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义云专利>正文

车厢内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48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内斗,由可分别固定在车厢中和车厢后门上的厢斗和斗门组成,厢斗底部设有与车厢底板适应的向厢内空间凸出的两轮壳,所述厢斗由金属板材制成的一斗前板、两斗侧板和一斗底板组成,斗前板和两斗侧板可分别与车厢前板和对应车厢侧板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斗前板和斗底板可分别与两斗侧板在车厢底部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轮壳分别设在两斗侧板上并与斗侧板形成一体结构。优选厢斗与车厢底板之间设有减震垫板;斗门与车厢后门板之间设有后缓冲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小、存储和运输成本低,且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车车厢内壁保护设施,特别是一种用于货车车厢内壁保护的车厢内斗
技术介绍
皮卡车又称轿货车,其是一种轿车驾驶室与货车车斗相结合的车辆,这种车辆在国外乡村和农场应用十分普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已于多年前引进了这类车辆,通过消化吸收,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汽车厂家制造并销售这种车辆。这种车在国内主要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或个体工商业者,其通常作为小型工程车、工具车和少量货品的送货车使用。因此,其应用范围广,装载物品种类繁杂,在使用中容易造成车厢板损坏。因此,能对车厢内壁起保护作用的车厢内斗已形成了市场需求,为此,已有专业生产厂家可提供各种车厢尺寸的车厢内斗。现有车厢内斗主要以整体结构形式供货,如由注塑成型的塑料内斗,焊接组合的钣金件内斗等。塑料内斗强度差,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焊接组合的钣金件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由于其为整体结构,造成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大,造成资源浪费和存储运输成本高,继而带来产品销售价格高的不足,同时,在与车厢安装时还存在安装困难的不足。为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小、存储和运输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车厢内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车厢内斗,由可分别固定在车厢中和车厢后门上的厢斗和斗门组成,厢斗底部设有与车厢底板适应的向厢内空间凸出的两车轮壳,所述厢斗由金属板材制成的一斗前板、两斗侧板和一斗底板组成,斗前板和两斗侧板可分别与车厢前板和对应车厢侧板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斗前板和斗底板可分别与两斗侧板在车厢底部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车轮壳分别设在两斗侧板上并与斗侧板形成一体结构。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厢斗由一斗前板、两斗侧板和一斗底板形成了可拆式组合结构,在提供车厢内斗商品时,可按斗前板、两斗侧板、斗底板和斗门的散件状态提供,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都按散件状态进行,相应可节省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同时,在与车厢装配时也可按顺序进行逐件安装。各散件和散件之间可采用螺钉连接或铆接方式实现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厢斗与车厢底板之间设有减震垫板。减震垫板可有木板、木质胶合多层板或具有减震、吸震性质的橡胶板、发泡塑料板等材料制成,以减轻或防止斗底板冲击变形,进而延长斗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斗前板呈Z字形结构,斗前板的Z字上横边可覆盖在车厢前板上端面上,斗前板的Z字下横边可覆盖在减震垫板上;所述两斗侧板呈Z字形结构,两斗侧板的Z字上横边可分别覆盖在车厢相应侧板上端面上,两斗侧板的Z字下横边位于车厢前端的部分可覆盖在所述斗前板的Z字下横边上;所述斗侧板与车轮壳由模具形成一体结构。以在斗前板和斗侧板之间具有搭接边,便于相互之间通过铆接或螺钉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同时,还可在斗前板和斗侧板搭接区域内的两相向面之间设置密封胶,以确保即使在斗厢内有少量积水也不会渗透到车厢底板上造成车厢锈蚀,从而起到保护车厢的作用。其中,减震垫板可直接在两斗侧板的Z字下横边的其余部分上,也可在减震垫板与斗侧板的Z字下横边形成间隙,以在斗侧板受力呈弹性变形后支撑在减震垫板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震、吸震效果。另外,斗前板及斗侧板的Z字形上横边可对车厢前板和侧板的顶面形成保护,同时,在Z字形上部形成包角,可避免对装卸物品、工具或人员造成伤害,确保使用安全,也可起到保护车厢前板和侧板的作用。最好还在斗前板及斗侧板Z字形上横边的远端形成下翻边,以分别覆盖在车厢前板和侧板外侧面的上端部,进一步确保使用安全和提高保护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斗门与车厢后门板之间设有后缓冲板。后缓冲板可有木板、木质胶合多层板或具有减震、吸震性质的橡胶板、发泡塑料板等材料制成,以减轻或防止斗底板冲击变形,进而延长斗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斗门由斗门底板和包围在斗门底板周边的边框组成,斗门的边框用于覆盖在车厢后门板的四周侧面上;所述后缓冲板位于斗门的边框内。以利用斗门的框边或斗门底板与车厢后门板由铆钉或螺钉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同时,边框与斗门底板形成的包角可避免对装卸物品或工具的人员造成伤害,确保使用安全。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存储和运输占用空间小、存储和运输成本低,且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 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斗侧板12结构示意轴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B— B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斗前板11结构示意轴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斗门2结构示意轴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垫板4结构示意轴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参见图1、图2、图3,一种车厢内斗,由可分别固定在车厢中和车厢后门上的厢斗I和斗门2组成,厢斗I底部设有与车厢底板适应的向厢内空间凸出的两车轮壳3,所述厢斗I由金属板材制成的一斗前板11、两斗侧板12和一斗底板13组成,斗前板11和两斗侧板12可分别与车厢前板和对应车厢侧板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斗前板11和斗底板13可分别与两斗侧板12在车厢底部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车轮壳3分别设在两斗侧板12上并与斗侧板12形成一体结构。参见图3、图9,所述厢斗I与车厢底板之间设有减震垫板4,减震垫板4两侧设有豁口 41以与车厢底板平面轮廓相适应,从而实现对支撑面积的最大化厢斗1,避免厢斗变形,从而厢斗延长使用寿命。参见图1、图4、图5、图6、7,所述斗前板11呈Z字形结构,斗前板11的Z字上横边Ila可覆盖在车厢前板上端面上,斗前板11的Z字下横边Ilb可覆盖在减震垫板4上;所述两斗侧板12呈Z字形结构,两斗侧板12的Z字上横边12a可分别覆盖在车厢相应侧板上端面上,两斗侧板12的Z字下横边12b位于车厢前端的部分可覆盖在所述斗前板11的Z字下横边Ilb上;所述斗侧板12与车轮壳3由模具形成一体结构。所述斗前板IlZ字上横边Ila的远端还设有覆盖在车厢前板外侧面上端部的下翻边Ilc ;所述两斗侧板12Z字上横边12a的远端还设有覆盖在车厢侧板外侧面上端部的下翻边12c。参见图1,所述斗门2与车厢后门板之间设有后缓冲板5。参见图1、图8,所述斗门2由斗门底板和包围在斗门底板周边的边框21组成,斗门2的边框21用于覆盖在车厢后门板的四周侧面上;所述后缓冲板5位于斗门2的边框21内。本实施例中的斗侧板12与车轮壳3也可由焊接形成一体结构。以上虽然结合了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意识到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些修改和变化应理解为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意图之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厢内斗,由可分别固定在车厢中和车厢后门上的斗厢(1)和斗门(2)组成,斗厢(1)底部设有与车厢底板适应的向厢内空间凸出的两车轮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厢(1)由金属板材制成的一斗前板(11)、两斗侧板(12)和一斗底板(13)组成,斗前板(11)和两斗侧板(12)可分别与车厢前板和对应车厢侧板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斗前板(11)和斗底板(13)可分别与两斗侧板(12)在车厢底部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车轮壳(3)分别设在两斗侧板(12)上并与斗侧板(12)形成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内斗,由可分别固定在车厢中和车厢后门上的斗厢(I)和斗门(2)组成,斗厢(I)底部设有与车厢底板适应的向厢内空间凸出的两车轮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厢(O由金属板材制成的一斗前板(11)、两斗侧板(12)和一斗底板(13)组成,斗前板(11)和两斗侧板(12)可分别与车厢前板和对应车厢侧板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斗前板(11)和斗底板(13)可分别与两斗侧板(12)在车厢底部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两车轮壳(3)分别设在两斗侧板(12)上并与斗侧板(12)形成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厢(I)与车厢底板之间设有减震垫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内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前板(11)呈Z字形结构,斗前板(11)的Z字上横边(Ila)可覆盖在车厢前板上端面上,斗前板(11)的Z字下横边(Ilb)可覆盖在减震垫板(4)上;所述两斗侧板(12)呈Z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云
申请(专利权)人:周义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