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004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8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一托架。绝缘本体包括一底壁及两个侧壁。底壁具有相对的一前侧缘及一后侧缘,并形成两个相间隔地分别由前侧缘朝后侧缘方向延伸的让位空间。托架包括一座体、两个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由座体延伸的悬臂,及两个分别形成于两个悬臂底侧且与座体连接的支撑部。托架容置于绝缘本体时,两悬臂靠近末端部分叠置于底壁,而两个支撑部分别对应容置于两个让位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以电连接电子卡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移动通讯装置的SIM卡,由于面积小、厚度薄,较不容易安装于电连接器。因此现有一种电连接器,例如中国大陆专利CN102480068公开的一种抽屉式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屏蔽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承载电子卡的滑动座、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承载电子卡的滑动座可供使用者先将SIM卡放置于滑动座,再通过滑动座较容易手持操作的优点将SM卡连同滑动座安装于收容空间中。为了配合移动通讯装置薄型化的需求,用以电连接SM卡的电连接器需要尽量降低高度,因此电连接器的各部件厚度必须尽量减薄。然而,若滑动座整体以塑料材料制作且承载电子卡的承载部位减薄到一定程度时,将容易在使用者拉动滑动座时,使滑动座从手持部位与承载部位的连接处断裂。若滑动座如前述专利是以塑料框体及金属支架用埋入式模制(insert-molding)技术一体成型,会使材料成本及制程成本提高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高度且能减少材料及制程成本的电连接器。于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一托架。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底壁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底壁左右两侧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的侧壁。该底壁具有相对的一前侧缘及一后侧缘,并形成两个相间隔地分别由该前侧缘朝该后侧缘方向延伸的让位空间。所述多个端子固设于该绝缘本体。该托架包括一座体、两个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由该座体延伸的悬臂,及两个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悬臂底侧且与该座体连接的支撑部。该托架可重置地容置于该绝缘本体,其中该托架的两悬臂靠近末端部分分别位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壁内侧并叠置于该底壁,而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对应容置于两个所述让位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托架的座体及两悬臂共同界定一用以收容一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托架的座体具有一操作部及一板体部,该操作部抵靠于该绝缘本体的前侧位于该绝缘本体外且两端横向凸出两个所述悬臂,该板体部连接于该操作部与两个所述悬臂之间,以与两个所述悬臂界定该收容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托架的支撑部分别与该操作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悬臂分别具有一墙体及一由该墙体底侧往另一悬臂方向延伸的承板部,该墙体与该承板部共同形成一凹陷区,且该凹陷区为该收容空间的一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托架的两支撑部大部分位于相对应悬臂的承板部底侧且与该座体的操作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含一遮蔽壳体,与该绝缘本体相组合共同界定一插槽,且该托架可重置地插置于该插槽。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绝缘本体还包括一连接两个所述侧壁后端的挡壁,且该托架插置于该插槽时,两个所述悬臂的末端抵于该挡壁。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托架由塑料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功效,本技术电连接器的托架具有位于悬臂底侧的支撑部且与该座体连接以强化两个悬臂的结构强度,使尽量减薄厚度的托架能由塑料材料一体制成,不需要使用金属支架即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降低材料及制程的成本。再者,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让位空间以对应容置托架的支撑部,而能降低托架与绝缘本体叠置的整体高度,如此即能降低电连接器的整体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安装于一电路板;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托架承载一电子卡且未置入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所组成的插槽的状态;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视图;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托架与电子卡的对应关系;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视图;图6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端子、遮蔽壳体、检测端子与绝缘本体的组合关系;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视图;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托架的支撑部对应容置于绝缘本体的让位空间;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托架容置于插槽时与该绝缘本体的位置关系;图10是一俯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托架容置于插槽时,该遮蔽壳体的弹臂与托架及绝缘本体的作用关系;图11是一俯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检测端子在未置入电子卡时为电连接的状态;及图12是一俯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检测端子在置入电子卡时为断路的状态。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绝缘本体11 底壁111前侧缘112后侧缘113让位空间12 侧壁121 卡块13 挡壁2 端子21固定部22导接部23弹性臂24接触部3遮蔽壳体31盖板部311 前侧312 后侧32侧板部321 扣孔33 弹臂331固定端部332自由端部333卡持部4 托架40收容空间41 座体411操作部412板体部42 悬臂421 墙体422承板部423凹陷区43支撑部44 凹部5检测端子6检测端子61弹性臂8电子卡9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用以设置在一电路板9,以将一例如Nano-SIM卡的电子卡8与电路板9电连接。参阅图4至图7,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一遮蔽壳体3、一托架4及两个检测端子5、6。绝缘本体I包括一底壁11、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底壁11左右两侧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的侧壁12,及一连接两个侧壁12后端的挡壁13。该底壁11具有相对的一前侧缘111及一后侧缘112,并形成两个相间隔地分别由该前侧缘111朝该后侧缘112方向延伸的让位空间113。端子2固设于该绝缘本体1,呈前后两排设置于底壁11。每一端子2具有一固定于绝缘本体I的固定部21、一由固定部21延伸的导接部22、一由该固定部21往相反于导接部22方向延伸的弹性臂23,及一连接于弹性臂23末端的接触部24。其中导接部22用以与电路板9电连接,接触部24用以与电子卡8电连接。另外,检测端子5、6固设于绝缘本体I相邻挡壁13处,两者组成一检测开关。其中检测端子5为固定端子,检测端子6具有可弹性位移的弹性臂61。遮蔽壳体3与该绝缘本体I相组合共同界定一插槽10,且包括一与该底壁11相对的盖板部31、两个分别对应与两个侧壁12扣合的侧板部32,及两个彼此相对且分别与其中一侧壁12位于该插槽10同一侧的弹臂33。该盖板部31具有一前侧311及一后侧312。两个侧板部32分别由该盖板部31左右两侧弯折延伸且位于靠近该后侧312处,且每一侧板部32形成有两个扣孔321,以分别供设于对应侧壁12的卡块121穿入固定。两个弹臂33分别与其中一侧板部32位于该盖板部31同一侧。每一弹臂33具有一固定端部331、一可弹性位移的自由端部332,及一形成于该固定端部331与该自由端部332之间且弯曲往该插槽10内凸伸的卡持部333。两个弹臂33的固定端部331分别由该盖板部31靠近该前侧311处弯折延伸,且卡持部333与自由端部332由固定端部331朝向同一侧的侧板部32延伸。该两个弹臂33的自由端部332分别位于两个侧壁12的内侧,即两个弹臂33的自由端部332位于两个侧壁12相邻该插槽10侧。托架4可重置地插置于该插槽10,且包括一座体41、两个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由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底壁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底壁左右两侧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的侧壁,该底壁具有相对的一前侧缘及一后侧缘,并形成两个相间隔地分别由该前侧缘朝该后侧缘方向延伸的让位空间;?多个端子,固设于该绝缘本体;及?一托架,包括一座体、两个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由该座体延伸的悬臂,及两个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悬臂底侧且与该座体连接的支撑部,该托架可重置地容置于该绝缘本体,其中该托架的两悬臂靠近末端部分分别位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壁内侧并叠置于该底壁,而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对应容置于两个所述让位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底壁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底壁左右两侧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的侧壁,该底壁具有相对的一前侧缘及一后侧缘,并形成两个相间隔地分别由该前侧缘朝该后侧缘方向延伸的让位空间; 多个端子,固设于该绝缘本体 '及 一托架,包括一座体、两个彼此相对且相间隔由该座体延伸的悬臂,及两个分别形成于两个所述悬臂底侧且与该座体连接的支撑部,该托架可重置地容置于该绝缘本体,其中该托架的两悬臂靠近末端部分分别位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壁内侧并叠置于该底壁,而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对应容置于两个所述让位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托架的座体及两悬臂共同界定一用以收容一电子卡的收容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托架的座体具有一操作部及一板体部,该操作部抵靠于该绝缘本体的前侧位于该绝缘本体外且两端横向凸出两个所述悬臂,该板体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亮曾尚秀林健兴
申请(专利权)人: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