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1),其内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引流腔(2);其上设有沿周向均布的四个螺孔(3);其外周还设有用于压靠密封圈的内侧台阶面(4);其外侧面(5)整体呈凹面形状;其环形引流腔(2)的内侧壁的上部位置设有可以存储润滑油的储油腔(6);其内侧下部设有与引流腔(2)相连通的出油口(7)。其可通过螺栓固定、外侧面(5)可与压气机叶轮的背面很好的配合、可提前在封油盖与密封套之间建立油膜,其稳定性好、密封效果好,很好防止了漏油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部件,特别是一种涡轮增压器封油盖。
技术介绍
目前,几乎所有柴油机都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并且涡轮增压技术也正向汽油机普遍应用和推广。涡轮增压器已成为了增压发动机增压系统的关键部件。用户对涡轮增压器匹配发动机后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等参数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特别引起终端用户强烈关注的是涡轮增压器的漏油问题(主要是从压气机端漏油)。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端的润滑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润滑油从轴承体91的进油口进入到轴承体润滑油道中,以润滑和冷却转子92、止推轴承94等各旋转摩擦副零部件,最后从轴承体91的出油口回到发动机的油箱中。为防止润滑油从压气机端泄漏,设有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如图3所示,目前的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其包括轴承体91、转子92、压气机叶轮93、止推轴承94、封油盖D、密封套96和挡圈97,封油盖D通过挡圈7固定在轴承体91内;这种压气机端密封结构的封油盖D的结构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够之处:1.封油盖D通过挡圈97固定在轴承体91内,由于挡圈97本身只是卡装在轴承体91的卡槽中,无法完全固定,封油盖D会发生一定的轴向窜动和径向位移,造成了严重的漏油问题。2.封油盖D靠近压气机叶轮93 —面的设有截面近似长方形的边沿环形缺口 51,使用时,如图3所示,边沿环形缺口 51虽然为安装挡圈97带来了方便,但是其使得封油盖D和压气机叶轮93的轮背形成一个很大的截面近似长方形的环形储气腔,当从压气机叶轮93出口引入少量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储存,用来防止润滑油泄漏,但经试验验证,当发动机在部分负荷或低负荷工作时,特别是在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在下长坡倒拖时,截面近似长方形的环形储气腔的空间很大,引入少量的空气难以填补这个环形储气腔,此截面近似长方形的环形储气腔储存的空气压力较低,即压气机叶轮93的轮背后形成较大的负压空腔,很容易使润滑油通过封油盖D泄漏出来。3.封油盖D的外侧面靠近其安装孔的位置设有一中心环形缺口 52,使用时,如图3所示,造成封油盖D的外侧面靠近安装孔的部分与压气机叶轮93之间的间隙很大,压气机叶轮93背面的负压很容易渗透封油盖D内侧,造成漏油问题,即间隙太大,当压气机叶轮93的背面形成负压时,由于该间隙形成的通道宽,封油盖D与密封套96之间空气会立即进入压气机叶轮93的背面的负压空腔,从而使封油盖D与密封套96之间的润滑油很容易向压气机叶轮93的背面的负压空腔泄露,造成漏油。4.封油盖D的内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引流腔2,使用时,如图3所示,引流腔2虽然具有一定的引流作用,可以将润滑油引入封油盖D与密封套96的交接面,对封油盖D与密封套96等部件进行润滑,但是环形引流腔2没有储油的作用,当发动机在刚启动时,润滑油未进入轴承体91的油腔时,环形引流腔2自然也还没有润滑油,封油盖D与密封套66之间没有建立油膜,这样造成封油盖D与密封套96等部件处于“干摩擦”状态,很容易损坏封油盖D与密封套96等部件,同时会造成更严重的漏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主要可以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其可以通过螺栓固定,提高密封效果;封油盖的外侧面可与压气机叶轮的背面很好的配合,有效地防止负压造成润滑油向压气机端泄漏,还具有为压气机叶轮及转子总成进行阻尼减振的作用;封油盖的外侧面的靠近其安装孔的部分与压气机叶轮的背面可以达到二次增压阻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微调、缓冲压端轴向力的作用;在润滑油未进入轴承体的油腔时,可提前在封油盖与密封套之间建立油膜,阻止润滑油流向密封环,对涡轮增压器轴承系统进行首次增压阻流,防止刚启动时漏油,并可减少启动摩擦和损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其内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引流腔;其上设有螺孔。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上设有的螺孔为四个,四个螺孔沿周向均布。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外周还设有用于压靠密封圈的内侧台阶面。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外侧面整体呈凹面形状。本技术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外侧面整体呈碟面形的凹面形状。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环形引流腔的内侧壁的上部位置设有可以存储润滑油的储油腔。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内侧下部设有与引流腔相连通的出油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螺孔可通过螺栓将本技术紧紧压靠在轴承体上,除使得本技术与轴承体之间更加稳定,能防止本技术轴向窜动和径向位移,能有效防止润滑油从本技术与密封套之间的间隙泄漏。2.内侧台阶面,可通过螺栓将密封圈紧紧压靠在内侧台阶面与轴承体的台阶面之间,可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3.外侧面整体呈边沿向外凸起的凹面,可以很好地与压气机叶轮的背面形状相配合,使得外侧面与压气机叶轮的背面之间只存在一个很小的环形空腔,从而使得空气补充得更快,即只要进入少量的空气就可以消除外侧面与压气机叶轮的背面的负压,有效地防止负压造成润滑油向压气机端泄漏,这种整体呈的凹面形状的外侧面结构还具有为压气机叶轮及转子总成进行阻尼减振的作用。4.环形引流腔的内侧壁的上部位置设有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润滑油的储油腔,储油腔内可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在润滑油未进入轴承体的油腔时,储油腔中存储的润滑油可提前在本技术与密封套之间建立油膜,阻止润滑油流向密封环,对涡轮增压器轴承系统进行首次增压阻流,防止刚启动时漏油,还可以提前起润滑作用,减少启动摩擦和损伤。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封油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 A剖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安装在涡轮增压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 — B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安装在涡轮增压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4-6所示:一种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1,其内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引流腔2 ;其沿周向均布有四个螺孔3,使用时,如图6所示,螺孔3用于将本技术(即涡轮增压器封油盖D)固定在轴承体91上,即通过螺栓从螺孔3穿过后可以将本技术固定在轴承体91上;通过螺栓将本技术紧紧压靠在轴承体91上,除使得本技术与轴承体91之间更加稳定,能防止本技术轴向窜动和径向位移,能有效防止润滑油从本技术与密封套96之间的间隙泄漏。本技术(涡轮增压器封油盖D)的外周还设有用于压靠密封圈的内侧台阶面4,使用时,如图6所示,可通过螺栓将密封圈41紧紧压靠在内侧台阶面4与轴承体91的台阶面之间,可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技术的外侧面5整体呈边沿向外凸起的凹面(即为中间凹边沿凸的凹面,近似碟面形),即本技术取消了现有技术在外侧面设有的边沿环形缺口 51和中心环形缺口 52的技术特征(如图2所示),使用时,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这种整体呈凹面形状的外侧面5可以很好地与压气机叶轮93的背面形状相配合,使得外侧面5与压气机叶轮93的背面之间只存在一个很小的环形空腔,从而使得空气补充得更快,即只要进入少量的空气就可以消除外侧面5与压气机叶轮93的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1),其内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引流腔(2);其特征是:其上设有螺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I),其内侧设有内凹的环形引流腔(2);其特征是:其上设有螺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特征是:其上设有的螺孔(3)为四个,四个螺孔(3)沿周向均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特征是:其外周还设有用于压靠密封圈的内侧台阶面(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特征是:其外侧面(5)整体呈凹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封油盖,其特征是:其外侧面(5)整体呈凹面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永健,王星,吴玉堂,徐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