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368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管上料机构,设置在输液管组装生产线上,用于实现输液管原料管体的自动上料,包括装载输液管管体的上料组件和抓取上料组件上的输液管管体并输送到下一工序工位上的输送组件,上料组件包括可移动的送料架,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输液管管体的沟槽;输送组件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其下端安装有多个气爪,用于抓取移动送料架上的输液管管体;该可移动支架带动抓取有输液管管体的气爪移动以输送到下一工序的工位,实现自动上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料机构通过利用可移动式送料架,解决了管与管之间容易缠绕的问题,使操作更加便利;采用两边交替上料,提高上料效率;上料组件和输送组件采用自动化装置,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管上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管上料机构,适 用于输液管组装生产线上的输液管原料管的上料。
技术介绍
医疗行业里,一次性使用输液管经常用到。输液管一般是由滴斗组件、导管、穿刺 器、药液过滤器、流量调节器、静脉针等组成。输液管生产线上,一般先需要将输液管管体等 原料先上料并放入漏气测试装置中进行漏气检测,测试完毕后,然后进行针头等附件组装, 再缠绕成圈并放入已制好的包装袋中。使用时不需要再次消毒,只需拆开包装就可以使 用。目前医疗输液管的上料是由工人手工完成的,即通过手工操作,直接将输液管拿 至漏气测试装置中进行测试。这种上料方式的最大的缺点在于容易附上病菌,往往要对包 装工人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和 生产空间。另外,输液管人工上料,在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工人工作强度较高,容易导致工 作疲劳,生产效率也会降低。由于输液管为柔性的塑料管,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管与管 之间容易缠绕在一起,不利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一次性输液管人工上料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上料 简单、生产高效的自动上料机构,实现输液管的自动上料,提高输液管组装生产效率。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液管上料机构,设置在输液管组装生产线上,用于实现输液管原料管体的 自动上料,该机构包括装载输液管管体的上料组件)和抓取所述上料组件上的输液管管体 并输送到下一工序工位上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可移动的送料架,其 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输液管管体的沟槽,用于将输液管管体装载并移动到输送组件下 方;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其下端安装有多个气爪,用于抓取移动送料架上的输 液管管体;该可移动支架带动抓取有输液管管体的气爪移动以输送到下一工序的工位,实 现自动上料。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导轨,其中,所述送料架可滑动 地设置在该第一导轨上,并与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该第一气缸作动推动所述送 料架在该第一导轨上移动,实现将输液管移动到输送组件下方。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摆动杆和支撑杆,其中,该第二气缸设 置在固定于基座上的支撑杆上,该摆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该摆动杆上设置 有凹槽,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在摆动杆的凹槽内,该第二气缸作动时可通过活塞杆推 动摆动杆摆动,使其在摆动到水平面时用于支撑送料架。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三气缸、第二导轨和导轨滑块,其中,该导轨滑块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支架上端与该导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 气缸设置在支架的上下端之间,其可带动支架下端相对上端上下移动,并同时驱动气爪,使 该气爪抓取输液管管体并向上移动脱离送料架,从而随支架沿第二导轨移动以输送到下一 工序的工位。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支架与丝杆可相对运动地连接, 该电机输出轴与丝杆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驱动支架直线运动,从而使其与导轨滑 块一起沿第二导轨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优选为并排布置的两根,固定设置在工作台基座上,并位 于送料架移动平面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的方向为与送料架的移动方向成一定角度。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为多个,相对布置在运输组件的两侧,各上料组件交替循 环将输液管输送到运输组件下方。本技术的机构包括上料与运输两大组件,其中,上料组件由气缸、摆动杆、可 移动式送料架组成,机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上料组件,两边交替上料,由气缸将装有输液管 的送料架推送至运输组件下方。运输组件主要由气爪、双联气缸、铝型架、导轨、丝杆电机组 成,气爪下移至送料架位置,取出输液管。本技术的上料机构中,通过利用可移动式送料架,解决了管与管之间容易缠 绕的问题,使操作更加便利;采用两边交替上料,提高上料效率;不管是上料组件还是输送 组件,均采用自动化装置,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问题,包括容易附上细菌、工人工作 强度大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料组件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料组件的局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输组件的轴测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输组件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 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组件I和运输组件2,上料组件I用于 装载管体,完成对输液管的上料,并将输液管管体移至运输组件2下方,运输组件2抓取上 料组件上的输液管,并将输液管输送至下个工位,完成上料。如图2、3所示,上料组件I包括气缸11、移动式送料架12、气缸13、摆动杆14、支 撑杆15、导轨16。送料架12设置在导轨16上,可在导轨16上往复移动。送料架12上设 置有多个沟槽,各沟槽中用于放置输液管管体。气缸11的推杆与送料架12固定连接,气缸 11作动,可将装有输液管的送料架12在导轨16上移动,以将输液管推送至运输组件2下方。气缸13固定在支撑杆15上,摆动杆14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杆15上,摆动杆14 上设置有凹槽,气缸13的活塞杆端部设在摆动杆14的凹槽内,气缸13作动时可通过活塞 杆推动摆动杆14摆动,使其在摆动到水平面时可以用于支撑送料架12。上料组件I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两个,相对布置在运输组件2的两侧,各上 料组件交替循环将输液管输送到运输组件2下方,以提高上料效率。如图4、5所示,运输组件2包括气爪21、气缸22、支架23、导轨24、导轨滑块25、电 机26、丝杆27。其中,导轨24优选为并排布置的两根,固定设置在工作台基座上,并位于送 料架移动平面的上方。导轨24的方向优选设置为与送料架12的移动方向成一定角度,例 如90°,导轨24上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导轨滑块25。支架23上端与导轨滑块25固定连 接,其可随该导轨滑块25在导轨方向往复移动。支架23下端的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气爪 21,该气爪21用于抓取送料架输送过来的输液管管体。支架23的上下端之间连接有气缸 22,气缸22可以为双联气缸,该气缸22可带动支架23下端相对上端上下移动,同时驱动气 爪21,使气爪21抓取输液管管体并向上移动脱离送料架12。支架23与丝杆27可相对运动地连接,电机26输出轴与丝杆27连接,通过电机26 带动丝杆转动,驱动支架23直线运动,从而使其与导轨滑块25 —起沿导轨24移动,实现将 抓取的输液管输送到导轨端头的下一工位。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2左右两边分别放置装有一次性输液管的移动式送料架 12,轮流上料,气缸11活塞上有卡槽,可以推拉送料架12,使得送料架12在导轨16上移动。 与此同时,通过气缸13活塞运动,推动摆动杆14转为水平位置,对处于气爪21正下方的送 料架12起支撑作用,当送料架12回到初始位置时,气缸13活塞杆收回,摆动杆14也恢复 到竖直位置。当送料架12移动到气爪21正下方时,双联气缸22活塞推动支架23下移,气爪21 固定在支架23上,因此气爪21也随之下移,当气爪21运动到适当位置时,气爪21将输液 管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管上料机构,设置在输液管组装生产线上,用于实现输液管原料管体的自动上料,该机构包括装载输液管管体的上料组件(1)和抓取所述上料组件(1)上的输液管管体并输送到下一工序工位上的输送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可移动的送料架(12),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输液管管体的沟槽,用于将输液管管体装载并移动到输送组件(2)下方;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可移动的支架(23),其下端安装有多个气爪(21),用于抓取移动送料架(12)上的输液管管体;通过该可移动支架(23)带动抓取有输液管管体的气爪(21)移动以输送到下一工序的工位,实现自动上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何纯胡友民李延磊刘奥张如杰金成波霍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