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35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和头枕,所述椅背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头枕设置有滑动块、头枕外壳,所述头枕上还固接有调节拉手,所述调节拉手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一带状物的上下两端固定在所述椅背上,所述头枕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一棘齿,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二棘齿,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一拨杆,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二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单手操作,往下按压调节拉手,即可往下调节头枕,往上提升调节拉手,即可向上调节头枕,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是专为儿童安全乘座汽车而设计的一种乘座装置,为给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乘座环境,市场上在售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大都设置有头枕,用于保护儿童的头部。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头枕还需要能够调节高度,一中国专利技术,授权利公告号“CN201086654Y”于2007年07月17日公开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调整装置”,就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头枕高度的调节装置,但是该调节装置靠支撑板中的升降导槽、定位卡槽通过弹簧和定位卡块的方式由定位卡块座与安全座椅靠背固定连接,实现头靠定位,其头靠调节范围大,但是其调节不方便,定位结构的安装相对较为复杂,其对升降导槽、定位卡槽加工精度要求也比较高,加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头枕高度调节方便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该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可单手操作,往下按压调节拉手,即可往下调节头枕,往上提升调节拉手,即可向上调节头枕,操作非常方便,另外,该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可定位于任意位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和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头枕相应于第一通槽处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可沿着第一通槽上下滑移,所述头枕还设置有头枕外壳,所述头枕上还固接有调节拉手,所述调节拉手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一带状物的上下两端固定在所述椅背上,所述头枕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棘齿,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棘齿,所述的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带状物穿设在第一棘齿与第一固定座底壁、第二棘齿与第二固定座底壁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块相应于第一斜面处设置有第一拨杆,第二调节块相应于第二斜面处设置有第二拨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枕上还设置有后压块,所述头枕与后压块分别位于椅背的前后两侧,并且后压块的宽度大于第一通槽的宽度,头枕与后压块之间的距离与椅背厚度相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块固定有后压板,所述头枕与后压板分别位于椅背的前后两侧。上述技术方案中,调节拉手上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在头枕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节块通过销轴穿设在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调节块通过销轴穿设在第二固定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凸起。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这样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分别使带状物更加更密的咬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可单手操作,往下按压调节拉手,即可往下调节头枕,往上提升调节拉手,即可向上调节头枕,操作非常方便。另外,该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可定位于任意位置,且头枕调节完成后,头枕不易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头枕未示出。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头枕、调节拉手等未示出。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观察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头枕、带状物、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剖视图,其中调节拉手被提升。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剖视图,其中调节拉手被下压。图10为图7所示状态下,带状物、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调节拉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8所示状态下,带状物、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调节拉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没有特别说明,图1中的左侧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图1中的右侧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右侧。图1中的上端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端,图1中的下端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下端。图7中的左端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端,图7中的右端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前端。参见图1 图11,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3和头枕I,所述椅背3上沿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条第一通槽30,头枕I相应于这两条第一通槽30处分别设置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可沿着第一通槽30上下滑移。头枕I相应于椅背3的另一侧设置通过螺钉固定有头枕外壳8。所述头枕I上还固接有调节拉手5,所述调节拉手5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0和第二斜面52。并且所述第一斜面50和第二斜面52成“八”字形排列。一带状物7的上下两端固定在所述椅背3上,所述头枕外壳8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所述第一固定座9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调节块13,第二固定座11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调节块15。所述的带状物7采用韧性较好的材料制成,其表面为粗糙表面,优选的可采用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或汽车上的安全带。这样取材方便,而且质量可靠。所述第一调节块1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棘齿130,所述第二调节块1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棘齿150,所述的第一棘齿130的方向按顺时针排列,第二棘齿150的方向按逆时针排列。也即第一棘齿130方向和第二棘齿150方向相反。所述带状物7穿设在第一棘齿130与第一固定座9底壁90、第二棘齿150与第二固定座11底壁110之间。第一棘齿130贴靠在带状物7上,可以防止第一固定座9向下滑移,从而防止头枕外壳8、头枕I往下滑移(但可以使第一固定座9在外力作用下上移)。第二棘齿150贴靠在带状物7上,可以防止第二固定座11向上滑移,从而防止头枕外壳8、头枕I往上滑移(但可以使第二固定座11在外力作用下下滑)。所述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扭簧17和第二扭簧19,所述第一调节块13相应于第一斜面50处设置有第一拨杆132,第二调节块15相应于第二斜面52处设置有第二拨杆152。所述头枕I上还设置有后压块27,所述头枕I与后压块27分别位于椅背3的前后两侧,并且后压块27的宽度大于第一通槽30的宽度,头枕I与后压块27之间的距离与椅背3厚度相当。设置有后压块27可以防止头枕I晃动。所述滑动块10固定有后压板29,所述头枕I与后压板29分别位于椅背3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后压板29便于安装头枕I。调节拉手5上设置有拉簧25,所述拉簧25的一端连接在头枕I上。当调节拉手5除去外力后,设置有拉簧25可以使调节拉手5复位。下面对工作原理作详细描述:正常时,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贴靠在带状物7上,头枕I被可靠在固定在椅背3,不能上、下滑移,具体原理见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第三段。具体见图7和图10。需要往上调节头枕I时,往上拉动调节拉手5,调节拉手5上的第二斜面52压迫第二拨杆152,使第二调节块15转动,从而使第二棘齿150离开带状物7,此时可使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上移,从而使头枕I跟着上移。具体见图8和图11。需要往下调节头枕I时,往下按压调节拉手5,调节拉手5上的第一斜面50压迫第一拨杆132,使第一调节块13转动,从而使第一棘齿130离开带状物7,此时可使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下滑,从而使头枕I跟着下滑。具体见图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单手操作,往下按压调节拉手,即可往下调节头枕,往上提升调节拉手,即可向上调节头枕,操作非常方便。另外,该车用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3)和头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3)上设置有第一通槽(30),头枕(1)相应于第一通槽(30)处设置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可沿着第一通槽(30)上下滑移,所述头枕(1)还设置有头枕外壳(8),?所述头枕(1)上还固接有调节拉手(5),所述调节拉手(5)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0)和第二斜面(52),一带状物(7)的上下两端固定在所述椅背(3)上,所述头枕外壳(8)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所述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分别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调节块(13)和第二调节块(15),所述第一调节块(1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棘齿(130),所述第二调节块(1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棘齿(150),所述的第一棘齿(130)和第二棘齿(150)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扭簧(17)和第二扭簧(19),所述带状物(7)穿设在第一棘齿(130)与第一固定座(9)底壁(90)、第二棘齿(150)与第二固定座(11)底壁(110)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块(13)相应于第一斜面(50)处设置有第一拨杆(132),第二调节块(15)相应于第二斜面(52)处设置有第二拨杆(1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3)和头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3)上设置有第一通槽(30),头枕(I)相应于第一通槽(30)处设置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可沿着第一通槽(30)上下滑移,所述头枕(I)还设置有头枕外壳(8),所述头枕(I)上还固接有调节拉手(5),所述调节拉手(5)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0)和第二斜面(52),一带状物(7)的上下两端固定在所述椅背(3)上,所述头枕外壳(8)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所述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分别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调节块(13)和第二调节块(15),所述第一调节块(1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棘齿(130),所述第二调节块(1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棘齿(150),所述的第一棘齿(130)和第二棘齿(150)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座(9)和第二固定座(11)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扭簧(17)和第二扭簧(19),所述带状物(7)穿设在第一棘齿(130)与第一固定座(9)底壁(90)、第二棘齿(150)与第二固定座(11)底壁(110)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块(13)相应于第一斜面(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宏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