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超专利>正文

抽油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3061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机底座,包括立板、底板、两根纵梁及横梁,立板固定在两根纵梁的两端,立板下方固定底板,底板上均匀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横梁交叉固定在纵梁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底座上各部位承受的拉力更均匀,对抽油机的支撑更稳定,从而延长了抽油机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抽油机,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底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生产的抽油机的型号很多,抽油机的一些结构件不能互换,给维修和组装带来相当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工装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其中支架底板不能在工装上进行组对,而是在整机组装过程中将支架与底座找正后再将底板组焊上,进而形成每台整机的支架底板与底座孔的匹配情况都不相同,造成同种机型的支架与底座不能互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号“200520142833.8”公开了一种抽油机座体钻模,其公开日为2006年12月06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钻模体为一整体刚性件,由立板、底板、纵梁及横梁组成,横梁固定在纵梁之间,立板固定在纵梁的两端,立板下方固定底板,底板上均匀开有通孔。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纵梁与横梁为工字形结构,但由于抽油机的重量较重,工字形结构中各部位所能承受的拉力不均匀,不能很好地支撑抽油机,容易导致底座变形,从而导致抽油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抽油机座体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抽油机底座,采用本技术后,底座上各部位承受的拉力更均匀,对抽油机的支撑更稳定,从而延长了抽油机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抽油机底座,包括立板、底板、两根纵梁及横梁,立板固定在两根纵梁的两端,立板下方固定底板,底板上均匀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横梁交叉固定在纵梁之间。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与纵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在所述纵梁之间设置了两根交叉横梁,交叉结构能够使横梁和纵梁上各部分受力均匀,对抽油机的支撑更稳固,长久使用底座不变形,能够延长抽油机的使用寿命。二、本技术中,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此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底座所能承受的拉力,能够支撑较重的抽油机。三、本技术中,所述横梁与纵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也便于后期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筋板,2、立板,3、底板,4、纵梁,5、横梁,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抽油机底座,包括立板2、底板3、两根纵梁4及横梁5,立板2固定在两根纵梁4的两端,立板2下方固定底板3,底板3上均匀开有通孔6,所述横梁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横梁5交叉固定在纵梁4之间。本技术中,优选所述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4的两端固定连接,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例如横梁5的两端也可以与两根纵梁4的任意部位固定连接。本技术中,优选所述横梁5与纵梁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例如还可以采用卡接、焊接等。本技术中,优选在立板2与底板3之间设置筋板I。本技术中,优选在纵梁4上方固定设置吊耳,便于安装抽油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机底座,包括立板(2)、底板(3)、两根纵梁(4)及横梁(5),立板(2)固定在两根纵梁(4)的两端,立板(2)下方固定底板(3),底板(3)上均匀开有通孔(6),所述横梁(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横梁(5)交叉固定在纵梁(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机底座,包括立板(2)、底板(3)、两根纵梁(4)及横梁(5),立板(2)固定在两根纵梁(4)的两端,立板(2)下方固定底板(3),底板(3)上均匀开有通孔(6),所述横梁(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横梁(5)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