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油部件,涂油部件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一端部的涂抹部,其中,涂抹部的一端与主体的相应一端固定接合;其特征在于,涂抹部的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多个锥形突起沿着平行于主体一侧表面的方向并排排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油部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机械制造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需要在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制造设备或制成的零部件进行油脂的涂抹,以避免设备或零部件的锈蚀。更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制造设备多包括对即将制成的零部件进行油脂涂抹的涂油部件,利用这样的涂油部件,能够利用设备对零部件的外表面涂抹油脂,以防止零部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锈蚀。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涂油部件往往由较硬的橡胶材料制成,并且涂抹面形成多个彼此平行的凸棱。这样的涂油部件可能由于涂油方向导致零部件表面的涂油不均匀,进而导致工人在零部件送出设备后还要进行补涂,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并相应增加了大量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油部件来解决上述的以往的问题,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解决上述缺陷,能够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供生产效率。具体来说,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涂油部件,涂油部件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一端部的涂抹部,其中,涂抹部的一端与主体的相应一端固定接合;其特征在于,涂抹部的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多个锥形突起沿着平行于主体一侧表面的方向并排排列。通过这样的结构,利用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的端表面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油脂涂抹,无论该涂油部件沿着哪个方向移动,均可以保证油脂的涂抹均匀,从而不需要进行人工补涂,利用简单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显著地提供了生产效率。较佳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涂抹部由橡胶制成。较佳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主体由橡胶制成,并且主体可以与涂抹部一体形成。较佳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多个锥形突起中的每个锥形突起为棱锥形突起。较佳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多个锥形突起中的每个锥形突起为圆锥形突起。较佳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涂抹部的硬度为30邵氏硬度。较佳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彼此相邻的两个锥形突起的彼此相接的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在50°飞0°的范围内。较佳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多个锥形突起中,彼此相邻的两个锥形突起的各自的锥尖在平行于主体一侧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在0.8^2毫米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较优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油部件,该涂油部件包括主体11以及设置于主体11 一端部的涂抹部12。涂抹部12的一端与主体11的相应一端固定接合。更进一步,涂抹部12的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多个锥形突起121沿着平行于主体11的一侧表面的方向并排排列。通过这样的结构,利用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的端表面作为涂抹表面对零部件的表面进 行油脂涂抹,无论该涂油部件沿着哪个方向移动,均可以保证油脂的涂抹均匀,从而不需要进行人工补涂,利用简单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显著地提供了生产效率。更为具体地,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呈长方体形状。更进一步,涂油部件中的主体11和涂抹部12均呈长方体形状,并且涂抹部12的一端表面与主体11的相应一端的端表面贴合并彼此固定在一起。更为具体地,如图1所示,涂油部件的涂抹部12的端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以作为涂抹表面。更为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以平行于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方向呈多排并排排列的形式,而在垂直于该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的方向上,多个锥形突起121彼此错开。更进一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涂油部件,涂抹部12由橡胶制成。更为具体地,涂抹部的硬度为30邵氏硬度。通过这样的构造,与涂抹部的硬度为50邵氏硬度的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涂抹部能够更加均匀地将油脂涂抹在零部件表面,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涂油部件的涂抹效果。更进一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涂油部件,主体11也可以由橡胶制成,并且主体11与涂抹部12 —体形成。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更加方便地制造该涂油部件,进一步改善了涂油部件以及使用该涂油部件的设备的制造成本和效率。更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中,多个锥形突起121为棱锥形突起。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彼此相邻的两个锥形突起的彼此相接的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α在50°飞0°的范围内。更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中,多个锥形突起中,彼此相邻的两个锥形突起的各自的锥尖在平行于主体一侧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在0.8^2毫米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具有这样的构造,能够进一步改善涂油部件在零部件表面上的涂抹效果。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3对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多个锥形突起221的排列方式略有不同,其他构造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对于类似构造,本说明书中将不再进行重复描述。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涂油部件包括主体21和固定连接到主体21 —端的涂油部22。更为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的排列方式为同时平行于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方向和垂直于该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的方向。S卩,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多个锥形突起121所组成的阵列中的每一排平行于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方向,并且每一列平行于垂直于该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进一步降低涂油部件的制造成本,改善了涂油部件以及使用该涂油部件的设备的制造成本和效率。此外,除了上述描述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构思做出各种变型例,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后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根据实际使用和设计需要排列涂抹部上的多个锥形突起,当涂抹部具有圆形端面时,多个锥形突起明显可以在该圆形端面上以沿径向发散形式排列。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很容易地根据实际使用和设计需要选择多个锥形突起中的每个锥形突起的形状,例如,该锥形突起可以形成为圆锥体形状,或者形成为梯台形状等,只要能够使得通过该涂抹部涂抹的油脂能够均匀地分布于零部件的表面即可。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只有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被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技术的权利范围,凡以相同的技术手段、或为下述权利要求内容所涵盖的权利范围而实施的 ,均不脱离本技术的范畴而是申请人的权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涂油部件,所述涂油部件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端部的涂抹部,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油部件,所述涂油部件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端部的涂抹部,其中,所述涂抹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相应一端固定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部的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所述多个锥形突起沿着平行于所述主体一侧表面的方向并排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新,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