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光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666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进行长距离的直线位移测量的滚动光栅。滚动光栅包括机械部分、光电编码器部分和安装部分组成。滚动光栅通过摩擦轮与所测量的运动部件相接触,摩擦轮通过轴与光电编码器连接在一起,当运动部件移动时,通过摩擦轮将直线移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光电编码器将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运动部件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通过光电编码器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理论上可以进行任意长度的直线位移测量,并且由于采用光电编码器,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既解决了光栅尺尺寸有限、只能测量有限长度位移的问题,又解决了使用光栅片的传统滚动光栅稳定性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量
,涉及一种适用于进行长距离的直线位移测量的滚动光栅系统。
技术介绍
在需要进行位置反馈的设备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位移传感器装置进行精确的位移测量。目前,应用广泛的位移传感器装置主要是光栅尺。虽然光栅尺测量精度高,但是当运动部件的位移较大时,光栅尺的尺寸就会非常大,并且需要较高的安装精度,成本和维护等费用就会很高。因此,光栅尺并不适合于较长距离的位移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和维护等费用较低的测滚动光栅系统,以适用于进行较长距离的直线位移测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滚动光栅系统包括端盖1,本体2,侧板钩3,侧板4,侧板脚5,拉力弹簧6,外壳7,垫圈8,支撑杆9,摩擦轮10,锁紧螺母11,轴12,定位套13,压圈14,上轴承15,轴套16,外衬套17,内衬套18,.连接环19,调整垫圈20,连接轴21,连接片22,光电编码器23,下轴承24 ;本体2与端盖I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外壳7通过螺钉与本体2相连接,垫圈8与外壳7相连接,支撑杆9安装于本体2之上,侧板4通过螺钉与侧板钩3、侧板脚5进行连接,侧板底部开有安装孔,支撑杆9与侧板4之间通过拉力弹簧6进行连接;调整垫圈20、下轴承24、内衬套18、外衬套17、上轴承15依次套接在轴12上并置于轴套16内用压圈14压紧,上轴承15和下轴承24之间通过内衬套18和外衬套17进行端面间定位,下轴承24与轴承套16内端面相接触,并通过调整垫圈20与轴12的轴肩定位;定位套13、摩擦轮10套接在轴12上并用锁紧螺母11锁紧,定位套13 —端端面与上轴承15端面相接触,定位套13另一端面与摩擦轮10 —端端面接触,摩擦轮10另一端面与锁紧螺母11接触;轴套16外圆面与本体2内圆面相连接;光电编码器23上的连接轴套通过连接轴21与轴12连接,光电编码器23的壳体与连接片22连接,连接片22固定在连接环19上,连接环19安装在本体2上。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将运动部件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通过光电编码器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本技术在理论上可以进行任意长度的直线位移测量,并且由于采用光电编码器,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既解决了光栅尺尺寸有限、只能测量有限长度位移的问题,又解决了使用光栅片的传统滚动光栅稳定性的问题。本技术相比于光栅尺等位移传感器,滚动光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性;相比于传统的采用光栅片的滚动光栅,新型滚动光栅采用光电编码器作为转换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滚动光栅具有装配简便,容易校准的特性;由于滚动光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简单、校准容易等特点,因此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轴测图;图中:端盖1,本体2,侧板钩3,侧板4,侧板脚5,拉力弹簧6,外壳7,垫圈8,支撑杆9。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半剖图;图中:10.摩擦轮,11.锁紧螺母,12.轴,13.定位套,14.压圈,15.上轴承,16.轴套,17.外衬套,18.内衬套,19.连接环,20.调整垫圈,21.连接轴,22.连接片,23.光电编码器,24.下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体2与端盖I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外壳7通过螺钉与本体2相连接,外壳7与垫圈8相连接,垫圈8用于安装电气接插头;支撑杆9安装于本体2之上。侧板4通过螺钉与侧板钩3、侧板脚5进行连接,侧板底部开有安装孔,用于安装固定;支撑杆9与侧板4之间通过拉力弹簧6进行连接。此外,支撑杆9与侧板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会通过调整螺钉进行校准。如图2所示,滚动光栅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机械部分和光电编码器部分。机械部分:轴12与轴套21之间的连接与固定是通过上轴承15和下轴承24实现的,轴承之间通过内衬套18、外衬套17进行端面间的定位,下轴承24与轴套16内端面相接触,然后通过调整垫圈20与轴12的轴肩进行定位,调整轴12与轴套16端面间的间隙,上轴承15端面与压圈14端面相接触定位,压圈14与轴套16通过螺纹相连接固定。这样就完成了轴12与轴套16之间的定位、固定。轴承套16端面与本体I内端面相接触,并通过螺钉进行定位固定。摩擦轮10安装于轴12之上,一端通过定位套13端面与轴承15端面相接触,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11进行锁紧。光电编码器部分:连接轴21与轴12通过内六角螺钉进行连接,另一端与光电编码器23相连接;光电编码器23与连接片22采用螺钉连接,连接片22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环19之上,连接环19则通过3个内六角螺钉安装在本体I之上。滚动光栅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的滚动光栅系统通过摩擦轮与所测量的运动部件相接触,摩擦轮10通过与轴12与光电编码器23连接在一起,当运动部件移动时,通过摩擦轮10将直线移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光电编码器23将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滚动光栅通过侧板4、侧板钩3、侧板脚5进行安装、校正,使摩擦轮10与运动部件相接触。在滚动光栅安装完成后,当部件运动时,摩擦轮10跟随部件一起进行旋转运动,摩擦轮10与轴12通过锁紧螺母11进行连接,因此,轴12跟随摩擦轮10 —起进行转动。轴12与连接轴21通过螺钉连接,连接轴21则与光电编码器23相连接,因此,将带动光电编码器23 —起进行旋转运动。最终,运动部件的直线位移通过上述部件转换为光电编码器的旋转运动,光电编码器23则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缆传至安装在垫圈8之上电气接插口,最终达到将运动部件的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滚动光栅,其特征是,滚动光栅包括端盖(1),本体(2),侧板钩(3),侧板(4),侧板脚(5),拉力弹簧(6),外壳(7),垫圈(8),支撑杆(9),摩擦轮(10),锁紧螺母(11),轴(12),定位套(13),压圈(14),上轴承(15),轴套(16),外衬套(17),内衬套(18),连接环(19),调整垫圈(20),连接轴(21),连接片(22),光电编码器(23),下轴承(24),本体(2)与端盖(I)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外壳(7)通过螺钉与本体(2)相连接,垫圈(8)与外壳(7)相连接,支撑杆(9)安装于本体(2)之上,侧板(4)通过螺钉与侧板钩(3)、侧板脚(5)进行连接,侧板底部开有安装孔,支撑杆(9)与侧板(4)之间通过拉力弹簧(6)进行连接;调整垫圈(20)、下轴承(24)、内衬套(18)、外衬套(17)、上轴承(15)依次套接在轴(12)上并置于轴套(16)内用压圈(14)压紧,上轴承(15)和下轴承(24)之间通过内衬套(18)和外衬套(17)进行端面间定位,下轴承(24)与轴承套(16)内端面相接触,并通过调整垫圈(20)与轴(12)的轴肩定位;定位套(13)、摩擦轮(10)套接在轴(12)上并用锁紧螺母(11)锁紧,定位套(13) —端端面与上轴承(15)端面相接触,定位套(13)另一端面与摩擦轮(10) —端端面接触,摩擦轮(10)另一端面与锁紧螺母(11)接触;轴套(16)外圆面与本体(2)内圆面相连接;光电编码器(23 )上的连接轴套通过连接轴(21)与轴(12 )连接,光电编码器(23 )的壳体与连接片(22 )连接,连接片(22 )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动光栅,其特征是,滚动光栅包括端盖(1),本体(2),侧板钩(3),侧板(4),侧板脚(5),拉力弹簧(6),外壳(7),垫圈(8),支撑杆(9),摩擦轮(10),锁紧螺母(11),轴(12),定位套(13),压圈(14),上轴承(15),轴套(16),外衬套(17),内衬套(18),连接环(19),调整垫圈(20),连接轴(21),连接片(22),光电编码器(23),下轴承(24),本体(2)与端盖(1)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外壳(7)通过螺钉与本体(2)相连接,垫圈(8)与外壳(7)相连接,支撑杆(9)安装于本体(2)之上,侧板(4)通过螺钉与侧板钩(3)、侧板脚(5)进行连接,侧板底部开有安装孔,支撑杆(9)与侧板(4)之间通过拉力弹簧(6)进行连接;调整垫圈(20)、下轴承(24)、内衬套(18)、外衬套(17)、上轴承(15)依次套接在轴(12)上并置于轴套(16)内用压圈(14)压紧,上轴承(15)和下轴承(24)之间通过内衬套(18)和外衬套(17)进行端面间定位,下轴承(24)与轴承套(16)内端面相接触,并通过调整垫圈(20)与轴(12)的轴肩定位;定位套(13)、摩擦轮(10)套接在轴(12)上并用锁紧螺母(11)锁紧,定位套(13)一端端面与上轴承(15)端面相接触,定位套(13)另一端面与摩擦轮(10)一端端面接触,摩擦轮(10)另一端面与锁紧螺母(11)接触;轴套(16)外圆面与本体(2)内圆面相连接;光电编码器(23)上的连接轴套通过连接轴(21)与轴(12)连接,光电编码器(23)的壳体与连接片(22)连接,连接片(22)固定在连接环(19)上,连接环(19)安装在本体(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新生马玉龙庄国梁赵宪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