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58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属于农机环保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在桔秆的腐化堆肥过程中,使由桔秆通过腐烂转化的肥料的营养更加均衡的水稻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水稻秆粉碎区、一次堆肥区和二次堆肥区,所述水稻秆粉碎区与一次堆肥区连通,一次堆肥区与二次堆肥区断续连通,在水稻秆粉碎区的顶部设置有水稻秆输入口,在水稻秆粉碎区的内部安装在水稻秆打碎器,在一次堆肥区的侧壁上设置有原料添加口,在二次堆肥区的侧壁上设置有成品肥料输出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属于农机环保设备制造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每年的春秋收获季节,均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桔杆,尤其是水稻桔杆。这些桔杆除了少量的干燥后作为燃料外,其余的大部分均在农田中自行腐烂或焚烧后回到土壤中作为肥料。当采用焚烧方式回归土壤时,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采用自行腐烂回归土壤时,不仅在腐烂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污染环境,而且,也不便于腐肥的收集和向土壤的均匀施撒。同时,单一的由桔杆腐烂归肥,也不能使回归土壤的肥料的营养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在桔杆的腐化堆肥过程中,使由桔杆通过腐烂转化的肥料的营养更加均衡的水稻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水稻杆粉碎区、一次堆肥区和二次堆肥区,所述水稻杆粉碎区与一次堆肥区连通,一次堆肥区与二次堆肥区断续连通,在水稻杆粉碎区的顶部设置有水稻杆输入口,在水稻杆粉碎区的内部安装在水稻杆打碎器,在一次堆肥区的侧壁上设置有原料添加口,在二次堆肥区的侧壁上设置有成品肥料输出口。进一步的是,所述水稻杆粉碎区与一次堆肥区之间通过设置在水稻杆粉碎区底部的振动型筛网连通。进一步的是,所述一次堆肥区与二次堆肥区之间,通过设置在一次堆肥区底部的活动式底板断续连通。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活动式底板与二次堆肥区的侧壁之间还倾斜的设置有伸缩杆,一次堆肥区与二次堆肥区之间,通过所述的伸缩杆的伸缩实现所述的断续连通。进一步的是,在一次堆肥区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搅拌器,分别从水稻杆粉碎区和原料添加口进入一次堆肥区的水稻杆和原料通过所述的搅拌器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是,在二次堆肥区的底部也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搅拌器,从一次堆肥区进入二次堆肥区的初堆肥料通过所述的搅拌器进一步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是,在一次堆肥区的原料添加口上方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口,在二次堆肥区的顾品肥料输出口上方的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的散热口。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散热口为百叶窗结构的伸拉式通风散热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个由水稻杆粉碎区、一次堆肥区和二次堆肥区构成的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并使所述的水稻杆粉碎区与一次堆肥区连通,一次堆肥区与二次堆肥区断续连通。这样,通过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先将水稻杆在水稻杆粉碎区被水稻杆打碎器打碎,并进入一次堆肥区,然后,再通过设置在一次堆肥区侧壁上的原料添加口输入猪粪、牛粪等原料进行初步发酵,经初步发酵的堆肥,最后进入二次堆肥区进行充分发酵形成营养均衡的成品堆肥。这样,通过所述的一体化装置以农作物桔杆,尤其水稻杆为基础再添加一定量的猪粪、牛粪等原料形成堆肥,不仅使肥料的营养更加衡均,而且形成的肥料十分集中,不需要重新进行收集,在向土壤进行施撒时,也能保证施撒的均匀。同时,集中发酵堆肥,还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对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稻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水稻杆粉碎区1、一次堆肥区2、二次堆肥区3、水稻杆输入口 4、水稻杆打碎器5、原料添加口 6、成品肥料输出口 7、振动型筛网8、活动式底板9、伸缩杆10、搅拌器11、散热口 1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在桔杆的腐化堆肥过程中,使由桔杆通过腐烂转化的肥料的营养更加均衡的水稻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水稻杆粉碎区1、一次堆肥区2和二次堆肥区3,所述水稻杆粉碎区I与一次堆肥区2连通,一次堆肥区2与二次堆肥区3断续连通,在水稻杆粉碎区I的顶部设置有水稻杆输入口 4,在水稻杆粉碎区I的内部安装在水稻杆打碎器5,在一次堆肥区2的侧壁上设置有原料添加口 6,在二次堆肥区3的侧壁上设置有成品肥料输出口7。上述通过设置一个由水稻杆粉碎区1、一次堆肥区2和二次堆肥区3构成的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并使所述的水稻杆粉碎区I与一次堆肥区2连通,一次堆肥区2与二次堆肥区3断续连通。这样,通过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先将水稻杆在水稻杆粉碎区I被水稻杆打碎器5打碎,并进入一次堆肥区2,然后,再通过设置在一次堆肥区2侧壁上的原料添加口 6输入猪粪、牛粪等原料进行初步发酵,经初步发酵的堆肥,最后进入二次堆肥区3进行充分发酵形成营养均衡的成品堆肥。这样,通过所述的一体化装置以农作物桔杆,尤其水稻杆为基础再添加一定量的猪粪、牛粪等原料形成堆肥,不仅使肥料的营养更加衡均,而且形成的肥料十分集中,不需要重新进行收集,在向土壤进行施撒时,也能保证施撒的均匀。同时,集中发酵堆肥,还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对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水稻杆以及猪粪、牛粪等材料的性质,以及水稻杆粉碎区1、一次堆肥区2和二次堆肥区3的功能的不同,为了便于生产堆肥的各种原料以及半成品堆肥的输送,所述水稻杆粉碎区I与一次堆肥区2之间通过设置在水稻杆粉碎区I底部的振动型筛网8连通;所述一次堆肥区2与二次堆肥区3之间,通过设置在一次堆肥区底部的活动式底板9断续连通;同时,在活动式底板9与二次堆肥区3的侧壁之间还倾斜的设置有伸缩杆10,一次堆肥区2与二次堆肥区3之间,通过所述的伸缩杆10的伸缩实现所述的断续连通。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经过水稻杆打碎器5打碎并进入一次堆肥区2的细碎水稻杆与从原料添加口 6进入的猪粪、牛粪等原料,混合得更架均匀,提高发酵效率,同时,也使成品堆肥的营养分布更加均匀,在一次堆肥区2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搅拌器11,分别从水稻杆粉碎区I和原料添加口 6进入一次堆肥区2的水稻杆和原料通过所述的搅拌器11混合均匀;在二次堆肥区3的底部也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搅拌器11,从一次堆肥区2进入二次堆肥区3的初堆肥料通过所述的搅拌器11进一步混合均匀。由于在水稻杆的腐烂发酵过程,会产生热能,同时也需要更多量的氧,以提高腐烂发酵效率。为了使所述的热量从所述一体化装置中散发出来,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稻杆的腐烂发酵效率,在一次堆肥区2的原料添加口 6上方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散热口 12,在二次堆肥区3的成品肥料输出口 7上方的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的散热口 12。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在堆肥的不同时期,开启和关闭所述的散热口 12,以提高堆肥的生产效率,所述散热口 12为百叶窗结构的伸拉式通风散热口。这样,在需要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的散热口 12调节就十分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水稻杆粉碎区(I)、一次堆肥区(2)和二次堆肥区(3),所述水稻杆粉碎区(I)与一次堆肥区(2)连通,一次堆肥区(2)与二次堆肥区(3)断续连通,在水稻杆粉碎区(I)的顶部设置有水稻杆输入口(4),在水稻杆粉碎区(I)的内部安装在水稻杆打碎器(5),在一次堆肥区(2)的侧壁上设置有原料添加口(6),在二次堆肥区(3)的侧壁上设置有成品肥料输出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杆粉碎区(I)与一次堆肥区(2)之间通过设置在水稻杆粉碎区(I)底部的振动型筛网(8)连通。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秆堆肥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水稻秆粉碎区(1)、一次堆肥区(2)和二次堆肥区(3),所述水稻秆粉碎区(1)与一次堆肥区(2)连通,一次堆肥区(2)与二次堆肥区(3)断续连通,在水稻秆粉碎区(1)的顶部设置有水稻秆输入口(4),在水稻秆粉碎区(1)的内部安装在水稻秆打碎器(5),在一次堆肥区(2)的侧壁上设置有原料添加口(6),在二次堆肥区(3)的侧壁上设置有成品肥料输出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袁继超杨世民巩发永陈金发王姗镒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