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钲原专利>正文

倒角机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17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倒角机改良构造,包括一马达传动轴锁设的倒角刀具,再于刀具的切削面一处设有工作物承载架,该承载架系二板体呈四十五度角往切削面靠近,并于切削面侧设一配合闪开刀具的凹弧槽,马达的传动轴装设有二组以上的刀具,且马达的位置并可配合适当刀具对准承载架加工位置而作调整,据此,达到同时有二种以上倒角型态可供选择、无需拆装仅需快速移动调整位置即可,倒角刀单点磨耗时可前后移动,以提供尚未磨耗部分继续使用,从而提升加工效率及减省刀具购置成本损失。(*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倒角机,尤指一种免拆装就可具有二种以上倒角型式可供切换选择使用的倒角机改良构造
参阅图1所示,为习用倒角机的简要示意图,该习用的倒角机1,马达5的传动轴2上,均设置有一刀具3,通过该刀具3(可以为倒角刀)进行倒角的工作,而如果欲倒圆角,则需另外找到圆角刀及更换刀具的工具,再利用工具将原本锁固于马达5传动轴2的刀具3拆卸下来,再将圆角刀装上去后,以工具将圆角刀锁固于马达5传动轴2,完成换装刀具的工作,其过程中要寻找刀具及工具,而换装的整个过程亦相当耗时,且其使用上,倒角刀仅作单点的磨耗,刀刃宽度范围尚有很多刃部没有使用到即必须更换刀具,而造成浪费;且更换时并不能就单刃更换,而需全部刀刃4都要更换,更造成更换频率过高时,其更换耗时累积亦相当可观。故,其上述习知的倒角机,存在有下列缺失一、习用倒角机在变换倒角形式时,其唯一可作的就是拆下倒角刀,换上欲倒角形式的倒角刀,然而其拆装已经相当麻烦,还要去寻找工具及相关刀具,才能完成其整个换刀过程,过程费时又费力。二、习用倒角机的倒角刀均系所有刃部的单点磨耗,但磨耗后又无法作相关调整,造成足以影响加工进行的后果,且别无它途,只能拆掉所有刀刃而换上新的刀刃,以利加工倒角继续进行,其刀刃实际仍可使用位置尚多,但仅能丢弃无形中形成浪费,且其亦提高了更换的频率,且更换相当耗时,为其缺失。因此,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角机改良构造,以克服习知倒角机的上述缺陷,可免拆装刀具,且充分利用刀具的刃部,以及一次可装二组以上刀具,延长其使用的时间而减缩其换刀或换刀刃时间。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倒角机改良构造,主要包括马达装置及刀具,其特征在于马达传动轴上锁固有多组刀具,马达装置的马达锁固在马达座上,马达座具有燕尾槽,并套组在基座的燕尾座上,一工作物承载架固定在一ㄈ型框装置的ㄈ型框上,ㄈ型框再固定在基座上,ㄈ型框连接有可调整其滑移的调动构件,工作物承载架的切削面与一刀具相对齐,工作物承载架切削面对准在一刀具处,且工作物承载架切削面与刀具刃部处相对准。其中,该调动构件为穿贯ㄈ型框装置螺孔的螺杆,螺杆前端限位在基座上。一种倒角机改良构造,主要包括马达装置及刀具,其特征在于马达传动轴上锁固有多组刀具,马达装置的马达锁固在马达座上,马达座具有燕尾槽,并套组在基座的燕尾座上,一工作物承载架固定在一ㄈ型框装置的ㄈ型框上,ㄈ型框固定在基座上,工作物承载架的切削面与一刀具相对齐,马达装置具有用以调整马达装置及马达传动轴位置的调动构件,工作物承载架切削面与一刀具刃部处相对准。其中,该调动构件为螺杆,螺杆限位在基座所设的基座孔中,并螺锁在马达座的螺孔中。其中,该螺杆头端具有六角柱。其中,该螺杆头端具有螺旋齿轮,一具有螺旋齿轮的六角柱,与螺杆头端的螺旋齿轮相啮合。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倒角机改良构造,其中该倒角机变换倒圆角或倒四十五度角时,可免拆装刀具而直接移动马达侧或工作物承载架即可达成,并该倒角刀刀刃部单点磨耗时,亦只要稍加移动位置,即可有尚未磨耗的刃部可供使用,并该倒角机一次可装二组以上刀具,延长其使用的时间而减缩其换刀或换刀刃时间,从而可提升产量及减少购置刀刃的成本支出。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倒角机的简要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局部剖示图。图3本技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马达装置立体图。图4本技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剖示动作图。图5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剖示动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一马达传动轴装设二组以上倒角刀的倒角机改良构造设计。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局部剖示图及马达装置立体图,其本技术的倒角机装置改良,主要包含有基座10,于基座10之上设具相关的马达装置20、ㄈ型框装置30,以构成本技术的倒角机装置改良;马达装置20,设具一马达21锁设于马达座22上,而马达座22则通过燕尾槽221套组于基座10的燕尾座11(如图2所示),提供马达21的前进、后退调整模式,马达21的传动轴211得以锁设二组以上的刀具(如图4所示),而刀具可同型式,亦可不同型式,如图显示者其一为倒角刀40,另一为倒圆角刀41;ㄈ型框装置30,该ㄈ型框装置30设有一ㄈ型框体,该ㄈ型框体的二侧壁31、32得以框组于基座10的缺口侧壁上平面12,ㄈ型框装置30的该ㄈ型框正对刀具的侧壁上,穿设有一螺孔33,该螺孔33可供一调动构件的螺杆34螺设,而该螺杆34螺穿过ㄈ型框的前端341则枢设在位于ㄈ型框内的前挡板13上,使其只能旋转而不能前进,如此旋动螺杆34其螺孔33会迫使ㄈ型框装置30作前或后移动的动作;一工作物承载架50,该工作物承载架50由二板体51、52呈四十五度角往切削面53靠近,并于切削面53侧设一配合闪开刀具的凹弧槽531,工作物承载架50固定于ㄈ型框装置30上;通过上述的组成,得以构成本技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倒角机改良构造。参阅图2所示,该马达装置20的马达21位置亦可调整,且通过马达21位置调整,也可改变倒角刀40或倒圆角刀41何者对准承载架50切削面53,或可改变倒角刀40刀刃部一处单点对准切削面53,其马达21的移动,除利用马达座22的燕尾槽221于基座10的燕尾座11滑移,其基座10并设基座孔15以限位一调动构件的螺杆223,马达座22设螺孔222供螺杆223穿组,螺杆223头端设调整件16,藉调整件16带动螺杆223旋转,即可推动马达座22及马达21移动位置,上述该调整件16可直接于螺杆223头端设六角柱,或螺杆223设螺旋齿轮与另一具有六角柱的螺旋齿轮相啮合。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剖示动作图,针对一般习用的倒角机,其马达传动轴只装一刀具,所以更换不同倒角型式,就一定要作拆装的动作,本技术在一马达21的传动轴211上,就装设有二组以上的多组刀具〔如倒角刀40及倒圆角刀41〕,如此要更换不同的倒角型式,就只须要调整螺杆34,使其ㄈ型框装置30被前推或后拉,以此改变切削面53的对准位置,往前推时切削面53将会对齐倒角刀40,此时得以作倒45度角的功能,而往后退时切削面53将会对齐倒圆角刀41,此时得以作倒圆角的功能,上述的调整完全不用作拆装即可达成,且调整速度相当快速,如此将有更多时间从事加工工作。上述该ㄈ型框装置30调整后,于ㄈ型框装置30二侧壁31、32设有长椭圆孔311、321(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而基座10于对应长椭圆孔311、321位置设有螺孔14,一螺杆60穿经长椭圆孔311、321得以在ㄈ型框装置30位置调整完成后,螺杆60锁固于螺孔14,而将ㄈ型框装置30固定。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剖示动作图,针对一般习用的倒角机,其倒角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角机改良构造,主要包括马达装置及刀具,其特征在于:    马达传动轴上锁固有多组刀具,马达装置的马达锁固在马达座上,马达座具有燕尾槽,并套组在基座的燕尾座上,一工作物承载架固定在一匚型框装置的匚型框上,匚型框再固定在基座上,匚型框连接有可调整其滑移的调动构件,工作物承载架的切削面与一刀具相对齐,工作物承载架切削面对准在一刀具处,且工作物承载架切削面与刀具刃部处相对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钲原
申请(专利权)人:黄钲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