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永军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2148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方法,将番茄植株的发病部位划一切口,清除菌浓,用氯吡苯脲与内吸性抗生素的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切口的深度为番茄植株发病部位茎粗的1/2-2/3,氯吡苯脲的浓度为10-15mg/kg,抗生素的浓度为750-1000mg/kg,能够彻底治愈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生危害严重时,对番茄的影响极大,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该病的主要症状:早发病植株叶片黄枯,迟发病植株叶片青枯;黑褐色病斑多在茎下部,也可在茎中部或分枝上发生,最后全株枯死。发病初期嫩叶褪绿,发病重的植株上部褪绿和萎蔫,茎坏死,病茎表面先出现褐色至黑褐色斑,外部变硬。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色或出现坏死。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方法有3种:一是喷雾,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株时即开始施药防治。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等喷雾,每10天左右I次,连续防治2-3次。二是灌根,使用具有内吸性的抗生素,如使用中生菌素1000倍液或40%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每株灌液250-300克。三是注射,使用DT500倍液、松脂酸铜600倍液,从发病部位上部进行注射防治。虽然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的的防治效果,但是,因该病在番茄髓部发生、发展,常规喷雾、灌根和注射防治率很低,通常不足50%,仍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该方法防治番茄细 菌性髓部坏死病效果良好,防治率达100%。未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番茄植株的发病部位划一切口,清除菌浓,用氯吡苯脲与内吸性抗生素的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切口的深度为番茄植株发病部位茎粗的1/2-2/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氯卩比苯脲的浓度为10_15mg/kg。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抗生素的浓度为750_1000mg/kg。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抗生素为中生菌素。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抗生素为农用链霉素。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方法能够彻底治愈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生产实践中,将同一地块分为试验、对照1、对照2和对照3四部分,定植同一番茄品种,除在实施例中特指外,实施同样的栽培管理技术,只是在植株发现有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出现时试验和对照采用不同的措施。对照I部分采用现有的叶面喷雾施药防治技术,对照2部分采用灌根施药防治技术,对照3部分采用注射施药防治技术,试验部分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即:当番爺发病时,用小刀将植株发病部位划一切口,切口的深度为番爺植株发病部位茎粗的1/2-2/3,清除菌浓,用10-15mg/kg的氯吡苯脲和750_1000mg/kg的中生菌素或农用链霉素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实施例1,在山东省寿光市某一番茄温室大棚,种植品种为齐达利。当田间发现有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出现时,对照I部分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混合液喷雾,10天后用同样浓度的上述混合药再喷雾I次;对照2部分用中生菌素1000倍液加40%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250克;对照3部分DT500倍液加松脂酸铜600倍液,从发病部位上部用注射器进行注射;试验部分用小刀将植株发病部位划一切口,切口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有所不同,通常为番茄植株发病部位茎粗的1/2-2/3,清除菌浓,用10mg/kg的氯批苯脲和1000mg/kg的中生菌素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结果显示:对照I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25.1%,对照2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36.9%,对照3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44.8%,而试验部分为100%。统计当年番茄产量,试验部分比对照I部分、对照2部分、对照3部分分别增产37.5%,28.3%和19.7%。实施例2,在山东省寿光市某一番爺温室大棚,种植品种为粉佳美。当田间发现有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出现时,对照I部分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混合液喷雾,10天后用同样浓度的上述混合药再喷雾I次;对照2部分用中生菌素1000倍液加40%农用链霉素2000倍 液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250克;对照3部分DT500倍液加松脂酸铜600倍液,从发病部位上部用注射器进行注射;试验部分用小刀将植株发病部位划一切口,切口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有所不同,通常为番茄植株发病部位茎粗的1/2-2/3,清除菌浓,用15mg/kg的氯吡苯脲和750mg/kg的农用链霉素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结果显示:对照I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28.6%,对照2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35.8%,对照3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45.3%,而试验部分为100%。统计当年番茄产量,试验部分比对照I部分、对照2部分、对照3部分分别增产36.4%,26.5%和18.1%。实施例3,在山东省寿光市某一番爺温室大棚,种植品种为粉佳美。当田间发现有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出现时,对照I部分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混合液喷雾,10天后用同样浓度的上述混合药再喷雾I次;对照2部分用中生菌素1000倍液加40%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250克;对照3部分DT500倍液加松脂酸铜600倍液,从发病部位上部用注射器进行注射;试验部分用小刀将植株发病部位划一切口,切口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有所不同,通常为番茄植株发病部位茎粗的1/2-2/3,清除菌浓,用13mg/kg的氯吡苯脲和9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结果显示:对照I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26.3%,对照2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36.5%,对照3部分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防治率43.3%,而试验部分为100%。统计当年番茄产量,试验部分比对照I部分、对照2部分、对照3部分分别增产38.1%、27.6%和19.4%。需要说明的是:实施 例中10-15mg/kg的氯卩比苯脲和750-1000mg/kg的中生菌素或农用链霉素混合液是用水混配而成的。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番茄植株的发病部位划一切口,清除菌浓,用氯吡苯脲与内吸性抗生素的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番茄植株的发病部位划一切口,清除菌浓,用氯吡苯脲与内吸性抗生素的混合液涂抹切口部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的深度为番茄植株发病部位茎粗的1/2-2/3。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军李小刚田素波赵小宁郝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胡永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