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装置及其传动轴支撑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6953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传动轴支撑支架,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包括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底部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传动轴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轴装置及其传动轴支撑支架,可以提高传动轴支撑支架的整体刚度,并且可大幅度降低传动轴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幅,从而减小传动过程中的振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起重机底盘传动部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传动轴装置及其传动轴支撑支架
技术介绍
起重机底盘由于布置空间、传动轴长度及传动当量夹角的限制,在动力输出单元(如发动机)和动力转换单元(如分动箱)之间通常布置有两个及以上的传动轴。同时在其中一个传动轴上安装有具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通过螺栓与固接在车架盖板上的中间支撑支座连接,实现动力的平稳传递。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传动轴的支撑支架91焊接固定在车架盖板92下方。第一传动轴93和第二传动轴94设置在支撑支架91下方,它们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以传递动力。在第一传动轴93上安装有缓冲机构95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缓冲机构95通过螺栓与支撑支架91的下端固定连接。上述支撑支架91布置在第一传动轴93及第二传动轴94的上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架盖板92固定连接,这种布置方式在传动轴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并且由于车架盖板92通常由比较薄的钢材制成,因此还容易在传动轴工作时产生共振,从而影响传动的平稳性,严重时会出现车架盖板92被撕裂的情况。另外,从安装及维修角度考虑,将支撑支架91布置在传动轴上方的形式,也会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刚度较强的传动轴支撑支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传动轴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幅,从而减小传动过程中的振动的传动轴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轴支撑支架,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包括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底部的支撑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支撑板与所述顶板垂直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包括多块所述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并且均匀地沿着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加强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加强筋与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撑板均为垂直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包括多块所述加强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顶板上开设有贯通的工艺孔,以及定位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支撑板上开设有贯通的穿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传动轴装置,所述传动轴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以及缓冲机构,所述传动轴装置还包括如前述的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布置在第一传动轴或者第二传动轴的下方;所述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的顶板上,支撑所述第一传动轴或者第二传动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固定设置在应用该传动轴装置的车架底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出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其包括支撑板及加强筋,可以提高传动轴支撑支架的整体刚度;在传动轴支撑支架的顶板上开设的工艺孔,和在支撑板上开设的穿孔,使整个传动轴支撑支架的受力更合理,重量更轻。传动轴支撑支架布置在传动轴下方,车架底板上,使得传动轴支撑支架与车架的连接焊缝不是受拉应力,而是受压应力,从而改善焊缝的受力状况。同时,这种布置方式可大幅度降低传动轴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幅,从而减小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因此可提高传动轴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夕卜,传动轴支撑支架布置在传动轴装置下方更便于安装和维修。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传动轴装置以及传动轴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传动轴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传动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传动轴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传动轴装置及其传动轴支撑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传动轴支撑支架I设置在起重机或者汽车底盘(图中未示出)的车架底板2上,用来支撑互相连接的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4。该传动轴支撑支架I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4的下方。传动轴支撑支架I包括顶板10,设置在顶板10底部的支撑板12,以及设置在顶板10和支撑板12之间的加强筋14。顶板10、支撑板12,以及加强筋14焊接为一体。顶板10为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优选该顶板10的长度尺寸与车架底板2内腔的长度相同。支撑板12设置在顶板10底部,且与顶板10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支撑支架I包括三块形状相同的支撑板12,这三块支撑板12相互平行,并且均匀地沿着顶板10的长度方向布置。当然,支撑板12的布置数量可以根据顶板10的长度增加或者减少。在各支撑板12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穿孔120,以减轻传动轴支撑支架I的重量。加强筋14设置在顶板10和支撑板12之间,并且与顶板10和支撑板12均为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支撑支架I包括两块形状相同的加强筋14,这两块加强筋14设置在顶板10底部,三块支撑板12之间,并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加强筋14的作用是提高传动轴支撑支架I的整体刚度。另外,在顶板10上,支撑板12之间以及两端还开设有贯通的工艺孔100,以减轻传动轴支座支架I的重量。并且,在顶板10上不与支撑板12和加强筋14干涉的位置,优选顶板10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两个贯通的定位孔102。请结合参照图4所示,传动轴支撑支架I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起重机或者汽车底盘的车架底板2上。车架底板2是由多块横向板、多块纵向板,以及底板28组成的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车架底板2在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4的连接处下方具有腔体22,传动轴支撑支架I固定设置在车架底板2的腔体22内,并且邻接于围成该腔体22的一块纵向板26和两块横向板24设置。亦即,传动轴支撑支架I的各支撑板12底端焊接固定在车架底板2的底板28上,并且优选传动轴支撑支架I顶板10的一条长边焊接固定在围成腔体22的一块纵向板26上,而顶板10的两条短边分别焊接固定在围成腔体22的两块横向板24上。这样,传动轴支撑支架I顶板10的顶面向上,即朝向第一传动轴3设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轴装置还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4,以及缓冲机构5。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4均为起重机或者汽车的传动轴,它们之间通过万向节(图未标)连接。缓冲机构5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和传动轴支撑支架I的顶板10之间。缓冲机构5通过螺栓等与传动轴支撑支架I的顶板10固定连接,即缓冲机构5通过螺栓等与传动轴支撑支架I顶板10上的定位孔102相连接,进而将缓冲机构5固定在传动轴支撑支架I上。缓冲机构5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上,通常还包括缓冲元件,从而对第一传动轴3起到支撑和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轴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包括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底部的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包括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底部的支撑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垂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包括多块所述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并且均匀地沿着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加强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撑板均为垂直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轴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支撑支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飞钟志强阿依仙母胡湘华刘洪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