力容易磨损的机率,6再者此凹沟33为镂空式,相较习知在转角导杆座设置的S形导槽C1, 仅以钢珠C2局部接触S形导槽Cl而移动,本实施例可4吏导柱34置 于两凹沟33其中平稳滑动,转角过程十分顺畅。且由于导柱34确实 地嵌卡于二凹沟33内滑移,其转动角度时可以精准到位,不会摇晃, 而使定位精度更高,对于夹持精密电子组件加工为一大改良。权利要求1、一种空油压夹具,包括有缸室、活塞杆、转角导杆座,其特征在于该缸室具有容置空间供活塞杆容设,而该转角导杆座组设于活塞杆的内部,其中该转角导杆座具有一中空导筒及一导柱,并于该中空导筒镂有二凹沟,二凹沟各包含一垂直段及一弯弧段,且垂直段与弯弧段相连接,导柱则容设于二凹沟内,并于二凹沟间移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油压夹具,其特征在于该活塞杆上横 向延伸一压才反。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油压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缸室设有出 入管路。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油压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缸室设有一 盖板,该盖板设有一套设O形环的凸柱,而该凸柱凹设有一结合槽, 并于该盖板的周缘环设有复数的贯穿螺孔。专利摘要一种空油压夹具,包括有缸室、活塞杆、转角导杆座,该缸室容设活塞杆,转角导杆座则设于活塞杆内部,其中该转角导杆座具有一中空导筒及一导柱,并于该中空导筒镂有二凹沟,二凹沟各包含一垂直段及一弯弧段,垂直段及弯弧段相连接,导柱则容设于二凹沟内,而于二凹沟间移动,其滑动平稳,转角过程十分顺畅,且由于导柱确实地嵌卡于二凹沟内滑移,其转动角度时可以精准到位且不会摇晃,而使定位精度更高。文档编号B23Q3/06GK201244741SQ20082014526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林明聪, 王铭宏 申请人:王铭宏;林明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油压夹具,包括有缸室、活塞杆、转角导杆座,其特征在于:该缸室具有容置空间供活塞杆容设,而该转角导杆座组设于活塞杆的内部,其中该转角导杆座具有一中空导筒及一导柱,并于该中空导筒镂有二凹沟,二凹沟各包含一垂直段及一弯弧段,且垂直段与弯弧段相连接,导柱则容设于二凹沟内,并于二凹沟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宏林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王铭宏林明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