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249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央的转轴孔和均匀安装在齿轮本体圆周上的输出斜齿,其在所述齿轮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圆环形凹槽,上表面的圆环形凹槽和下表面的圆环形凹槽沿转轴孔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粉末冶金行星齿轮整体重量小、密度均匀,在齿轮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减少由于局部偏重导致的材料损耗和功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特别地,涉及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的用于碎纸机的传动齿轮组来说,行星齿轮是使用铸造的方法或者钢件加工的方法加工而成,这些行星齿轮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都很难进行减重设计,这是由于传统铸造方法如果进行减重设计,产品就难以脱出模具,钢件加工的方法则会增加高难度的供需,而且起不到节省材料的效果。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普遍,普通铸造和钢件加工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得以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普遍的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的优化,只单纯考虑到整体减重,没有考虑到行星齿轮的整体密度均匀性,使行星齿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局部偏重导致耗损或者损耗动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能够在减重设计后使得行星齿轮的整体密度均匀,在行星齿轮工作过程中减少由于局部偏正导致的损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央的转轴孔和均匀安装在齿轮本体圆周上的输出斜齿,在所述齿轮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圆环形凹槽,上表面的圆环形凹槽和下表面的圆环形凹槽沿转轴孔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减重设计后使得行星齿轮的整体重量小、密度均匀,且在行星齿轮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减少由于局部偏重导致的材料损耗和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粉末冶金行星齿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粉末冶金行星齿轮沿图1中的A-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100,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10、设置在齿轮本体10中央的转轴孔20和均匀安装在齿轮本体10圆周上的输出斜齿30。在所述齿轮本体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圆环形凹槽101、102,上表面的圆环形凹槽101和下表面的圆环形凹槽102沿转轴孔20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环形凹槽101、102的深度横截面为梯形。圆环形凹槽101和圆环形凹槽102的深度相等,均为齿轮本体10厚度的1/4-1/5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本体10厚度a为8cm左右,圆环形凹槽101、102的深度b为1.6cm左右。圆环形凹槽101、102的中心环线的半径c为齿轮本体10半径d的8/15-2/3。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径C为Ilcm左右,半径d为17cm左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央的转轴孔和均匀安装在齿轮本体圆周上的输出斜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圆环形凹槽,上表面的圆环形凹槽和下表面的圆环形凹槽沿转轴孔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冶金行星齿轮,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央的转轴孔和均匀安装在齿轮本体圆周上的输出斜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圆环形凹槽,上表面的圆环形凹槽和下表面的圆环形凹槽沿转轴孔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冶金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每个圆环形凹槽的深度横截面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冶金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上表面的圆环形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凯洋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