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防空洞扩展空间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工序:施工管棚;在洞口外沿洞内净高度上方进行第一次开挖,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在第一次开挖的洞内洞顶上方打摩擦土钉并挂网,然后支模板进行喷砼;喷砼完成并凝固后进行第二次开挖,将原洞与第一次开挖中间剩余土体挖掉,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在第二次开挖的洞内进行挂网喷砼;经第三次第四次开挖后,在新挖洞体与原洞体交汇处上钢梁并用支撑柱支撑,完成第一次施工段。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阶段性开挖,借助原有老防空洞,并对其部分进行加固并扩大其空间,使新老洞结合,大大增加使用面积,且不影响地面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序设置合理,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老防空洞扩展空间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6(Γ70年代修筑的防空洞,年久失修,由于其施工质量较差、空间狭小、设备简陋、通风、除湿等功能不全,对当今社会,没有太大使用价值;如果报废,又有些可惜,但其空间狭小是其根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老防空洞扩展空间的施工工艺,使新老洞结合,大大增加使用面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老防空洞扩展空间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工序:(I)距要扩展空间的轮廓线外施工管棚;(2)在洞口外沿洞内净高度上方200 300mm进行第一次开挖,开挖宽度3 4m,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3)在第一次开挖的洞内洞顶上方打摩擦土钉并挂网,然后支模板进行喷砼;(4)喷砼完成并凝固后进行第二次开挖,将原洞与第一次开挖中间剩余土体挖掉,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在第二次开挖的洞内重复进行工序(3);(5)拆除第一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一次开挖处进行第三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 (6)拆除第二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二次开挖处进行第四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 ; (7)在新挖洞体与原洞体交汇处上 钢梁并用支撑柱支撑,完成第一次施工段;(8)重复循环工序(2) (7),直至管棚的棚管剩余长度为1.5 2.0m时,进行第二次管棚施工并继续开挖,直至完成施工。所述工序(I)中的管棚施工要求是:间距50(T800mm,成孔直径10(Tl50mm,长度彡12m,孔内放入Φ 36 Φ 48钢管,钢管壁厚> 3.0mm,钢管伸出孔口 500mm ;钢管放置后进行注浆,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 0.4Mpa。所述工序(3)中的打摩擦土钉及挂网施工要求是:在洞顶上方打入Φ16 Φ18πιπι,长度> 500mm的短钢筋,间距为ImX lm,挂钢筋网片,并与短钢筋牢固相连。所述工序(7)中钢梁采用30#工字钢,支撑柱下端深入洞内地面,施工完成后对洞内地面进行处理,清平地面,浇注C15飞20砼,厚度> 100mm。施工完成后在洞内设置照明设施及安全监测设备。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阶段性开挖,借助原有老防空洞,并对其部分进行加固并扩大其空间,使新老洞结合,大大增加使用面积,且不影响地面活动;本专利技术工序设置合理,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附图说明[ΟΟ O] 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序(I)不意 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工序(2)不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序(3)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工序(4)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工序(7)示意图。附图1-6中各标号分别表不: 土体1、管棚施工高度线2(管棚21)、开挖高度3、洞内净高4、挖机5、第一次开挖洞6、原洞7、摩擦土钉8、第二次挖洞9、钢筋混凝土 10、支撑柱11、工字钢12。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老防空洞扩展空间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工序:(I)距要扩展空间的轮廓线外施工管棚;管棚施工要求是:间距50(T800mm,成孔直径10(Tl50mm,长度彡12m,孔内放入Φ36 Φ48钢管,钢管壁厚> 3.0mm,钢管伸出孔口 500mm ;钢管放置后进行注浆,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 0.4Mpa。(2)在洞口外沿洞内净高度上方200 300mm进行第一次开挖,开挖宽度3 4m,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3)在第一次开挖的洞内洞顶上方打摩擦土钉8并挂网,然后支模板进行喷砼;打摩擦土钉8及挂网施工要求是:在洞顶上方打入Φ 16 Φ 18mm,长度> 500mm的短钢筋,间距为lmXlm,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尺寸采用200X200mm,Φ8以长钢筋网片),并与短钢筋牢固相连;喷砼:C20以 上,加3 5%速凝剂。(4)喷砼完成并凝固后进行第二次开挖,将原洞7与第一次开挖中间剩余土体挖掉,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在第二次开挖的洞内重复进行工序(3)。(5)拆除第一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一次开挖处进行第三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 ),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 )。(6)拆除第二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二次开挖处进行第四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 ),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 )。(7)在新挖洞体与原洞体交汇处上钢梁并用支撑柱11支撑,完成第一次施工段。本工序中,钢梁采用30#工字钢12,下挖支撑底座,距洞口 3m处位置,挖500 X 500mm,深度> 400mm的小坑;清干净底部,浇注素砼,标号C15 C20,厚度200mm ;再下400 X 400mm,厚度IOmm钢板;然后上支撑柱11,将支撑柱11上部与30#工字钢12焊接,下部与IOmm厚钢板焊接;最后复浇素砼即可,素砼标号为C15飞20,厚度> 150mm (注:1)在洞口处必须先施工支撑底座;2)如有抗震本洞底下部地层满足不了大跨度空洞要求,则需要在支撑底座处进行粧基施工,具体另定。) 施工完成后对洞内地面进行处理,清平地面,浇注C15飞20砼,厚度> 100mm。(8)重复循环工序(2) (7),直至管棚的棚管剩余长度小于或等于1.5 2.0m时,必须进行第二次管棚施工并继续开挖,直至完成施工。施工完成后在洞内设置照明设施及安全监测设备;洞内照明,采用48V安全电压,并有备用电源;保持通风;设置变形监测点,设定警戒值,保证洞内安全。本专利技术中,开挖时采用小挖机即可,随着开挖深度进行,出土可采用挖机与扒渣机结合的方式快速出土 ;网片、模板、钢梁、立柱等物运输、安放、支顶应采用小型液压车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进行;对外露钢结构件要及时做好防锈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老防空洞扩展空间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1)距要扩展空间的轮廓线外施工管棚;(2)在洞口外沿洞内净高度上方200~300mm进行第一次开挖,开挖宽度3~4m,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3)在第一次开挖的洞内洞顶上方打摩擦土钉并挂网,然后支模板进行喷砼;(4)喷砼完成并凝固后进行第二次开挖,将原洞与第一次开挖中间剩余土体挖掉,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在第二次开挖的洞内重复进行工序(3);(5)拆除第一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一次开挖处进行第三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6)拆除第二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二次开挖处进行第四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7)在新挖洞体与原洞体交汇处上钢梁并用支撑柱支撑,完成第一次施工段;(8)重复循环工序(2)~(7),直至管棚的棚管剩余长度为1.5~2.0m时,进行第二次管棚施工并继续开挖,直至完成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老防空洞扩展空间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1)距要扩展空间的轮廓线外施工管棚;(2)在洞口外沿洞内净高度上方200 300mm进行第一次开挖,开挖宽度3 4m,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3)在第一次开挖的洞内洞顶上方打摩擦土钉并挂网,然后支模板进行喷砼;(4)喷砼完成并凝固后进行第二次开挖,将原洞与第一次开挖中间剩余土体挖掉,进深不大于2m,并用立柱顶起外露钢管,在第二次开挖的洞内重复进行工序(3); (5)拆除第一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一次开挖处进行第三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 (6)拆除第二次开挖处的支撑及模板,沿第二次开挖处进行第四次开挖,开挖宽度及进深同工序(2),开挖后重复进行工序(3);(7)在新挖洞体与原洞体交汇处上钢梁并用支撑柱支撑,完成第一次施工段;(8)重复循环工序(2) (7),直至管棚的棚管剩余长度为1.5 2.0m时,进行第二次管棚施工并继续开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广,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