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14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插入到筒状的壳体(2)的活塞(19)连结到夹具杆(5)。在该活塞(19)的上侧设置锁止室(20),在插入上述夹具杆(5)的杆孔(18)的周壁形成环状的阀室(41)。在上述夹具杆(5)的回转上升的终期,外嵌于该夹具杆(5)的下部的穿梭部件(42)通过在开始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时作用的工作油的压力差上升嵌合在上述阀室(41)。接着,通过穿梭部件(42)和夹具杆(5)之间的节流间隙控制从上述锁止室(20)排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另外,在该夹具杆(5)的回转下降初期,通过阀室(41)和穿梭部件(42)之间的节流间隙控制向上述锁止室(20)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夹具杆回转,推压工件的方式的夹具,更详细地说 是涉及构成为能够向轴心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围绕轴心旋转地将上述夹 具杆支撑在筒状的壳体上,能够将臂安装到该夹具杆的上部的方式的 夹具。
技术介绍
在这种回转式夹具中,以往具有专利文献l (日本国.特开2005 -329525号公报)记栽的夹具。该以往技术构成如下。在壳体内,向前端方向依次设置缸孔和杆孔,将插入上述釭孔的 活塞连结于夹具杆。在上述杆孔的周壁同心状地设置节流用的嵌合孔。 将在回转式夹具的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隔开环状的节流间隙,嵌入上 述的嵌合孔的嵌合部设置在上述夹具杆的基端部。然后,在上述释放 回转移动的终期,将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经由上述的环状的节流间 隙向供排口排出。专利文献l:特开2005 - 329525号公报上述以往的技术,因为在进行释放动作时,从该动作开始时直至 即将邻接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前,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环状流路,迅速地向上述的供排口排出,所以,上述夹具杆高速移动。 与此相对,若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上述的嵌合部一面回转, 一面 开始嵌入上述的嵌合孔,则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环状的 节流间隙,开始向供排口排出。因此,由于施加给通过该节流间隙的 压力流体的流动阻力,在上述锁止室内保持着规定的背压力,上述夹 具杆的移动速度急速地减速。因此,上述夹具杆(以及臂)緩慢地停 止。如上所述,因为从释放动作时的初期直至即将邻接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前,使夹具杆高速移动,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对夹具杆进行 减速,所以,能够缩短释放动作时间。而且,因为通过在上述释放回 转移动的终期对夹具杆进行减速,能够使上述夹具杆(以及臂)緩慢 地停止,所以,能够防止导槽、卡合滚珠等的回转机构受到损伤,将 回转精度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如上所示,上述的以往技术在能够兼顾缩短释放动作时间和维持 回转精度这方面优异。但是,为了使在上述杆孔的周壁上设置的节流 用的嵌合孔和在上述夹具杆上设置的嵌合部精度良好地嵌合,需要将 夹具杆的轴心和壳体的杆孔的轴心的心位移收容在设定范围内。因此, 因为针对回转式夹具,需要进行严格管理构成零件的尺寸公差,所以, 零件的制作成本高,这点留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上述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第一专利技术例如如图1A到图4或者图5或 者图6所示,以下述方式构成回转式夹具。能够向轴心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围绕轴心旋转地将夹具杆(5 )支撑 在筒状的壳体(2)上。构成为能够将夹持用的臂(6)安装到该夹具 杆(5)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将缸孔(17)和杆孔(18)依次设置在 上述壳体(2 )上。将插入到上述缸孔(17 )的活塞(19 )连结于上述 夹具杆(5)。在该活塞(19)的前端侧,设置供给以及排出压力流体 的锁止室(20)。在上述锁止室(20)和压力流体的供排口 (24)之 间,在上述杆孔(18)的周壁,以与上述锁止室(20)相面对的方式, 形成环状的阀室(41)。将环状的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隔开内节 流间隙(44),向轴心方向移动自由地外嵌在上述夹具杆(5)的节流 外周面(5a)上。将上述穿梭部件(42)的外周面构成为能够向轴心 方向嵌合在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上,同时,沿其嵌合区域设置 外节流间隙(45)。构成为在借助上述的阀室(41),进行使上述锁 止室(20)的压力流体向上述的供排口 (24)排出的释放动作时,在 使上述夹具杆(5)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直行移动后, 一面借助回转机构,5使之释放回转, 一面使之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移动。构成为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通过上述穿梭部件(42)开始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 的内周面时发挥作用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差,使上述穿梭部件(42)向 前端方向移动,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同时,能够通过上述的内 节流间隙(44),至少控制从上迷锁止室(20)向上述的供排口 (24) 排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量。与此相对,构成为在进行将上述的供排口 ( 24 ) 的压力流体向上述锁止室(20)供给的锁止动作时的锁止回转移动的 初期,能够通过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至少控制被其供给的压力 流体的流量。本专利技术产生下述的作用效果。因为在释放动作时,在从该动作开始时到即将邻近释放回转移动 的终期前,锁止室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阀室迅速向上述的供排口排 出,所以,夹具杆高速移动。与此相对,若达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 穿梭部件的外周面开始嵌入上述的阀室的内周面,则上述穿梭部件由 于该嵌入开始时发挥作用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差向前端方向移动,嵌合 在上述的阀室。据此,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至少由上述内节流间隙 进行流量控制,开始向供排口排出。因此,利用施加给通过该内节流 间隙的压力流体的流动阻力,在锁止室内保持规定的背压力,上述夹 具杆的回转上升速度开始减速。然后,随着上述夹具杆回转移动,上述的内节流间隙的轴心方向 的长度增大,上述的内节流间隙造成的流动阻力也增大。因此,上述 夹具杆緩慢回转移动,被切换成释放状态。如上所述,因为在从释放回转移动的初期到即将邻近终期前,使 夹具杆高速移动,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使上述夹具杆减速,所以能 够缩短释放动作时间。而且,通过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使夹具 杆减速,可以緩慢地使上述夹具杆停止,因此,能够防止由回转槽、 卡合滚珠等构成的回转机构受到损伤,将回转精度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因此,回转式夹具能够兼顾增多压力流体的供给量,缩短释放动 作结束所必须的时间和使寿命延长。而且,由于通过在夹具杆和穿梭部件之间形成的内节流间隙,可 以达到上述的效果,所以,通过夹具杆的轴心和阀室的轴心的心偏移, 可以防止上述效果的降低。因此,回转式夹具不需要将构成零件的制 作公差严格管理到需要以上,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另外,因为在上述的回转式夹具的锁止回转移动开始时,供排口的压力流体至少由上述的外节流间隙进行流量控制,向锁止室供给,所以,活塞以及夹具杆比较緩慢地开始回转移动。然后,因为上述活塞以及夹具杆进一步移动,在解除了上述的阀室和穿梭部件的嵌合后, 供排口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阀室迅速地向锁止室供给,所以,上述夹具杆以高速移动。如上所述,在锁止动作开始时,由于外节流间隙的作用,能够使 夹具杆以比较低的速度开始回转。而且,由于作用于活塞的推力成为 了作用于从穿梭部件的外径面积中除去了夹具杆的外周面的密封部的 外径面积后的环状面积的压力,所以,该推力也小。因此,能够防止 在回转开始时过大的负荷施加在回转机构。因此,回转式夹具能够兼 顾增多压力流体的供给量,缩短锁止动作结束所必须的时间和使寿命 延长。本专利技术中最好加上下述的构成。例如,如图1A到图4,或者图5所示,将上述活塞(19)的外径 尺寸(D1)和上述夹具杆(5 )的上述的节流外周面(5a )的外径尺寸(D2 ) 以及被上述壳体(2)支撑的夹具杆(5)的滑动部分(11)的外径尺 寸(D3)设定成依次小的值。在该情况下,即使是在当将回转式夹具以上下相反的姿势或者倾 斜的姿势配置时,上述穿梭部件由于重力的作用总是嵌合于阀室的情 况下,因为在从释放开始时到邻近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前的期间,能潛的间隙,所以不会妨碍夹具杆的高速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夹具,所述回转式夹具被构成为能够向轴心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围绕轴心旋转地将夹具杆(5)支撑在筒状的壳体(2)上,能够将夹持用的臂(6)安装到该夹具杆(5)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将缸孔(17)和杆孔(18)依次设置在上述壳体(2)上,将插入到上述缸孔(17)的活塞(19)连结于上述夹具杆(5),在该活塞(19)的前端侧,设置供给以及排出压力流体的锁止室(2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锁止室(20)和压力流体的供排口(24)之间,在上述杆孔(18)的周壁,以与上述锁止室(20)相面对的方式,形成环状的阀室(41), 将环状的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隔开内节流间隙(44),向轴心方向移动自由地外嵌在上述夹具杆(5)的节流外周面(5a)上,将上述穿梭部件(42)的外周面构成为能够向轴心方向嵌合在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上,同时,沿其嵌合区域设置外节流间隙(45), 构成为在借助上述的阀室(41),进行使上述锁止室(20)的压力流体向上述的供排口(24)排出的释放动作时,在使上述夹具杆(5)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直行移动后,一面借助回转机构,使之释放回转,一面使之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移动, 构成为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通过上述穿梭部件(42)开始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时发挥作用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差,使上述穿梭部件(42)向前端方向移动,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同时,能够通过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至少控制从上述锁止室(20)向上述的供排口(24)排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量, 与此相对,构成为在进行将上述的供排口(24)的压力流体向上述锁止室(20)供给的锁止动作时的锁止回转移动的初期,能够通过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至少控制被其供给的压力流体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泽庆多朗横田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