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478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挤压模具,包括模套(1),模套(1)的内侧设置有与模套(1)相对应的模芯(2),且所述模套(1)与模芯(2)之间具有挤压间隙(3),所述模套(1)具有导向端(4)、走径端(5)和支撑端(6),所述模芯(2)设置在的模套(1)的支撑端(6)后端,且模芯(2)与支撑端(6)之间具有间隙(3)。所述模套(1)与模芯(2)之间的挤压间隙(3)为5-6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模套与模芯之间具有挤压间隙,所述模套具有导向端、走径端和支撑端,熔融的塑料通过填料口进入模套,靠压力通过模套实现缆芯、吊索上最后走型。所挤压出的电缆不会出现偏心,挤出外部因整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是一种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常用的电缆都在在其外部包裹有一层保护层,用于电信和通讯行业。现有的挤压模具,挤压后,外面的塑料层不是直接压在线芯上,里管状结构,然后 拉伸包覆在电缆的缆芯和吊索上。采用这样的模具挤压后,塑料挤出时压力比较小,容易出现偏心,挤出外部因整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挤压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挤压模具,包括模套(I),模套(I)的内侧设置有与模套(I)相对应的模芯(2),且所述模套(I)与模芯(2)之间具有挤压间隙(3),所述模套⑴具有导向端⑷、走径端(5)和支撑端(6),所述模芯(2)设置在的模套⑴的支撑端(6)后端,且模芯(2)与支撑端(6)之间具有间隙(3)。所述模套(I)与模芯(2)之间的挤压间隙(3)为5-6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模套与模芯之间具有挤压间隙,所述模套具有导向端、走径端和支撑端,熔融的塑料通过填料口进入模套,靠压力通过模套实现缆芯、吊索上最后走型。所挤压出的电缆不会出现偏心,挤出外部因整度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挤压模具,包括模套I,模套I的内侧设置有与模套I相对应的模芯2,且所述模套I与模芯2之间具有挤压间隙3,所述模套I具有导向端4、走径端5和支撑端6,所述模芯2设置在的模套I的支撑端6后端,且模芯2与支撑端6之间具有间隙3。所述模套I与模芯2之间的挤压间隙3为5-6m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1)?,模套(1)的内侧设置有与模套(1)相对应的模芯(2),且所述模套(1)与模芯(2)之间具有挤压间隙(3),所述模套(1)具有导向端(4)?、走径端(5)?和支撑端(6)?,所述模芯(2)?设置在的模套(1)的支撑端(6)?后端,且模芯(2)?与支撑端(6)?之间具有间隙(3)。

【技术特征摘要】
1.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I),模套(I)的内侧设置有与模套(I)相对应的模芯(2),且所述模套(I)与模芯(2)之间具有挤压间隙(3),所述模套(I)具有导向端(4)、走径端(5)和支撑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延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永太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