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358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它包括有“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吊板,其中,“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为多个,依次套装在方轴上;“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套装在方轴两端,且“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一端与“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相抵触,另一端通过挡圈固定形成托辊辊体;方轴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固定轴承座组安装在吊板下端,吊板上端设有一手提,并通过手提卡合在吊架上。本方案将现有固定托辊的扁方延长形成吊板,使托辊的安装、调节更加简单、方便;在轴承座的端面增加了油嘴给轴承注油润滑,大大提高轴承座组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
本技术涉及皮带输送机
,尤其是指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
技术介绍
目前的皮带输送机下托辊主要有钢制托辊和非金属托辊两大类。这两大类的共同 点是:采用固定轴,管体旋转的方式。不足有:使用寿命短,质量太重,对一些大型皮带机的 下托辊单个重量可以达一百公斤以上。托辊本身就是皮带机中易损件,是经常需要更换的, 太重的托辊更换就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扰,特别是安装在几十米高空或野外的皮 带机下托辊的更换就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皮带输送机的质量 轻、工作寿命长、耐磨性强、安装简单、运输方便的下托辊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它包 括有“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挡圈、方轴、固定轴承座组、吊板、手提、 吊架,其中,“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为多个,依次套装在方轴上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套装 在方轴两端,且“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一端与“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相抵触,另一端通过挡 圈固定形成托辊辊体;方轴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固定轴承座组安装在吊板下端,吊板上端 设有一手提,并通过手提卡合在吊架上。所述的固定轴承座组包括有环形密封圈组件、轴承、油嘴、卡簧,其中,环形密封圈 组件套装在方轴上,其一端通过卡簧紧压在吊板外侧,另一端通过轴承锁紧;环形密封圈组 件、轴承外侧通过保护罩扣合形成密封;保护罩上设有油嘴。所述的吊架上设有三个“U”型调节档位,手提卡合在调节档位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缓冲圈采用本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合陶瓷材料制作成 型,以此代替现有技术采用的钢管,使托辊的重量降低了一倍以上。原托辊的管壁厚一般为 3mm-5mm,改为复合复合陶瓷缓冲圈的厚度20mm-60mm,使其耐磨性大大提高。本方案将现有 固定托辊的扁方延长形成吊板,并在吊板上端设一手提;在吊架上设三个与手提相配合的 调节档位,使托辊的安装、调节更加简单、方便;在轴承座的端面增加了油嘴给轴承注油润 滑,大大提高轴承座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吊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 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皮带输送机下托辊机构包括有“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1、“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挡圈3、方轴4、固定轴承座组5、吊板8、手提10、吊架11,其中, “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为多个,依次套装在方轴4上;“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I套装在方 轴4两端,且“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I 一端与“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相抵触,另一端通过 挡圈3固定,形成紧密配合且质量轻巧耐磨的托辊辊体;方轴4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固定轴 承座组5安装在吊板8下端,固定轴承座组5包括有环形密封圈组件6、轴承7、油嘴9、卡 簧13,其中,环形密封圈组件6套装在方轴4上,其一端通过卡簧13紧压在吊板8外侧,另 一端通过轴承7锁紧;环形密封圈组件6、轴承7外侧通过保护罩14扣合形成密封;保护罩 14有效防止托辊在工作时灰尘或雨水进入轴承座组;保护罩14上设有油嘴9 ;通过油嘴9 给轴承注油,大大提高轴承座组整体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吊板8上端设有一手提10,并 通过手提10卡合在吊架11上,吊架11上设有三个“U”型调节档位12,手提10卡合在调节 档位12内。采用多个调节档位12和手提10后,使托辊的安装、调节更加简单、方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 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内。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l)、“x”型复 合陶瓷缓冲圈(2)、挡圈(3)、方轴(4)、固定轴承座组(5)、吊板(8)、手提(10)、吊架(11), 其中,“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为多个,依次套装在方轴(4)上;“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I)套装在方轴(4)两端,且“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I)一端与“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 相抵触,另一端通过挡圈(3)固定形成托辊辊体;方轴(4)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固定轴承座 组(5)安装在吊板(8)下端,吊板(8)上端设有一手提(10),并通过手提(10)卡合在吊架(I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固定轴承座组(5)包括 有环形密封圈组件(6 )、轴承(7 )、油嘴(9 )、卡簧(13 ),其中,环形密封圈组件(6 )套装在方 轴(4)上,其一端通过卡簧(13)紧压在吊板(8)外侧,另一端通过轴承(7)锁紧;环形密封 圈组件(6)、轴承(7)外侧通过保护罩(14)扣合形成密封;保护罩(14)上设有油嘴(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吊架(11)上设有三个 “U”型调节档位(12),手提(10)卡合在调节档位(12)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它包括有“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吊板,其中,“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为多个,依次套装在方轴上;“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套装在方轴两端,且“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一端与“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相抵触,另一端通过挡圈固定形成托辊辊体;方轴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固定轴承座组安装在吊板下端,吊板上端设有一手提,并通过手提卡合在吊架上。本方案将现有固定托辊的扁方延长形成吊板,使托辊的安装、调节更加简单、方便;在轴承座的端面增加了油嘴给轴承注油润滑,大大提高轴承座组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5G39/02GK202967411SQ20122064767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建民 申请人:湖南省映鸿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输送机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1)、“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挡圈(3)、方轴(4)、固定轴承座组(5)、吊板(8)、手提(10)、吊架(11),其中,“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为多个,依次套装在方轴(4)上;“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1)套装在方轴(4)两端,且“I”型复合陶瓷缓冲圈(1)一端与“X”型复合陶瓷缓冲圈(2)相抵触,另一端通过挡圈(3)固定形成托辊辊体;方轴(4)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固定轴承座组(5)安装在吊板(8)下端,吊板(8)上端设有一手提(10),并通过手提(10)卡合在吊架(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映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