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398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包括后部带有开口的电梯轿厢、设置在电梯轿厢开口处的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尾厢、对重架及提供动力的曳引机构,所述尾厢与电梯轿厢配合后电梯门到尾厢最后部的距离大于急救担架车的长度,所述对重架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左侧部或者右侧部或者后部的左、中、后侧,所述对重架包括多个对重块,所述对重块为高密度的窄条状结构;使用本电梯可实现急救担架车在高楼层的急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特别是一种常规电梯轿厢与尾厢 配合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不断日新月异,电梯作为楼宇 的垂直运输唯一主要设备,人们对电梯承载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现有的电梯远远不能 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寿命的不断增长,高龄层的 人数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就医急救便成为人们 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话题,而在密集的住宅楼中,其传统的住宅电梯又无法运载急救床或急 救担架,这样往往会延误急救时间,给家属及急救单位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迫切需要一 种能够在现有标准电梯内运载急救床或急救担架,满足医用急救功能要求的电梯。在我国高层住宅楼里的居民不得不防范那些突如其来的疾病,且某些疾病发病 时,病人必须平躺着送到医院,这时一般的乘客电梯由于轿厢深度原因不能放置担架,救护 人员只能抬着担架,从楼梯一层一层往下抬,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2012年8月I日强制实施的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其中6.4.2条明确规 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应不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 担架的电梯。”这是新规范最被称道的一项规定,凸显人性化,可以方便紧急情况时,抢险人 员入户救援。根据我国《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的有关规定,为了确保电梯 不被超载,必须严格控制电梯轿厢面积。额定载重量IOOOkg的乘客电梯轿厢面积不允许超 过2.52m2,轿厢常规内部净尺寸为1600mm(宽)X 1400mm(深);额定载重量800kg的乘客电 梯轿厢面积不允许超过2.lm2,轿厢常规内部净尺寸为1400mm(宽)X1300mm(深)。以上额 定载重量下的乘客电梯常规轿厢面积都没有超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对于轿厢最大面积的规定,且多余的轿厢面积常规情况下是不会利用的。但是具备医疗急 救功能的急救床或急救担架长度均为1900mm左右,其不足之处是急救床或急救担架根本 无法放入额定载重量为IOOOkg或800kg的一般乘客电梯轿厢内,除非电梯轿厢深度尺寸 加大到1900mm以上,个别地方为此正对电梯土建设计以及采购发布了一些地方性法规,规 定电梯轿厢深度必须达到2100_以便能放置担架,为了能达到轿厢深度2100mm,建议设计 额定载重量不小于1000kg,这就造成了有些建筑实际只需要额定载重量800kg的电梯,为 了达到放置担架的目的,不得不增加额定载重量。额定载重量的增加又牵扯到其他好多方 面,首先就是井道面积的增加,还有就是用电量的增加,例如一台额定载重量为800kg、速度 为1.5m/s的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功率约为8.2kw,而一台额定载重量为1000kg、速度为1.5m/s的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功率约为10.lkw,按每天运行18小时计算,仅仅曳引机一 项一年就多耗电12483度。所以使用额定载重量小、井道面积占用小、轿厢比例协调的普通 乘客电梯运送平躺在担架上的病人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除非轿厢深度尺寸加大到1.9m,就需要将电梯制造成细长条形,这样电梯轿厢造 型常规使用时更不方便,势必会造成电梯土建井道平面内尺寸会严重偏离常规,以及土建 井道面积会严重增大,浪费土建面积,直接增加使用成本,这里就出现了使用的需要和电梯 轿厢面积严格不允许超标的的矛盾,且平衡问题不容易掌握。现有的楼房的电梯井道面积已经确定,且电梯型号和规格已经确定,如果改动较 大现有的电梯需要大范围的更换,成本势必会很高,若能在现有的电梯井道、电梯型号规格 不变的情况下,研制出实现医用担架急救的方案,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为了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包括后部带有开口的电梯轿厢、设置在电梯轿厢 开口处的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尾厢、对重架及提供动力的曳引机构,所述尾厢与电梯轿厢 配合后电梯门到尾厢最后部的距离大于急救担架车的长度。所述的尾厢设置在电梯轿厢后部的中间位置或者设置在电梯轿厢后部偏向电梯 轿厢的左侧或者右侧位置,所述的尾厢和所述的电梯轿厢焊接连接和/或螺栓连接和/或 挂钩连接和/或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的尾厢的至少两个对边上设置有“]”形槽,所述电梯轿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 相应的“”形槽、“”形槽、“所述的尾厢的两侧设置有多排带孔的连接板,所述的电梯轿厢的对应位置伸出多 个与连接板上的孔相匹配的螺栓杆,连接板与螺栓杆匹配后螺栓连接。所述的尾厢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挂钩,所述电梯轿厢的对应位置伸出多个与挂钩相 匹配的挂钩座,挂钩座上设置有防止挂钩上下移动的条形挡板。所述的尾厢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环状连接件,所述电梯轿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 吊钩,通过钢丝绳将环状连接件和吊钩连接,尾厢的下部和电梯轿厢的对应位置连接。所述的尾厢的宽度为d,电梯井道的宽度为dl,其中,d < dl ;所述尾厢的深度为 s,电梯轿厢所在的电梯井道的深度为s2,电梯轿厢的深度为Si,急救担架车的长度为LI, 电梯轿厢前壁的厚度为s3其中,s < s2-sl,且s > Ll-sl-s3,所述的尾厢的高度为h,电 梯轿厢的高度为hl,h < hi,所述的尾厢包括一底板、与底板相对应的顶板、两侧板和后板, 各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尾厢的底板和电梯轿厢的底面一体设置或者由多部 分连接。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和电梯轿厢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所述的底板的上 表面高于电梯轿厢的底面,底板的上表面高出电梯轿厢的底面的高度与电梯轿厢所要铺设 的地板或者装饰板的厚度匹配。所述对重架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左侧部或者右侧部或者后部的左侧或者中间或者 右侧,所述对重架包括多个对重块,所述对重块为高密度的窄条状结构;所述的对重块的宽 度方向缩短了 13%-25%。所述的尾厢和电梯轿厢连接处可以为开口直接连通,方便大物件进入。所述的后板的对应位置还设置有前板,所述前板为可以连通电梯轿厢的可开关的 尾厢门,所述尾厢门可以为任意的开门形式,中分或者旁开,所述的尾厢门为推拉式结构或 者向内外旋转式结构或者伸缩折叠式结构,所述的尾厢门通过滑道或者通过铰链与尾厢相 连接,所述的尾厢门上设置有门锁,所述的门锁为IC卡控制的磁卡锁或者为密码控制的密 码锁或者为按钮式锁或者为专用钥匙控制的钥匙锁或者为指纹锁或者为挂锁。所述的尾厢门与尾厢连接处设置有用于给电梯控制主板发送急救信号和/或能 控制灯具开关的至少一个微动开关,所述的尾厢的内部设有用于照明的灯具,所述灯具为 由微动开关控制的尾厢门打开后灯具启动、尾厢门关闭后灯具关闭的灯具,所述的电梯的 外呼盒设置有告知电梯急救专用的告知装置,该告知装置由控制主板控制,通过告知装置 告知在等电梯的人电梯正处在担架急用状态。所述的尾厢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或者半圆形或者不 规则形状,所述尾厢的内部设有急救物品和固定急救物品的捆绑带,所述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容纳急救担架车的电梯,包括后部带有开口的电梯轿厢(10)、设置在电梯轿厢(10)开口处的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尾厢(1)、对重架及提供动力的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厢(1)与电梯轿厢(10)配合后电梯门到尾厢(1)最后部的距离大于急救担架车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