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庆龙专利>正文

一种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18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且内设置有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多个风口,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部件,该热交换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风扇和一个冷凝机构,壳体上方贯穿设置排风口和风扇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下方贯穿设置风扇口和排风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该壳体内部封闭隔离为上下两部分,冷凝机构呈倾斜状安装在壳体的内部,隔绝于所述排风口及风扇口之间且两侧均留有适当流通空间。借助机架面板下方的风扇将加工机内部的热空气吸进机壳内部的散热片及冷媒管中使其产生热交换作用,再利用上方风扇将环境外部的冷空气吸进机壳内部的散热片及冷媒管中,实现了保持机壳内部的恒温作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床机壳散热的设有冷凝机构和风扇的热交换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热交换器的新结构,主要在于在机壳内部设置上、下两个容置空间,并于机壳中间铆结固定一呈倾斜状的冷凝机构,借助冷凝机构的冷媒管以及多数排列的散热片,做为与热空气产生热交换作用,达到降温冷却的功能,其中在散热片两侧设有隔热海绵垫,并在周围及中间处涂布硅胶,用以封密上、下两个容置空间,使得机壳内、外的空气不致产生对流作用,然该机壳上方是贯穿设置排风口及风扇口,而该机壳后方的面板下方也贯穿设制风扇口及排风口,且在上、下风扇口处装设风扇,上、下排风口则装设滤网,利用面板下方的风扇可以将加工机内部的热空气吸入冷媒管及散热片中,再由下方排风口循环排出,而冷媒管中的冷媒在与热空气产生热交换作用后,会将热能传送至上方的冷媒管与散热片中,同一时间借助上方的风扇将环境外部的冷空气吸入,再将冷媒管及散热片上的热能经由上方排风口排出,确保机壳内部的恒温状态。由于本技术借助机壳面板下方的风扇将加工机内部的热空气吸进机壳内部的散热片及冷媒管中使其产生热交换作用,再利用上方风扇将环境外部的冷空气吸进机壳内部的散热片及冷媒管中,实现了保持机壳内部的恒温作用。为了便于深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内容以及所能达成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冷凝机构20,是在上架体21与下架体22之间排列隔设若干个散热片23,并在上、下架体21、22及散热片23上等距贯穿数个通孔211、221、231,借以贯穿插设一个呈弯蜒状的冷媒管24,且在冷媒管24一端套设风嘴241,用于将冷媒管24抽成真空状态,另在冷媒管24中注入适当冷媒剂,再将冷媒管24封闭,又在上架体21与下架体22的两侧面上对应穿设若干个透孔212、222,再将冷凝机构20中间的散热片23放置在机壳10中央的挡墙15上,令该冷凝机构20约略呈一适当的倾斜状态,使得散热片23恰可隔绝于排风口13及风扇口14之间,让该散热片23前后两侧均留有适当流通空间25,又在散热片23左右两两侧填塞放置隔热海绵垫26,最后在冷凝机构20的两边与中央接缝处涂上硅胶予以密封;风扇30,分别安装于机壳10上方的风扇口14及面板50下方的风扇口53处,用于抽送加工机内部的热空气以及环境外部的冷空气;滤网40,呈多网孔状的滤网,可以滤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并在滤网40周围穿设透孔41,用于铆结设置于机壳10上方的排风口13与面板50下方的排风口50,用于排放空气;面板50,在面板50周缘拗折设制一固定板51,并在固定板51上穿设若干透孔52,用于铆结固定于机壳10后方对应的透孔16中,用于与机壳10组合成一整体,且在面板50下方贯穿设有一个风扇口53及一个排风口54使得面板50可以面向加工机内部,借助风扇30将加工机内部的热空气抽送进入机壳10内部的冷凝机构20中。借助上述各元件构造所组合而成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台热交换器创新结构,在图2、3中,在实际操作应用上,可以利用螺丝穿过机壳10周围的固定板11直接锁结固定于加工机特定的位置上(例如电气箱、仪器箱、电脑室……等等),即可打开机壳10上方及下方的两个风扇30,借助下方风扇30将加工机内部的热空气抽入机壳10下方的冷凝机构20中,让热空气经过旁边的流通空间25进入散热片23与冷凝管24并产生热交换作用,使得热空气可以冷却降温,再由排风口54的滤网40排放至加工机内部,借由循环作用可达正常且持续的冷却目的,然而机壳10下方的散热片23与冷凝管24吸热所产生的热能则会传送至上方,此时机壳10上方的风扇30会将环境外部的冷空气抽入,让散热片23与冷凝管24与冷空气产生热交换,最后将热能经由上方的排风口13及滤网40排放至外部,达到机壳10内部保持平衡状态,避免机壳10内、外因为温差的关系而产生空气对流作用者;以便能有效控制加工机正常的工作温度,同时阻绝工作环境中的灰尘、水气、杂质直接经由通风口侵入,造成锈蚀损或机件故障的情形,可以确保加工机的精密度,提高加工机的使用性能。综合上述的本技术一种机床的热交换器结构,经过本技术人实际制做完成,并且经多次操作测试之后,证实的确可以达成本技术所预期的功能效益,同时可以有效地克服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弊端。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且内设置有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多个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风扇和一个冷凝机构,壳体上方贯穿设置排风口和风扇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下方贯穿设置风扇口和排风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所述中央设置有呈倾斜状的冷凝机构,所述壳体内部封闭隔离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冷凝机构由多排散热片和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的蛇形冷媒管组成,所述散热片隔绝于所述排风口及风扇口之间且所述散热片两侧均留有适当流通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的中央突立一固定所述冷凝机构的挡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媒管的一端套设供抽真空的风嘴,所述冷媒管中注入有冷媒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片两侧填充塞入有隔热海绵垫,所述冷凝机构两侧及中央处填充有密封硅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口及排风口设置有多孔状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四个,上方风扇口处设置2个,下方风扇口处设置2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方的排风口设置在所述风扇口的下面,在所述壳体下方的排风口设置在所述风扇口的上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由机壳、面板和固定板组成,所述机壳、面板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且内设置有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多个风口,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部件,该热交换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风扇和一个冷凝机构,壳体上方贯穿设置排风口和风扇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下方贯穿设置风扇口和排风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该壳体内部封闭隔离为上下两部分,冷凝机构呈倾斜状安装在壳体的内部,隔绝于所述排风口及风扇口之间且两侧均留有适当流通空间。借助机架面板下方的风扇将加工机内部的热空气吸进机壳内部的散热片及冷媒管中使其产生热交换作用,再利用上方风扇将环境外部的冷空气吸进机壳内部的散热片及冷媒管中,实现了保持机壳内部的恒温作用。文档编号B23Q11/12GK2540255SQ02231018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周庆龙 申请人:周庆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热交换器结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且内设置有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多个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风扇和一个冷凝机构,壳体上方贯穿设置排风口和风扇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下方贯穿设置风扇口和排风口并相应风扇口安装一风扇,所述中央设置有呈倾斜状的冷凝机构,所述壳体内部封闭隔离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冷凝机构由多排散热片和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的蛇形冷媒管组成,所述散热片隔绝于所述排风口及风扇口之间且所述散热片两侧均留有适当流通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周庆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