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包含一位移机构、一顶推机构、一拨料机构, 位移机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承座,一位移座枢设于该承座上,第一压缸连接于该位移座,两位移座相对方向内缘具有一纵向滑槽,一滚轮置于纵向滑槽中,两承座相对方向内侧具有一折片,折片中具有一横向滑槽,一连动杆连接两承座,连动杆两端各固定连接一片体,一扳动件穿过横向滑槽,该扳动件固定连接一梯形块于片体侧缘,梯形块一侧具有一斜面,连动杆中段具有一刻度盘,一调整杆套穿于连接杆并且固定于刻度盘侧; 顶推机构,具有一固定于位移座上的底座,底座两侧各有一固定块,其中一侧固定块固定一回馈组件,固定块具有多个穿孔,穿孔中穿设导杆,其中一导杆穿设一无杆缸,该无杆缸顶缘固定一滑块,滑块侧缘具有一推板,滑块中具有一推杆,该推杆穿出穿孔; 推板位于一V形板上方,V形板底面具有两导片,导片中具有导槽,导槽位于位移座上的纵向滑槽一侧,且滚轮置于该导槽和纵向滑槽中,导片底端具有滚轮,V形板一侧于位移座之间连接一拉伸弹簧; 拨料机构,其两侧各具有一压缸,压缸杆连接摆臂,摆臂顶面具有钩部,一杆穿过二摆臂的端部与钩部之间部位。(*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料机,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手动调整不同直径棒材使之与车床的中心对正,而大大提高车削准确度,且可降低噪音,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棒材送料装置。该等结构是采用气压缸94驱动拱料机构9,使拱料机构9的二夹板921、931向内相错合,而将棒材7往上顶,如附图说明图11所示,使之对正车削中心,但是其以气压缸94动作,无法有效地控制气压缸94的伸出长度,而使棒材7难以对准车削中心,使整体的车削准确度大大降低,况且,当棒材7落于两夹板921、931上时,因是钢性材质直接碰撞,所以会产生很大的的噪音,且经常碰撞机件,缩短整部机器的寿命,所以针对现有送料装置的种种缺点,实有将其作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材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包含一位移机构、一顶推机构、一拨料机构,位移机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承座,一位移座枢设于该承座上,第一压缸连接于该位移座,两位移座相对方向内缘具有一纵向滑槽,一滚轮置于纵向滑槽中,两承座相对方向内侧具有一折片,折片中具有一横向滑槽,一连动杆连接两承座,连动杆两端各固定连接一片体,一扳动件穿过横向滑槽,该扳动件固定连接一梯形块于片体侧缘,梯形块一侧具有一斜面,连动杆中段具有一刻度盘,一调整杆套穿于连接杆并且固定于刻度盘侧;顶推机构,具有一固定于位移座上的底座,底座两侧各有一固定块,其中一侧固定块固定一回馈组件,固定块具有多个穿孔,穿孔中穿设导杆,其中一导杆穿设一无杆缸,该无杆缸顶缘固定一滑块,滑块侧缘具有一推板,滑块中具有一推杆,该推杆穿出穿孔;推板位于一V形板上方,V形板底面具有两导片,导片中具有导槽,导槽位于位移座上的纵向滑槽一侧,且滚轮置于该导槽和纵向滑槽中,导片底端具有滚轮,V形板一侧于位移座之间连接一拉伸弹簧;拨料机构,其两侧各具有一压缸,压缸杆连接摆臂,摆臂顶面具有钩部,一杆穿过二摆臂的端部与钩部之间部位。前述的棒材送料装置,其中扳动件为扳手。前述的棒材送料装置,其中V形板顶面分别设置多个橡胶缓冲块。前述的棒材送料装置,其中回馈组件为气压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利用手动校正棒材与车床夹头的中心,以调整不同直径棒材与车床的中心对正,而大大提高车削准确度,且可将噪音降到最低,延长其使用寿命。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拨料机构拨料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位移机构的调整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推料前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顶料机构以推板将棒材推至车床中心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顶料机构位移并以推杆对准棒材中心的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顶料机构以推杆将棒材推顶至车床中心的动作示意图图10是现有的一种短形棒材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现有的一种短形棒材送料装置的送料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送料装置包括一位移机构10、一顶推机构20及一拨料机构30。上述位移机构1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对称设置的承座11,该承座11上枢设有一位移座101,该位移座101是受到一第一压缸12的带动而作横向位移,该二位移座101的相对内缘具有一纵向滑槽102,该纵向滑槽102容置一滚轮103;该两承座11的相对内侧具有一垂直状的折片111,该折片111中具有一横向滑槽112,而该两承座11间是借助一第一杆13连动,该第一杆13的两端分别固设有一长条状的片体131,该片体131的另端是以一扳动件14穿设于该横向滑槽112后,该扳动件14将一梯形块15固设于该片体131的侧缘。该梯形块15的一侧具有一斜面151,在本实施例中,该扳动件14是一扳手,该第一杆13中段处设置有一刻度盘16,该刻度盘16表面设有不同直径大小的刻度,且该刻度盘16侧是用一调整杆17套穿于该第一杆13上并固设于该刻度盘16侧,而利用扳动调整杆17使该第一杆13转动,使该片体131沿该滑槽112带动梯形块15位移。上述顶推机构20具有一底座21,该底座21固设于位移座101上,而该底座21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一固定块24。在邻近车床(图中未示)一侧的固定块24固设有一回馈组件241,在本实施例中,该回馈组件241是一气压组件,且该固定块24中设有多个穿孔242,该穿孔242中分别穿设有一导杆25,其中一导杆25供一无杆缸26穿设,该无杆缸26的顶缘固设一滑块27,该滑块27的侧缘设有一推板271,该滑块27中设有一推杆28,该推杆28的一端穿伸出邻近车床中心的穿孔242。上述推板271是位于一V形板22的上方,该V形板22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多个橡胶缓冲块221,该V形板22的底面设置有两导片23,该两导片23具有一预定距离,且该导片23中具有一导槽231。该导槽231是配置于位移座101的纵向滑槽102侧,且以滚轮103容置于该导槽231及纵向滑槽102中。该导片23的底端设有一滚轮232,该滚轮232供梯形块15的斜面151抵推,23而使V形板22往上位移。该V形板22的一侧及位移座101间设置一拉伸弹簧29。上述拨料机构3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二压缸31,该二第二压缸31的压缸杆311分别固设一摆臂32。该摆臂32顶面具有一钩部321,且该摆臂32与第二压缸31的压缸杆311固接处与该钩部321之间另以一第二杆33穿设该二摇臂32,而利用该压缸杆311的推动,使该摇臂32以该第二杆33为中心摆动,并钩动一棒材40使其进入V形板22中。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拨料机构拨料动作示意图,其使第二压缸31的压缸杆311伸出,使摇臂32以第二杆33为中心摆动,并以摆臂32的钩部321钩动一棒材40进入V形板22中,而因V形板22中设置有缓冲块221,所以当棒材40下料时可将噪音降到最低,延长送料装置的使用寿命。此时,操作者仅需扳动第一杆13中段处的调整杆17,使调整杆17的位置对准欲切削的标示棒材直径大小的刻度盘16刻度,而能用手动准确校正棒材40与车床夹头的中心;利用扳动调整杆17使第一杆13转动,使调整杆17两侧的片体131沿承座11的滑槽112带动梯形块15往右位移,使梯形块15的7斜面抵推V形板22底面导片23的滚轮232,而能够使V形板22往上位移至棒材40中心对准车床主轴中心,然后再以扳动件14将梯形块15迫紧定位,如图5所示。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是本技术推料前的立体外观示意图,由于此时的棒材40中心已对准车床主轴中心,使无杆缸26往车床主轴中心位移,使滑块27的推板271推动V形板22中的棒材40至车床主轴中,如图7所示。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是本技术顶料机构位移并以推杆对准棒材中心的动作示意图,待回馈组件241产生一讯号,即控制无杆缸26回位,而利用位移机构10的第一压缸12将顶推机构20的底座21往右推,使推杆28的中心对准位于车床主轴中的棒材40,使无杆缸26再次往车床主轴方向位移,如图9所示,且使推杆28将棒材40推抵至车床尾座的顶心,并以车床夹头将棒材40夹持定位,而回馈组件241回复一讯号控制无杆缸退回一小段距离,以避免车床车削棒材40时,推杆28的端面与棒材40产生磨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下列功效1、可手动准确校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